专注可以作为产生大量有效思维的前提。
反过来,如果你没有产生大量有效思维,那么你就很难保持专注。
大脑的特点是运转,是信息加工,如果你不能引导它进行有效的信息加工,那么它就会自动加工其他信息。
比如在解答数学题的过程当中,你本应当去尝试引入公式、定理和解题技巧,但如果你没有刻意引导大脑去思考不同公式的使用,大脑就会自动去想一些如中午吃什么、周末去哪儿玩,以及哪个女同学更漂亮之类的事情。
即,在缺乏有效思维的时候,你会自动走神,用无效思维来填充大脑。
常有一定的吃力感、痛苦感既然叫作高强度用脑,那么处于这种状态就不会很轻松舒适。
当你高强度用脑的时候,你有可能会感到很辛苦、很疲惫,大脑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
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高强度用脑不是一种很轻松的、自动运行的状态,而是需要你靠主观意志去命令大脑全力思考。
如果你的思维能力较弱,从来没有做过大脑思维训练,那么当你开始高强度用脑的时候,大脑所产生的吃力、痛苦的感觉就会很强烈。
随着思维训练的加强,你又会感觉到这种吃力、痛苦在逐渐减弱,但它依然是一件需要你主观上去驱动的事情。
而对于那些思维能力超强的顶级高手,这种吃力和痛苦的感觉最终会降到无限趋近于零,有效的思考变得轻松,几乎如呼吸一样自然。
但绝大部分人很难达到顶级水平,那是人类历史上少数极端聪明者、顶级科学家的境界。
能把这种吃力感降低到不那么使人难以接受,能够每天维持几小时高强度用脑就已经非常难得了,足够让你成为普通意义上的成功者。
与疲惫用脑的区别高强度用脑不是疲惫用脑,人们通常很容易混淆这两者。
高强度用脑会让人感到疲惫,但疲惫用脑并不是高强度用脑。
高强度用脑,是指你在精神饱满的情况下,短时间内进行大量有效思考,从而可能造成疲惫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