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就是驻英公使的施肇基提前返回英国,外交次长王正廷寸步不出自己房间,魏辰祖则借口要等待国内指令,一头扎进了巴黎电报局再未露面。
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了。
毕竟谁也不想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希望,搭上自己的政治生涯,不想冒着当「卖国贼」的风险,只为了争取什么「一孔之息」。
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所以他们注定只能留在那个时代。
6
顾维钧只能单枪匹马去冲锋陷阵了。
他先是找到了巴黎和会秘书长,提出了「在条约中增加一个条款,说明中国保留签约权,待中日争端解决后再行签约」的方案,被拒绝。
顾维钧紧接着又找到英国代表,提出「中国在条约外另行签署对德补充条约」的方案,也被拒绝。
英国代表甚至表示,中国如果不签约,英国将拒绝中国加入「国联」。
顾维钧毫不气馁,又找到了法国外长,将要求降低到「在签约之前分函声明,中日问题待进入国联后解决」,结果依然遭到了拒绝。
6月25日,美国代表团单独约见了顾维钧,劝说他只要能代表中国在和约上签字,美国将保证在「国联」框架内,全力帮助中国追索山东。
但已经被出卖过一次的顾维钧,已经彻底放弃了曾经想要「联美制日」的幼稚想法,表示「一只羊毫无疑问不会相信任何猛兽的承诺」。
6月27日,群情激奋的中国留学生包围了中国代表团驻地,四处搜寻那个「仍然试图在丧权辱国条约上签字」的代表。
顾维钧狼狈逃窜,却依然在黑暗中坚持着去搜索那一丝光明。
最后,还是在美国时对威尔逊《十四条和平宣言》的研究备忘录起了关键作用。
顾维钧在对比当时的备忘录跟巴黎和会上所提出的各项和约时,突然发现,《对奥和约》的第一部分其实就是国联盟约。
中国只要选择在《对奥和约》上签字,从外交法理上来说就应当被视为战胜国,从而取得加入「国联」的资格。
茅塞顿开的顾维钧立即又仔细对照了巴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