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赤壁大战刘备天崩开局我逆天改命(1 / 2)

🎁美女直播

思贤若渴的刘备,又来到了陆锦的小院之外。

“既然来了,莫不如进去和先生叙谈一会,以排解心中的不快?”

要是放在以前,如此烦闷的刘备,又该跑到这小院之中独自编鞋织席了。

想到过往种种的苦难挫折,刘备凄然一笑,据守准备敲门。

可就在他的手已经举到半空的时候,院中忽然传来吟诵诗歌之声!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短短四句话,将一个胸中豪情万丈,但却心绪茫然,无所寄托的形象呈现的淋漓尽致!

“这说的不就是我刘备么?当此时刻,就算是龙肝凤髓、金波玉液,我亦无心下咽!”

刘备怔在当地,举起的手扶住门楣,凝神静听着。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院中的声音,忽然由慷慨激越变的缱绻舒缓,甚至多了几分哀叹的无奈之感。

字里行间,隐藏着一种难遇明主,郁郁不得其志的忧伤。

这是一种对命运的抗争,对前途的无奈。

刘备物伤其类,将人身比自身,也自哀伤嗟叹:“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匆匆戎马二十年,老之将至,还是一事无成!兵马钱粮土地一样也没有,纵有求贤之心,无奈贤者绕道而行,无一肯于辅佐我!”

“人生又有几个二十年?我今年过半百,所剩岁月,已是残烛,何人助我凌云志……”

想到过往的种种心酸,种种磨难,刘备忽然感到一阵起于内心深处的无奈感和疲劳感袭来,让他几乎站立不稳,倒伏于门前。

但院中的吟诵并未止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浩荡之气,千里快哉!

颓丧萎靡的刘备,听到这最一句,宛若被人当头棒喝,冷水泼头一般,瞬间振作,精神为之一振!

“先生这是在鼓励我,只要还活着,就还有希望!!”

“原来先生已经算定了我要来,所以才会隔着门板,用诗歌的方式,来鼓励我勇往直前,不要气馁!”

刘备隔着门缝望去。

只见先生独自一人站在院落的中央,那卓绝的身子,映衬着夕阳斜照过来的橘红光晕,王若谪仙临凡,不沾尘埃。

“纵千难万难,吾当往矣!”

“若不如此,又怎么对得起先生对我的一番良苦用心!”

刘备忽然觉得,自己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终究得到了回报。

就算眼前的这个先生最终不会留在新野,不会留在自己身边辅佐,他的一番引导和鼓励,也会让自己受益匪浅,战至他命运的终点。

……

“父亲,邺城铜雀台已经完工齐备!”

“孩儿恳请父亲择日前往铜雀台,一来欣赏风景,以舒缓军旅疲劳,二来也能提提意见,以便趁着建成未久,可以随时重修改造!”

冀州,曹丕躬身拜于阶下,一脸恭谨的禀报道。

看到面前的曹丕,曹操不以为意,他有曹昂,至于其他的子嗣,无关紧要!

曹操想起曹昂,不仅想起数年前那场惨烈的宛城之战,他一时不慎,中了张绣的埋伏,贾诩的诡计。

那一战,极为惨烈。

长子曹昂和亲卫典韦险些战死!

不过,幸亏曹昂睿智,识破了贾诩毒计,转败为胜,擒张绣,捉贾诩,斩杀胡车儿。

只不过,曹昂总说,计除陆锦,让曹操颇为不满!

如此大功,是吾儿曹昂的!

如今,他已不是昔日的阿瞒!

那个时候在夹缝中求生存,西有张绣、南有袁术、东有吕布、北有袁绍的。

而现在呢?

除张绣归降,留的性命之外,其余诸侯,尽皆授首!

曹操大笑:“孤明日便大宴铜雀台!可惜,吾儿曹昂身在辽东,征战高句丽,无法亲临!一大憾事!”

“你等文武众臣,随孤同往,不醉无归!”

曹操豪兴顿发,这一刻,他雄姿英发,春风得意!

“谢父亲!”

曹丕再拜叩首,长身而起站在一旁,一脸的兴奋之态。

看到曹丕得意之态,曹操心中又是一阵莫名的荡漾。

他北征乌桓的时候,只带走了从小喜欢武事的二子曹彰,命曹丕和三子曹植留守邺城,督建铜雀台。

冀州甄家有女,仪态万方,美艳不可方物,远近闻名。

后嫁于袁熙为妻,侍奉袁绍夫人刘氏与邺城。

曹丕和曹植尽皆见其美貌,为之倾倒。

三子曹植观之如仙,敬之如神,皆是仰慕,还为她作了一首文采斐然的《洛神赋》。

但曹丕却选择直接拿下,把真是纳为姬妾,抱回了自己的床上……

甚至动作比曹操还快,抢了许褚的先机!

曹操甚至还暗中失落恼火。

本来他是打算把甄姬送去辽东,服侍曹昂的。

这曹丕,好不懂事!

但一代枭雄,又岂会怏怏于这些细微小事?

大不了,日后再说!

……

次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邺城上空,万里无云,碧蓝如镜!

铜雀台上,旌旗飘摆,遮天蔽日!

曹操携带诸子众臣,大排筵宴。

曹操头戴嵌宝金冠,锦衣玉带,凭高而坐,左有荀彧,为群臣之首,右有留着一个空位置。

这个位置是留给曹昂的,即便现在曹昂不再,任何子嗣,也不得僭越!

曹昂,为诸子之首。

许褚以丞相护卫的身份,朝夕不离左右,依旧是腰挎宝刀,侍奉在曹操斜后。

原本曹操亲卫是典韦,如今典韦时刻保护在曹昂身边,跟随曹昂前往辽东,说服公孙康,征战高句丽!

其余文武众官,分列两排就坐。

正在众人依次就坐的时候,忽见一名绝美少妇,在两名侍女的陪同下,漫步缓趋,宛若瑶池仙子,不荡风尘!

虽然身上所穿,只是一件寻常的绫罗,甚至颜色暗淡,稍显老气。

但侍奉筵席的数百侍女即便衣着鲜亮豪华,在她的面前也已黯然失色。

数十叱咤风云的战将和智略无算的谋臣,瞬息之间屏息凝神,目光所至,皆是此女。

“儿妇甄氏,拜见丞相。”

妇人敛衽弓腰,款款行礼,声若云雀,摄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