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出园,住在后边,一连几个月,不准我到这里,瞬息荒凉,你看独
有那几杆翠竹菁……‘“荒凉显是因为无人照管,不是隆冬风景。
续书者不见得知道宝钗生日在正月。那就不是暗示抄家在元宵节前。
元妃亡年四十三岁,我记得最初读到的时候非常感到突兀 一般
读者看元妃省亲,总以为是个年轻的美人,因为刚册立为妃。元春宝
玉姊弟相差的年龄,第二回与第十八回矛盾。光看第十八回,元春进
宫时宝玉三四岁。康熙雍正选秀女都是十三岁以上,假定十三岁入宫,
比宝玉大九岁。省亲那年他十三岁,她二十二岁,册立为妃正差不多。
写她四十三岁死,已经有人指出她三十八岁才立为妃。册立后
“圣眷隆重,身体发福”,中风而死,是续书一贯的“杀风景”,却
是任何续红楼梦的人再也编造不出来的,确是像知道曹家这位福晋的
岁数。他是否太熟悉曹家的事,写到这里就像冲口而出,照实写下四
十三岁?
第一百十四回写甄宝玉“比这里的哥儿略小一岁”。前八十回内,
甄家四个女仆说甄宝玉“今年十三岁”(第五十五回)。那时候刚过
年,上年叔嫂逢五鬼,和尚持玉在手,曾说:“青埂下别来十三载
矣。”不难推出贾宝玉今年十四岁,所以比甄宝玉大一岁。但是晚清
以来诸评家大都把宝玉的年龄估计得太大,这位潦草的续书者倒居然
算得这样清楚。
自“青埂下”一语后,不再提宝玉的岁数,而第四十五回黛玉
已经十五岁,反而比他大,分明矛盾,所以续作者也始终不提岁数,
是他的聪明处。只在第九十回贾母说:“林丫头年纪到底比宝玉小两
岁。”那是他没细看原著,漏掉了第三回黛玉的一句话:“这位哥哥
比我大一岁”,所以根据第二回黛玉六岁,宝玉“七八岁”,多算了
一岁。
宝玉出家后遥拜贾政,旋即失踪,甲本添出贾政向家人们发了段
议论,大意是衔玉而生本来不是凡人,“哄了老太太十九年”。这句
名句,旧本没有,没提几岁出家。
在年龄方面,原续书相当留神。元妃的岁数大概是他存心要露一
手,也就跟他处处强调满人气氛一样,表示他熟悉书中背景。
鸳鸯自缢一场,补出秦氏当初也是上吊死的。直到发现甲戌本脂
批,云删去“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大家只晓得死得蹊跷,独有
续作者知道是自缢。当然,他如果知道曹家出过王妃,王妃享年若干,
就可以知道他们的家丑。但是我们先把每件事单独看,免得下结论过
早。
十二钗册子上画着高楼上一美人悬梁自缢,题诗指宁府罪恶。曲
文“好事终”说得更明,首句“画梁春尽落香尘”又点悬梁。再三重
复“情”字,而我们知道秦钟是“情种”,书中“情”“秦”谐音。
护花主人评:“词是秦氏,画是鸳鸯,此幅不解其命意之所在。”
这许多年来,直到顾颉刚俞平伯才研究出来秦氏是自缢死的。续作者
除非知道当时事实,怎么猜得出来?但是他看红楼梦的时候,还没有
鸳鸯自缢一事。一看“词是秦氏,”画是自缢,不难推出秦氏自缢。
他写秦氏向鸳鸯解释,她是警幻之妹,主管痴情司,降世是为了
“引这些痴情怨女早早归入情司,所以我该悬梁自尽的”。下凡只为
上吊,做了吊死鬼,好引诱别人上吊,实在是奇谈。这样牵强,似乎
续作者确是曹氏亲族,既要炫示他知道内幕,又要代为遮盖。
秦氏又对鸳鸯说:“你我这个情,正是未发之情……若待发泄出
来,这个情就不为真情了。”太平闲人批:“说得鸳鸯心头事隐隐跃
跃,将鸳鸯一生透底揭明,殊耐人咀味,不然可卿之性情行事大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