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丛里日高眠。昨宵偶抱嫦娥月,悟得光明自在禅。”
吴世昌自首句推知高氏昔年续作后四十回,现在老了,“只能做
些重订的工夫”;否则光是修辑红楼梦,怎么需要这些年,“昔年”
也在做?这样解释,近似穿凿。乙本引言作于“壬子花朝后一日”,
诗中次句想指花朝。上两句都是说老了,没有兴致。下两句写昨夜校
订完毕的心情,反映书中人最后的解脱。“抱嫦娥月”是蟾宫折桂,
由宝玉中举出家,联想到自己三四年前中举后,迄未中进士,年纪已
大,自分此生已矣,但是中了举,毕竟内心获得一种平静满足,也是
一种解脱。看高氏传记材料,大都会觉得这是他在这一阶段必有的感
想。他是“晚发”的。砚香词中屡次咏中举事,也用过“嫦娥佳信”
一辞。
后四十回旧本一定在流行前就已经残缺了,不然怎么没法子从别
的本子补上?我们知道程高与今乙本的编辑手边都有后四十回旧本,
因为屡次改了又照旧本改回来。程高序中说:“更无他本可考”,是
否实话?会不会另有个甲本抄本,由程高采用?还是甲乙本同是统由
高鹗修改补写的?
甲辰本的第二十二回已补,将原定宝钗制谜改派给黛玉,此后贾
政看了宝玉的谜,“往下再看道是:”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
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打一物。贾政看到此谜,
明知是竹夫人,今值元宵,语句不吉,便佯作不知,不往下看了。
“未说是谁做的,是补写者聪明处。除有神秘感外,也还有点可能性,
同回贾环的谜也既俗又不通。甲辰本批:”此宝钗金玉成空“。似是
原意。宝钗怎么会编出这样粗俗的词句,而且给贾政看?联想到第七
十九回香菱说”我们姑娘的学问,连我们姨老爷时常还夸呢!“令人
失笑。
到了程甲本,当然已经指明是宝钗的谜。是甲本改的还是续书人
改的?还是本来是续书人代补的?后四十回的诗词虽幼稚,写宝钗的
口吻始终相当稳重大方,似乎不会把这民间流行的谜语派给她,怎么
着也要替她另诌一个。但是如果书中原有,他也决不会代换一个。
红楼梦未完(10)
一七九○年左右,百廿回抄本与八十回抄本并行,可见有一部份
读者不接受后四十回。如果并行的时期较早,甲辰本或者是酌采续书
人改动前文处,第二十二回那就是他补的。但是一七八四年还没有百
廿回本之说。
竹夫人谜似乎目光直射后四十回结局,难道除了续书人还有第二
个人设想到同一个明净的悲剧收场──宝玉遗弃宝钗──不像所谓
“旧时真本”宝钗嫁后早卒,宝玉作更夫,续娶沦为乞丐的湘云;与
另一个补本的钗黛落教坊。这是单就书中恋爱故事而言,后四十回的
抄家根本敷衍了事,而另外两个本子想都极写抄家之惨,落教坊也是
抄没人口发卖,包括家属。
这两种补本似乎也是悲剧。最早的三部续红楼梦倒都是悲剧,不
像后来续的统统大团圆。这是当时的人对此书比较认真,知道大势无
法挽回。所以补第二十二回的人预知宝玉娶宝钗、出家,也许并不是
独特的见解。
大概不是续书人补的。那么在他以前已经有一个人插手,在他以
后至少也有一人──后四十回有个接错的地方,似是程高前另人加工,
添了一段。还添了别处没有?周春“阅红楼梦随笔”记一七九○年有
人在浙买到百廿回抄本,这本子的后四十回是简短的旧本,还是扩充
的,如程甲本?前八十回有没有甲本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