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页(2 / 2)

都市的人生 张爱玲 1385 字 10个月前

而言,这是那时代的“上海之音”,周璇、姚莉的流行歌只是邻家无线电的噪音,背景音

乐,不是主题歌。我姑姑有一天终于买了一块,下班回来往厨房桌上一撩,有点不耐烦地半

恼半笑地咕噜了一声:“哪,炒炉饼。”

报纸托着一角大饼,我笑着撕下一小块吃了,干敷敷地吃不出什么来。也不知道我姑姑

吃了没有,还是给了房客的女佣了。

中国人的宗教

这篇东西本是写给外国人看的,所以非常粗浅,但是我想,有时候也应当像初级教科书

一样地头脑简单一下,把事情弄明白些。

表面上中国人是没有宗教可言的。中国智识阶级这许多年来一直是无神论者。佛教对于

中国哲学的影响又是一个问题,可是佛教在普遍人的教育上似乎留下很少的痕迹。就因为对

一切都怀疑,中国文学里弥漫着大的悲哀。只有在物质的细节上,它得到欢悦——因此《金

瓶梅》、《红楼梦》仔仔细细开出整桌的菜单,毫无倦意,不为什么,就因为喜欢——细节

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悲观。一切对于人生的笼统观察都指向虚无。

世界各国的人都有类似的感觉,中国人与众不同的地方是:这“虚空的空虚,一切都是

虚空”的感觉总像个新发现,并且就停留在这阶段。一个一个中国人看见花落水流,于是临

风洒泪,对月长吁,感到生命之暂,但是他们就到这里为止,不往前想了。灭亡是不可避免

的,然而他们并不因此就灰心,绝望,放浪,贪婪、荒淫——对于欧洲人,那似乎是合逻辑

的反应。像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人,一旦不相信死后的永生了,便大大地作乐而且作恶,闹

得天翻地覆。

受过教育的中国人认为人一年年地活下去,并不走到哪里去;人类一代一代下去,也并

不走到哪里去。那么,活着有什么意义呢?不管有意义没有,反正是活着的。我们怎样处置

自己,并没多大关系,但是活得好一点是快乐的,所以为了自己的享受,还是守规矩的好。

在那之外,就小心地留下了空白——并非懵腾地骚动着神秘的可能性的白雾,而是一切思想

悬崖勒马的绝对停止,有如中国画上部严厉的空白——不可少的空白,没有它,图画便失去

了均衡。不论在艺术里还是人生里,最难得的就是知道什么时候应当歇手。中国人最引以自

傲的就是这种约束的美。

当然,下等人在这种缺少兴趣的,稀薄的空气里是活不下去的。他们的宗教是许多不相

连系的小小迷信组合而成的——星相,狐鬼,吃素。上等人与下等人所共有的观念似乎只有

一个祖先崇拜,而这对于智识阶级不过是纯粹的感情作用,对亡人尽孝而已,没有任何宗教

上的意义。中国人的一厢情愿

但是仔细一研究,我们发现大家有一个共通的宗教背景。读书人和愚民唯一的不同之点

是:读书人有点相信而不大肯承认;愚民承认而不甚相信。这模糊的心理布景一大部分是佛

教与道教,与道教后期的神怪混合在一起,在中国人的头脑里浸了若干年,结果与原来的佛

教大不相同了。下层阶级的迷信是这广大的机构中取出的碎片——这机构的全貌很少有人检

阅过,大约因为太熟悉了的缘故。下层阶级的迷信既然是有系统的宇宙观的一部分,就不是

迷信。

这宇宙观能不能算一个宗教呢?中国的农民,你越是苦苦追问,他越不敢作肯定的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