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已经将李嗣一看作了未来的希望,那大唐的先帝们便想着如何才能尽早扶持他上位。
别说什么李隆基已经立了太子的话,他的太子未来是会被废的,后头立的那个,肃宗李亨,却也不能算是英主。
如果说之前大唐的先帝们虽然看到了希望,但是内心还有一些不舒服的话——尤其是李嗣一是武家女子所出,他的母亲和武则天一样同样很受宠,这一切都让他们以为是旧事重演——在尽心教导李嗣一之后,这些人统统将自己的不满放到了一边。
前头已经说过了,李嗣一是个聪明的孩子,而教导聪明的孩子,是一件让人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已经驾崩的历代先帝们对于数量庞大的子孙当然没有那么多的亲情可以挥霍,而大唐让他们在意的,也不过是帝国以及气运在地府的投射,这关系到他们能享受的香火祭祀以及现在逍遥地生活,他们可不愿意如古朝的帝王们一般陷入将近消亡的长眠、只能等待着轮回的一日到来。
他们现在给大唐强行续命的做法在前头的朝代中已经有帝王做过了,成功的朝代,历史发展将会从原本的基础上分出一条支流,走向一个与他们提前知悉的未来完全不同的时代。正是因为前头已经有了例子,他们这回才能这么轻易地重返人间。
和大唐的存亡、长久的强盛相比,礼法就显得不那么重要的,更何况,大唐的这几位先帝,做过的不合礼制的事情也不少。
被儿子盖章认定和武则天是真爱的高宗李治,就有娶父妾、废皇后与太子之类的行为,李世民自己除了弑兄杀弟夺位之外,还强娶了弟媳,总之,假如他们自己乐意的话,礼教不过是空话。
而现在,被这些先帝们重点培养的李嗣一,让这些除了养孩子和围观在人间就没有别的事情好做的阿飘们,很是体会了一把养成的快感。
对于自己教出来的孩子,先帝们自然是觉得他千好万好,好在李嗣一小朋友明白自己的不同,为人谨慎,每位先帝又有不同的教授重点,才没让他被养成一个眼高于点、妄自尊大的人。
李嗣一出生的时候才行九,他的同胞弟弟李敏出生的时候,都已经在李隆基的皇子中排行十五了,可以说,李隆基的生育能力是非常强悍的。
而一个心存野心的后宫女子,若是她希望自己的儿子夺位的话,那在不知晓皇帝寿命的情况下,自然是儿子越年长,成功率越高。
像是武姜——郑庄公寤生、共叔段生母——清朝雍正皇帝生母德妃之类的偏心幼子的例子,无一例外都是与长子不亲,而他们的情况又能细分成长子本就拥有继承权和皇帝寿命太长,幼子已经有了足够的势力与长子扳手腕等种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