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老国人才(1 / 2)

苍狼(下) 森村诚一 9491 字 10个月前

金国名将完颜陈和尚于一二二八年率领四百骑兵,在大昌原消灭了来犯的八千蒙古兵,大获全胜。

八千蒙古兵对强大的蒙古军团来说或许不过是九牛一毛,但是对在持续了十八年的蒙金战争中屡战屡败的金兵来说,这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意义无疑非常重大。

金军因此士气大涨,蒙古军则士气低落。

蒙古军虽然只损失了八千兵力,但是这次战争的失利对蒙古的打击是巨大的。

在金国前线,金军觉得蒙古军不过如此,根本不足惧,因此士气高涨。陈和尚在这次胜利之后,开始对蒙古军发起大反攻。他纠集了西夏兵、畏兀儿兵、斡罗思兵、花剌子模兵、钦察兵,宋国的逃兵、金国的败兵以及其他各类反蒙古势力,加强军事训练,组成了一支精锐之师。

与此相对,蒙古则军心动摇。窝阔台上台伊始便遇到这样的挫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很可能导致他威信降低。实际上,拖雷一派的人已经开始利用这个机会,鼓动人们怀疑窝阔台的能力了。

如果在二代大汗即位后不久便出现政权更迭,将会引发关系到全蒙古安危的政治混乱,耶律楚材向窝阔台提议:“请速采取措施,稳住伐金前线。”

现在的蒙古,楚材全权负责内政外交,他知道,金国前线的情况将关系到窝阔台政权的存亡乃至蒙古的安危。

“蒙金战争已经持续了十八年,现在不过是偶尔让对方得手,损失了八千兵力而已,事情并不严重,您多虑了。”

对耶律楚材的建议,窝阔台不以为然,楚材于是劝道:“可汗差矣。陈和尚不是寻常将领,他不仅纠集了金兵,还笼络了大量的畏兀儿兵、西夏兵和宋兵等反蒙古的残余势力进行训练,亲自指挥作战。其勇猛果敢和沉着冷静都堪与者别、木华黎和速不台等将军相比。而且,我军诸将均年事已高,陈和尚却还很年轻,体力充沛。他已经仔细研究过我军的作战方式、兵制和武器等,我们曾经用过的战略战术可能都不管用。我军现拥有兵力约二十万,其中七万乃是俘虏。陈和尚率领的精锐一骑可敌我二十,这样算来,他麾下的一万兵力便能与我军的二十万兵力对抗。而且,现在金军的总兵力约十万,如果召集了西夏和畏兀儿的残兵,在兵力上则与我军相当。当年我们攻破长城,是因为居庸关失守,导致金国全面崩溃。现在及时采取措施挽救前线的失利才是燃眉之急。”

听了耶律楚材这番话,窝阔台才终于意识到事态的严重。

窝阔台立马采纳了楚材的建议,派出蒙古的老将朵忽鲁前往伐金前线。另一方面,窝阔台将自己身边的三个中原出身的官僚——史天泽、刘黑马、札剌儿任命为万户长,让他们指挥河北、山西和山东方面的中原军。

但是,朵忽鲁和三个中原官僚出身的将军根本就不是陈和尚的对手,他们在大昌原附近和陈和尚的亲信移剌蒲阿作战,惨败。

移剌蒲阿夺回了被蒙古军围困的庆阳后,释放了俘虏的蒙古使臣斡骨栾,对他道:“我们摩拳擦掌,等待蒙古饿狼来袭。要是有胆量的话,就尽管来吧。只是,我们不打夹着尾巴逃跑的狼。”

窝阔台听了之后,大怒。生性温厚的窝阔台受到这样的侮辱,再也无法沉默了,如果继续沉默下去,必然会被全军将士瞧不起。

一二三〇年八月,窝阔台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与拖雷一起南征。这是窝阔台即位以来第一次出征。

同月,窝阔台进军山西,攻下大同府东北的天城堡等军事要塞之后,渡过黄河,侵入陕西南部,扫荡了约六十处军事要塞。

陕西位于陕北高原和南部的秦岭山脉之间的渭河平原,以秦岭为界,南北气候大不相同。其南北狭长,全境都是山地,地势复杂。

蒙古的攻击如燎原之势,一二三一年初,将领按竺迩包围了凤翔。当时,金国皇帝哀宗派完颜合达和移剌蒲阿二将前去救援,但是他们在渭水北岸与蒙古军交战时被击退,遂断了解救凤翔的念头。

哀宗见蒙古军势不可挡,早已吓破了胆,忙派出冯延登前去议和。

窝阔台见了冯延登,对他道:“你去凤翔城,如果能劝守将投降,我便可考虑议和。”

在窝阔台和蒙古诸位猛将面前,冯延登毫无惧色,道:“我不是来投降的,而是来议和的。”

“不管你去不去劝降,我军攻陷凤翔城都只是早晚的事。如果城内将士拒不投降,则全城官兵以及城内百姓都将死于我蒙古军刀下。如果主动开城请降,城内士兵可以活命,你也可以活命。”窝阔台以一副胜利者的口吻对冯延登说道。

“我的性命不过轻如鸿毛。但是,我金人是有气节的。我决不会为了苟延残命而前去劝守城将士投降。”

冯延登拒绝了窝阔台的提议。窝阔台非常佩服冯延登的骨气,但依旧命人剃掉了他的胡须,并对他说道:“既然你这么重气节和名誉,那么我就让你比死还难受。”

对当时的金人来说,被人剃掉胡子,是非常屈辱的事情。

冯延登莞尔一笑,说道:“发须剃去还复生,吾以吾命卫凤翔。”

冯延登被蒙古军作为俘虏送到了丰州。凤翔城的守城将士听说冯延登的事情之后,士气高涨,奋勇作战。蒙古军直到一二三一年五月才总算攻陷了凤翔城。

窝阔台本部与拖雷开始分头行动,前者留在河北。一二三一年六月,窝阔台的军队为了避暑,转移到长城以北的九十九泉,因而,攻打河南的任务就委托给了拖雷。

占领了陕西的拖雷,朝着金国最后的据点河南发起进攻。但是河南北临黄河,西有潼关要塞和险峻的山脉,很难直接攻入。

凤翔城失陷之后,降蒙古的金将李国昌提议:“潼关位于黄河和渭水的交汇处,山高险峻,到处都是悬崖哨壁,如果强攻,必然会遭受很大的损失,那里水路狭窄,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天然要塞,而且,南有山脉、北有大河作为天然的防线,不如向南进军,从宋的领土上突破金的南口,进攻南阳。”

李国昌的提议和当年成吉思汗的遗嘱如出一辙。成吉思汗临终前曾说,金与宋乃世仇,必会欢迎盟军从境内通过,攻打金国。

拖雷迅速将李国昌的建议上奏窝阔台。窝阔台与亲信商量之后,采纳了这个建议,命拖雷立刻发起进攻。拖雷马上向宋派出了使者,希望宋能够允许蒙古借道进攻金国。

但是事与愿违,拖雷派出的使者一行还没有见到宋的皇帝,便被沔州的地方官张宣杀掉了。

宋的态度让蒙古非常惊讶。按照成吉思汗临终时的预测,宋应该会欣然应允蒙古的请求。

但是,拖雷接到这个消息后,却丝毫没有慌张,而是说道:“他们给了我们一个攻宋的绝好借口。没关系,强攻!”

拖雷率领大军从凤翔西南的宝鸡发起进攻,翻越华山,进入宋国境内,攻陷了汉中府、保宁府等一百四十多座城池,到十一月,便已经占领了四川北部。

拖雷军势如破竹,十二月时攻陷饶风关,到达了河南南部边境。

据潼关天然屏障而以为高枕无忧的金人,做梦也没有想到蒙古军会从南面的宋国境内攻打过来,大败。

金朝廷慌忙召大臣议事,商量对策,最终结果是:“全军聚集开封,命百姓往城中运送食粮,固守城池。”

开封位于河南东北部黄河中游,周文王之子毕公在此筑城,魏曾建都于此。隋代开通大运河之后,这里成为连接当时的都城洛阳和江南的重要枢纽,繁荣一时。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后来的北宋和金都定都于此。其土地肥沃,物产丰美,中华之名便由此而来。

“蒙古军经过长途行军,疲劳困顿,想必到此已无攻城余力。我们将周边所有的粮食都聚集在城内,蒙古军定会断粮,不得不撤退。”大臣们纷纷献言。

“全军聚集开封,那百姓的安危呢?”哀宗问道。

“这是非常之时的非常之计,乃是不得已而为之。各方将领放弃防守,将全部兵力集中在开封迎击蒙古军的话,我金国拥有十五万兵力,而拖雷率领的蒙古军不过四万,兵力上我们占有绝对优势,胜算较大。”

大部分人都主张固守城池。

但是哀宗依旧不满意。

“民乃国之本。之前我国在蒙古多次入侵时依然能够存续,都是因为百姓不惜牺牲大力支持。现在虽说国都危在旦夕,但如果因此舍弃百姓,必然会失去民心。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能丢掉百姓。”

在哀宗的坚持下,金军放弃固守开封城,决定在河南的南北境设置防卫。

金国作战部署完毕,全部兵力集中在河南的襄州和唐州。

一二三二年一月,完颜合达和移剌蒲阿的部队到达了邓州,接着杨沃衍、陈和尚、武仙等将领也来到这里。金国宿将所率领的精锐之师都聚集于此了。

双方都知道,此一战将决定金的存亡。对于蒙古军方面,这是窝阔台即位以来第一次倾全国之力发起对外战争,如果失败,窝阔台的能力将会被怀疑,蒙古很可能因此而分崩离折。这次战争不管对于哪一方,都只能胜不能败。

窝阔台见金军集中了全国的兵力抵御,于是召回了活跃在斡罗思的速不台,投入到对金战争之中。

速不台向拖雷建议渡过汉江作战。金军得知了蒙古军的动向,诸将意见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应该在蒙古军渡河的时候发起攻击,有人则认为应该等蒙古军渡过河之后再迎击。在蒙古军渡河之时以及之后,金军不间断地发起进攻,击退了蒙古军。

金军立即将此胜利上报哀宗,金人在开封府中设宴大庆,然而,此次蒙古军几乎没有兵力损失。

被击退的蒙古军在速不台的指挥下折返,很快便席卷整个河南。金军奋勇作战,但最终落败,逐渐后退。失去邓州之后,金军继续撤退,在撤退途中,又遇到恶劣天气,军士疲惫不堪,加上粮食匮乏,不得不吃死去的马肉,或以杂草和树根充饥。

蒙古军的状况也同样糟糕。实际上,人生地不熟的蒙古军情况更加严重。但是,蒙古军即便两周不怎么进食,也可以行动,而且,在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们不仅可以吃死去的马的肉,甚至可以吃阵亡者的尸体。

最终,金军被拖雷和窝阔台的军队追逼到钧州附近的三峰山麓,困于此处。

拖雷的军队一向攻势凶猛,但是窝阔台的军队不同。他率领着部下缓缓来到三峰山麓,将金军围困。此时,金军已经在拖雷强烈的攻势下,筋疲力尽,弹尽粮绝,将士们几乎连续三天没有东西吃了。

“与其坐在这里等死,不如冲出去,多杀一个算一个。”

金军中那些勇敢的将领身先士卒,杀进蒙古大军之中,壮烈牺牲了。在这次战争中,金国的大将几乎全部阵亡。

完颜合达冲破蒙古军的包围,进了钧州城。

此时的钧州城,已经被拖雷的军队包围得水泄不通,连一只蚂蚁都出不来。但是,拖雷的部队也因为没有补给,再加上严寒的天气,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他的部队只有一条生路,那就是攻下钧州城。

“想活的人就去爬城墙,杀敌人。”

拖雷一声令下,蒙古的士兵踩着同伴的尸体,使劲往上爬,最终攻陷了钧州城。

完颜合达顽抗到最后,最终还是被蒙古军俘虏了。

“我是完颜合达。要是想死的话早就已经死了,之所以让你们活捉,是因为我想见见速不台。让我见速不台!”

合达提出了要求。蒙古兵被合达的气势压倒,将他带到速不台面前。二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却都听说过对方的名字。

“到现在这个时候,你找我有什么事?莫非是求我饶你一命!”

速不台问完颜合达。合达微微一笑,说道:“我之所以没有战死在城内,而让你们活捉,就是想见见阁下。英雄惺惺相惜,见到阁下,我死而无憾了。请速取下我的首级。”

速不台开始后悔自己曾经怀疑合达的气节。

“请原谅我刚才的无礼。失去阁下这样的勇士实在让人感到遗憾。胜败乃是兵家之常事,要是胜负逆转的活,说不定现在是我绑在你的面前。我对阁下绝无私怨,如果我们不是敌人,肯定能成为好朋友。”

速不台拉住合达的手,让他坐在椅子上,以最体面的方式结束了他的生命。

蒙古军攻入钧州城后,开始肆无忌惮地掠夺施暴。其间,一个金军将领被蒙古军从隐蔽处发现,做了俘虏。他提出要见拖雷。蒙古军见此人似非寻常将领,于是问他的姓名。不想此人竟自称完颜陈和尚。蒙古兵非常吃惊,慌忙将他带到拖雷面前。

陈和尚是金军当中有名的猛将。即便在猛将云集的蒙古军当中,也没有几个将领愿意和陈和尚对阵。他是个如同神话般的英雄。现在,这个陈和尚被俘,要求面见拖雷。

陈和尚被蒙古兵带到拖雷跟前,丝毫没有惧色。

“我乃忠孝军总领陈和尚,我在大昌原、卫州和倒回谷取得了胜利。如果我死在乱军当中,埋没在无名士卒之中,世人定会以为我背叛了国家。现在,我要死在世人眼前,在众目睽睽之下结束生命。生命是短暂的,死亡却可成永远。我是为了见拖雷殿下一面才来。”

拖雷被陈和尚坚强不屈的气节打动,不愿失去这样一位英雄,于是劝道:“阁下已经对金帝竭尽忠诚,现在没有必要舍弃自己的生命来保全气节,不如活下来,以后跟随我吧。”

但是陈和尚丝毫不为所动,道:“如果我投降,不仅背叛了国家,也背叛了我自己。人因为重气节才能相互信任,失去气节而苟延残喘,即便活下来也没有意义。在下非常感激殿下的垂怜,请殿下赐在下一死。”

拖雷见陈和尚意志坚定,下令将他杀掉。

负责行刑的将领想让陈和尚跪下,首先砍掉了他的双腿,然后用刀割裂了他的嘴,直裂到耳际。失去双腿的陈和尚依旧昂首挺胸地站着,用被割裂的嘴喊着“决不投降”,最后咽了气。

亲眼看到陈和尚被杀场面的蒙古将士都被他的忠贞和刚烈感动,纷纷说:“作为武将,便应如此。如果人能够转生,希望陈和尚能够转生为我们的战友。”

另外一位金将移剌蒲阿在钧州陷落之后逃往开封的途中被蒙古兵俘虏,扭送到驻扎在官山的窝阔台阵营。窝阔台劝他投降,但是他断然拒绝。

“如果还有来生,我仍要为金国臣子,为金帝尽忠。”在行刑之前,移剌蒲阿喊道。

窝阔台看着受刑的移剌蒲阿,不禁感叹:“金国不愧是大国,濒临灭亡的时候还有这么多人才。”

至此,金国的勇将大半战死,金国最终迎来日落。此时距一二一一年成吉思汗第一次率军翻越长城已历二十余年。

当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窝阔台的援军才赶过来。

“等人家打完架才递上棍子,还有什么用?”

拖雷的士兵嘲笑窝阔台部。

其实窝阔台与拖雷会师之前,也并非在游山玩水。

金哀宗宣召完颜重喜率领十一万五千大军来救援都城,但是在途中便遭遇了窝阔台的军队,双方激烈交战。完颜重喜大败,投降。但是,窝阔台并没有饶过他,而是下令将他杀掉。对于一向以宽容著称的窝阔台的这个决定,双方的士兵都感到十分惊讶。

“您想饶移剌蒲阿,为什么不能放过完颜重喜呢?”窝阔台的妻子脱列哥那问道。

“移剌蒲阿和完颜陈和尚都是金国的英雄,要是杀掉英雄,金人的愤怒便会聚焦到朕身上。但是完颜重喜却不算什么人物。我要让那些看扁我的人好好瞧瞧我的手段。”

脱列哥那感觉自己看到了窝阔台不为人知的一面。窝阔台为了向大家展示自己冷酷的一面,下令将跟随完颜重喜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杀了。原本应该保护这些人的金国士兵因为疲劳和饥饿,已经丧失了战斗力,丢下避难的百姓,只顾自己逃命去了。

在钧州会师的窝阔台和拖雷部相继蹂躏了开封周围诸城之后,包围了开封。

现在,开封已经成为金国最后的据点,危在旦夕。守卫开封的将士大约有四万,还有配备在黄河沿岸的金军及民兵约四万,一起固守城池。金廷还将在城内避难的约两万年轻人武装起来。这样一来,金国的总兵力达到了十万。

哀宗在都城周边召集了一支由一千人组成的敢死队,称做飞虎军。这是一支最为勇敢的部队,他们将会被派到那种生还希望很小的地方。

为了鼓舞这些人,哀宗命赵秉文写了诏书。

“自太祖建国以来,大金已历一百一十六年。现夷狄入侵,我大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难。我军将士英勇杀敌,但敌军强悍,我军几乎失去所有据点,如今只余开封。家国危难之际,只能依靠诸位忠勇。望诸位能不惜性命保卫国家。以你们年轻的肉体作为盾牌,以你们坚韧的精神作为刺向敌人的利剑。如此,我们必能度此国难。”

这篇诏书让飞虎军的士兵精神振奋,让百姓热情高涨。在速不台率领蒙古军中最为精锐的一支部队发起进攻的时候,起初竟然被金军击退。

进攻开封的时候,速不台在周边的竹林中放置大量抛石器,不间断地朝城内发射石头。

“将抛石器集中在一块儿,朝一个地方发射。”速不台下令。

这是速不台率兵攻打欧洲各国时所用的战法,在那时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城墙和箭楼都被击破,在此之前从来没有遭受过敌军入侵的开封城眼看就要被粉碎。

城将杨居仁见状,下令:“将稻草揉进马粪中,涂到城墙和城楼上,再用毛毡和悬风板(一种阳水牛皮制成的盾)卷上固定。”

杨居仁的对策让速不台的抛石器无法发挥威力。

“敌军还真会想办法。这样的话,我们就用火炮。”

大炮发出的带有油的火弹点燃了城墙上的悬风板。

但是,由于开封城的城墙是用像铁一样硬的黏土修筑的,因此蒙古军的火炮也没有起到作用。

杨居仁临危不乱,下令发射一种叫做震天雷的发光的火焰弹。这种兵器不仅会发出巨大的声响,还有很大的破坏力,让蒙古军恐慌而不知所措。

开封城的城墙约一百五十里,呈长方形,每三四十步便建一橹,令士兵在此发射震天雷。速不台无法,只得下令道:“在城墙底下挖地道进攻。”

蒙古兵手持可以将箭弹走的盾,来到城墙下,彻夜挖掘地道。震天雷对于城墙根下的蒙古兵不起作用。

城内的士兵和难民猜测蒙古兵正在挖地道,都感到十分不安,只有杨居仁依然不动声色,下令道:“在铁锁前面系上震天雷,投进地道当中。”

金兵按照杨居仁的命令将震天雷系在铁锁的前端,投进蒙古兵钻入的地道内。

震天雷在地道内爆炸,将一些蒙古兵炸了个粉身碎骨,让很多逃到地道深处的蒙古兵窒息而亡。

杨居仁还让士兵们将短矛的矛头涂上油点燃之后,扔向试图爬上城墙的蒙古兵。这些蒙古兵被火枪击中,成了火球。

战斗一直持续了十六天,蒙古军依然没有攻克开封城。速不台束手无策,觉得强攻无法奏效,于是向哀宗提出议和。

“这是蒙古军惯用的伎俩。他们在束手无策的时候便会提出议和,一旦打开城门,便会撕毁条约,屠杀守城的将士和百姓。绝不能上当!”

杨居仁极力劝阻哀宗。但是此时双方兵民死亡人数已近百万,身心俱疲的哀宗答应了蒙古的议和请求。

正如杨居仁所说,这只不过是速不台的一个阴谋。在两军开始议和的时候,蒙古派出的使者唐庆在前往开封的途中被“金国士兵”杀害。这其实是身穿金国军服的蒙古士兵干的。

议和谈判因此决裂,速不台再次下令对开封发起进攻。

在议和谈判决裂的同时,哀宗宣召在三峰山战役中失利退守南阳重建军队的武仙、邓州行省完颜思烈和陕西的鞏昌总帅完颜忽斜虎等人前来救援。

这三支部队的总兵力约二十万,与开封的十万守城将士加在一起,总兵力远远超过蒙古军。如果他们能够齐心协力对抗经过长途跋涉已经疲惫不堪的蒙古军,绝对有战胜的机会。但是,由于三将都要争主导权,无法团结一致。

再加上四百万难民拥挤在开封城内避难,导致瘟疫,约有九十多万人因此丧生。城内囤积的粮食也将要尽了。

武仙进攻到距离开封约三百里处后,发现前方有蒙古军,遂传令完颜思烈不要轻举妄动,等自己的军队与其会师之后再一起对蒙古军发起进攻。武仙曾经在三峰山与蒙古军交战,他知道完颜思烈单枪匹马肯定不是蒙古军的对手。

但是完颜思烈急于立功。

“我为什么要听武仙的指挥?蒙古人不过是饿狼,让他们瞧瞧我的厉害。”

他说着这样的大话,不顾武仙劝告,继续向前开进,与蒙古军遭遇,结果几乎不战而逃。

武仙听说这个消息之后,不禁仰天长叹:“愚蠢的东西,上天好不容易给了我们一个战胜敌人的机会,被他白白错过了。我军休矣。”

他率领全军回到了南阳府的留山。

率兵出城准备接应援军的赤盏合喜听说了武仙撤退的消息,不得已又回到了开封城内。

金国虽然在兵力上有绝对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出色的武将,无法有效指挥作战,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家烟消云散。

哀宗知道开封已经保不住了。如果开封陷落,皇帝被杀,那么金国也就灭亡了。只要皇帝还活着,金国就还不能算是亡。哀宗决定暂时离开开封,以图东山再起。

哀宗打开城内的宝库,将财宝分给了将士,鼓励他们说:“朕一定还会回来的。只要朕还活着,金国就不会灭亡。你们要守在这里,等朕回来。”

如果带着女人和孩子会行动不便,因此哀宗决定将太后、皇后和嫔妃都留在城内。离开的人和留在城内的人可能没有再会之期,而且他们的生命都没有保障。

鞏昌总帅完颜忽斜虎率领麾下的部队前来迎接哀宗。见哀宗和皇后及众嫔妃依依不舍的样子,完颜忽斜虎厉声催促道:“陛下,该出发了!”

他怕这样下去,会失去逃跑之机。开封的西方已经完全被蒙古军控制,因此他们选择向东逃跑。

开封成为空城,但是窝阔台却并未感觉到多少胜利的喜悦。

出征以来,拖雷的身体一直不好。他虽然早就感到不适,但是仍旧坚持迂回到南方边境,最终在攻打开封的时候发病,不得已将指挥任务交给速不台,回草原了。

拖雷回去之后,一直静心疗养,却丝毫不见好转。这可能是攻打中原时过度的劳累损害了他的健康。

几乎在同一时期,窝阔台也因为受不了连日的野外作战而病倒,与拖雷一起回到蒙古。窝阔台很快便康复了,但是拖雷的病情却日益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