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议论纷纷,对于李三甲所言表示认同。
李三甲见状,便继续说道:“孤军深入,实乃兵家之大忌。若明军真如此愚昧,战局又怎会演变至今日之局面?这支明军显然非同小可,他们先是两次佯攻,随后突然发难,一举歼灭我部三千精锐,此等行动绝非偶然,而是精心策划的结果。”
“老夫猜测,明军故意在延州一带活动,就是为了引起我军的注意。大帅得到情报,必然会派兵前往,正好中了他们的埋伏,大帅得知前线失利,定会亲自出征,恐怕这也正是明军的计划。”
高一功闻此,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冷汗。
仔细回想明军的种种行动,再结合李三甲的分析,愈发觉得明军的策略深不可测。
“明军真是狡猾至极,幸亏有先生在,否则本帅又要陷入困境。”
李三甲淡淡一笑,谦逊地说:“大帅言重了,老夫只是尽己所能,为大顺尽忠而已。”
高一功神色变得凝重,追问道:“依李先生之见,明军真正的目标究竟是何方?”
李三甲早有打算,当即说道:“延州的确并非战略要地,且土地贫瘠,对明军而言,占领此地并无太大价值。他们若真有进取之心,要么向南攻打西京,要么向北直取榆林府。”
高一功眉头紧锁,疑惑地说:“西京守备森严,他们这点兵力,如何敢打西京?”
李三甲解释道:“大帅所言极是,明军若选择西京,定会陷入苦战。相比之下,榆林府虽也重要,但地处腹地,四周并无太多天险可守,且我大顺在此地的兵力相对分散。若明军集中兵力,突然发难,榆林府将岌岌可危。”
众人闻言,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幸好没有盲目出征,否则就要被明军偷袭成功了!
李三甲顿了顿,继续说道:“榆林府北边是草原,向东则连接大同、宣府等地。若明军占领榆林,便可进可攻,退可守。向北可威胁草原各部,向东则可顺势拿下大同、宣府,进而整个山西都将重回大明之手,甚至半个陕北也将面临巨大威胁。”
高一功闻言,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寒意。
“李先生所言极是,本帅险些中了明军的诡计。”
李三甲严肃地说:“榆林府绝不能有失,老夫建议,必须立刻加强防御。”
“不错,正该如此!”高一功用力点了点头,然后下令:“榆林周边的兵马迅速集结,准备守城。同时派出斥候,密切监视明军的动向,一旦发现异常,立即上报。”
李三甲接着说道:“大帅,我们还需在榆林城外各个交通要道上设置斥候和暗哨。这样一来,无论明军从哪个方向来袭,我们都能第一时间察觉,并迅速作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