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功思索半晌,心中仍有顾虑,便问道:“李先生,若我们将兵力分散到各个要道上,那万一明军集中兵力攻打一处,我们岂不是难以抵挡?”
李三甲微微一笑,说道:“大帅多虑了,我军兵力看似分散,但并非毫无准备。每个要道上的斥候和暗哨,都是精挑细选的精锐之士。他们不仅擅长侦察,还具备一定的战斗力。一旦发现明军动向,他们会立即上报,并尽力拖延明军的行进速度。”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我们也不必担心明军会集中兵力攻打一处。因为,无论明军选择哪个方向进攻,都会暴露他们的行踪。到时候,我们只需调集其他方向的兵力,迅速增援被攻击的要道,便可形成局部优势,将明军一举歼灭。”
高一功闻言,心中豁然开朗。他赞叹道:“本帅这就下令,按照先生的吩咐,在城南布防。”
李三甲赶忙补充道:“大帅,城北也要布防!”
高一功不解地问道:“明军在延州,难道还能绕道北边来?”
李三甲赶忙说道:“这支明军太过狡诈,说不定真的会绕后。再说了,高杰和红娘子都已出动,一个在太原,一个在宣府,来者不善。”
“两个叛徒罢了!”
高一功对这二人不屑一顾,摆了摆手说道:“城北若再布防,兵力更加分散。”
李三甲耐心解释道:“请大帅放心,按照明军这几次的动向来看,他们更倾向于利用速度和奇袭来取得优势,而非与我们正面硬碰硬。因此他们很可能不会选择强攻而是会寻找我们防御的薄弱点进行突破。在这样的战术下兵力分散并非坏事反而能让他们无处下手。”
“一旦某处发现敌情,那里的斥候和暗哨可以立刻发出信号并拼死抵抗以拖延时间。而我们其他方向的兵力则可以迅速集结形成增援。由于榆林府四周并无太多天险明军想要快速突破并不容易。只要我们能及时调兵遣将他们就很难得逞。”
高一功闻言,眉头微松,但心中仍有疑虑:“李先生,你说的虽然有理,但万一明军真的集中兵力攻打一处,我们岂不是要陷入被动?”
李三甲摇了摇头,说道:“大帅,您别忘了,榆林府并非孤立无援。我们周边还有诸多兵马可以调动。而且,明军长途跋涉,粮草补给必然是个大问题。他们不可能长时间在榆林府周边徘徊,一旦补给不足,他们就必须撤退。”
“因此,我们只需坚守榆林府,等待明军露出破绽,便可一举将其歼灭。到时候,我们不仅能守住榆林府,还能趁机收复延州等地,扩大我们的势力范围。”李三甲信心满满地说道。
高一功闻言,心中豁然开朗。他用力点了点头,说道:“好!就依李先生之计行事。本帅这就去传令,让榆林内外的兵马都按照你的吩咐进行布防。”
命令传达下去,榆林城内外忙的不亦乐乎。
囤积粮草,加固城墙,各交通要道分兵把守,只等着明军出现。
然而,十天之后,高一功站在城头,迎风矗立。
“李先生,我请问你,明军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