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获奖(2 / 2)

🎁美女直播

“行,等诺奖结束之后我可以接受专访,不过得回到临江之后。”

“教授是打算领完诺奖就回去吗?那么格罗滕迪克先生那边呢?”

陈冉摇着头说道,“我和格罗滕迪克先生没什么好说的。”

“哦?”谢春兰看着陈冉的表情,“有些让教授失望吗?”

“也说不上失望,只是我有些诧异,格罗滕迪克先生的数学水平……恩……”

后面的话教授没有说出口,但谢春兰和赵辉很明白陈冉的意思。也就是说,数学教皇的水平,并没有数学上帝那么好。

两人只能感慨,不愧是数学上帝,这话要是换一个人说出口,大概全球数学界都得对其讨伐。但对于陈冉,那就只能是,啊对对对,你说得都对,谁让你是数学上帝呢。

在悦耳轻松的大提琴声中,三人开始闲聊起来。

而坐在一旁的家属只能打量着周围的环境,这里看上去更像是一场晚宴,不像是非常正式的颁奖典礼。

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悦耳轻快的音乐声变得肃穆起来。甚至连会场的气氛也开始变得肃穆,第一道菜已经放在餐桌上。

陈冉叹息一声,“果然还是和以前一样,这么少啊。”

一边用刀叉戳着菜品,陈冉一边感慨着,“皇家科学院也是小气得很,明明都给他们提意见了,还是这么少。”

林建民满头黑线的说道,“你不是来领奖的吗?”

谢春兰笑着说道,“当年他第一次拿诺奖的时候就开始挑刺了。”

这个时候,进入场馆的华国记者举起手中的相机拍下这一幕。一个可爱的高中生穿着得体的西装,手中拿着刀叉,表情很是可爱,看上去百无聊赖的模样,正用叉子戳着摆放在餐桌上的菜肴。

要是没有人说这是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应该没有人会知道,用手撑在侧脸的高中生竟然在诺贝尔奖的现场用叉子无聊的戳着菜品,看上去还在和旁边的人说着什么话。

“抠门!”陈冉撇嘴,然后继续戳着菜品。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院长已经走向台上,宣布诺贝尔生理学或是医学奖的得主,这一次是医学奖的得主。陈冉没有认真听,因为确实他对医学是一窍不通的。但一想到科技术上有医学,他就有点心慌,该死的系统,不会真的让他一个数学教授去学医学吧,那可实在是太荒谬了。

接下来是物理学奖的得主,陈冉也没有注意。

再后来就是文学奖的得主,陈冉对于文学奖一向没有多少兴趣,知道这是书商们的狂欢。

最后宣布的就是化学奖得主,皇家科学院的院长骄傲的宣布道,“今天,在这里,我们将见证一个时代的诞生。在这个化学逐渐落寞的时代,我们见证了一个奇迹。这是一个无法忽略,让人称赞的奇迹。他和他的学生,用另外一种方式让我们认识了计算化学,并且让我们从而进入了一个新的材料学时代。”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来自华国临江大学的陈冉教授以及他的两位学生赵辉教授以及谢春兰教授。”

“我很高兴,能够在二十一世纪出现像是陈冉教授这样的学者,他是一个奇迹不是吗?他就像是上帝最钟爱的天使,不,他就是上帝本身!”

“陈!”

现场突然爆发出一阵声音,陈冉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可以不用这么煽情的。

陈冉起身,走向讲台,谢春兰和赵辉跟在陈冉的身后。能看出来,两人多少是有点紧张的。但陈冉倒是一点也不紧张很是放松。

再加上现场一阵阵叫着,“陈。”的声音,陈冉平稳的走上了讲台。

“陈教授,我们又见面了。”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院长笑着和陈冉握手,“您的建议我们收到了,我们已经着手准备改革。但很遗憾,陈教授您领取诺奖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说道这里的时候,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院长停顿了一下,“不过还是恭喜您,陈教授,上次您获得的事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次是化学奖。我甚至不敢想象,要是诺贝尔奖没有限制,您下一次是不是准备拿到生理学或医学奖。”

陈冉满头黑线,“院长先生,您别太荒谬了,我一个研究数学的,拿医学奖算什么事情?”

“这可说不准。”院长笑眯眯的说道,“毕竟,您可是计算材料学之父。”

“可是这个概念很早就有了。”

“只有您提出了完备的理论不是吗?”院长与陈冉握手之后,又与谢春兰和赵辉握手。三人穿着博士装束,拿着奖牌和证书。现场记者默契的没有拍摄陈冉,反倒是对着赵辉和谢春兰一阵狂拍。

…………

【人人日报V:2008年12月9日,我华国学者临江大学数学系教授赵辉、谢春兰等三人,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办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中,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据了解,临江大学数学系的三位教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理由是跨时代的将化学中的高分子材料进行成功的复杂性研究计算,并且完备的整理出计算材料学理论。这也是我国首次在材料学上超越其他发达国家![图片][图片]】

【等等?还有一个人呢?】

【什么?临江大学的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数学系的教授?我一个临江人怎么不知道。】

【不是说三个人吗?还有一个人呢?】

【还有一个人是陈公子@阿冉鸭】

【陈公子确实是媒体的不可说!】

【笑死,陈公子就这么不愿意出镜吗?这可是你最后一次获得诺贝尔奖了啊。】

【啊?材料学上超越发达国家?】

【淡定一点,只是在理论上超越发达国家,计算材料学的前景确实很广阔,但是只有临江大学开设了这门学科。全球只有这么一家!】

【???不是吧,真的假的,就连灯塔国都没有?】

【开什么玩笑,这玩意儿是陈公子弄出来的,灯塔国那群人还在研究理论呢,估摸着想要吃透理论也要好几年的时间。反倒是陈公子说,后续的理论他已经准备出版了。不仅发表在论文上,还准备出版,真有你的陈公子。】

【为什么要出版,这种理论华国掌握不就好了?】

【你清醒点,这是基础学科,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

【人人日报V:逮住一个小可爱![图片]】

【哈哈哈,陈公子实在是太可爱了,他在做什么?】

【我就知道,哈哈哈,没想到人人日报竟然会暗搓搓的发陈公子的照片。】

【可爱捏,陈公子是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吧?】

【诶,这人后面是不是那个拿了诺奖的赵教授啊?不是,他怎么在这里啊?不应该在瑞典领奖吗?】

【笑死,有没有一种可能,这就是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这人是赵教授和谢教授的导师,临江大学三位教授获得诺奖,这个人就是那个等。】

【哈哈哈,人人日报是会报道的,赵教授、谢教授等三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陈公子就是那个等。】

【不是,你们在搞笑呢?这人看上去才十八九岁,他拿了诺奖?你们把诺奖当什么了?】

【注意看,这个人叫陈公子,他是现任临江市警察局局长兼任副市长的继子,江湖人称陈公子。但他并不满足这个身份。于是他在十五岁时成为世界顶尖名校的讲席教授,十七岁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二十岁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就是陈公子平平无奇的一生!】

【这个时候,我就要拿出陈公子的经典名言:我中奖了!但是诺贝尔物理学奖。】

【你那个过时了,陈公子最新名言:诺奖不是有手就行!】

【只要你吹陈公子,我们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强如陈公子,也只能领取两次诺奖,实在是太难了。】

【开奖了,你们说明年临江大学的韩教授和罗教授能不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我猜是可以的,诺奖都要被陈公子玩/坏了。一年一个诺奖级成果,去年是高分子化学和计算材料学,今年是物理学大统一理论。明年我都不敢想陈公子还能掏出什么重要的学术成果,细思极恐啊!】

【淡定一点,数学和物理学不早就进入陈公子统治的时代了吗?这位在研究化学和物理学的时候还能抽空发表几篇水文刊登在数学年刊上,关键是我还看不懂。】

【不是,谁来告诉我这是真的吗?这人是临江市警察局局长的继子?十五岁就在顶尖名校担任教授?十七岁获得诺贝尔奖?这真不是用钱买的?】

【保真!你千度一下陈公子,看完你会沉默。】

【不,看完陈公子的简介,你会觉得自己就是个废物。】

【好的,我已经千度了陈公子,妈妈问我为什么要跪在地上看别人的简介。】

【就……比你身世好,比你天赋好,比你更努力!这种人,实在是让人绝望。】

【我看完陈公子的简介,我整个人都是懵逼的,我存在的是真实的世界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一个BUG?】

【这下真的男默女泪了!】

【很难理解陈公子的精神状态,实在是太颠了,他是怎么做到十七岁拿了两个全球物理学和数学最重量级的大奖,还都是以华国学者的身份头一次获得的。】

【2005年刚满十七岁的陈公子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2006年6月份,还没有满十八岁的陈公子在马德里获得了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茨奖,2008年刚满二十岁的陈公子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那么问题来了,陈公子究竟是教什么的?A、数学 B、物理学 C、化学 D、钝角】

【这个简单,我选D!】

【DDDDDD!必须是D!】

【笑死,我看见陈公子的围脖上了又下,估计是对你们无语了。】

【给后面来的人科普一下,陈公子叫陈冉,临江大学数学系教授,主攻方向数学物理、计算材料学、计算机科学等。京城大学学士,灯塔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别问为什么没有硕士学位,问就是直博,他懒得拿硕士学位,直接拿了博士学位。)曾经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过数学系讲席教授、系主任(因为原本内定的系主任怀尔斯教授溜回牛津大学,所以他被抓壮丁,当成普林斯顿大学的招牌),现在是临江大学数学系讲席教授、一级教授,华国科学院院士,也是我国最年轻的院士。】

【跪了,这人太无敌了。在国外当系主任,然后跑回国当教授,还是华国科学院的院士,我看了一下年龄,今年刚满二十岁,就离谱!】

【别人的二十岁,华国科学院院士,拿了两次诺奖,各种科学奖拿到手软。我的二十岁,混吃等死!】

【京大的知名校友诶,这位可是全能型的人物诶,华国的国宝级学者不是开玩笑的。】

…………

网络上一片欢腾,斯德哥尔摩的气氛也很热闹。领完奖励之后,陈冉走下讲台恹恹的看着皇家科学院的院长还在说话,有些头疼的说道,“什么时候结束啊,我就说了,不想来,早知道让谢教授和赵教授帮我领取奖励就好了。”

方耀阳在旁边轻轻揉着陈冉的脑袋,“媳妇儿,没事儿,待会就过去了。”

看着现场大家都在盯着他看,陈冉不由得捂着额头说道,“不愧是我,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像是最亮的星,散发出闪亮的光芒。”

方耀阳微笑着,一旁的谢春兰和赵辉同时无语,他们就知道,这个时候教授指定会装杯。

等离开斯德哥尔摩音乐厅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杨大使快步走到陈冉的面前,“陈教授,恭喜您,估计在斯德哥尔摩很难见到您了。”

“刚才真是让人激动,所有人都在叫着您的名字。”

陈冉微微一笑,“也好吧。”

如果可以的话,他只想安安静静的领奖,然后悄悄溜走。

“您准备什么时候回国内呢?”杨大使好奇的询问了一句。

“额,大概明天或者是后天吧。”陈冉觉得没有留在瑞典的必要,再加上他准备回国之后着手写新的课题材料交上去,估计还要忙上几天时间。

杨大使带着微笑,看上去很有亲和力,“陈院士,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

“可以啊。”陈冉笑了笑,杨大使这才说道,“央电想要对您进行一个专访,您也知道,您是我国第一位诺奖得主,又是第一位菲尔茨奖得主,要对学者进行采访,肯定是绕不过您的。”

“好吧。”陈冉摊开手,“那么就研究一下吧。”

杨大使带着笑意,“多谢陈院士,对了,您获得了诺奖,不拍一张照片吗?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所以我就说获奖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大概全球只有您会认为获得诺奖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杨大使好笑的看着无奈的陈冉,给他拍了几张照片之后,看得出陈冉兴致并不算高,于是就带着陈冉和方耀阳先回到大使馆。

赵辉和谢春兰都还在拍照,回到大使馆之后,方耀阳就开始收拾东西,陈冉说明天就回国,看上去赵辉和谢春兰大概也是一起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