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朝堂之争韩烈入济州(1 / 2)

🎁美女直播

第198章朝堂之争,韩烈入济州

丁启睿扬声反驳道。

“高杰,卜从善皆为我大明总兵,虽然之前有过错,但如今大敌当前,二人拨乱反正。”

“这难道不是忠义之举?”

“高杰手握十万大军,卜从善也有五万人马,这个时候他们不计前嫌,主动归附福王殿下,这是对朝廷和福王殿下的忠诚。”

“史尚书,张督师你们说他们叛逆,这是要把他们推到叛军阵营去吗?”

“现今二人镇守淮安,凤阳,足以确保江淮不失。”

“反之,二人一旦投降叛军,朝廷又该怎么办?拿什么抵挡?”

丁启睿这话一出,就连高宏图和姜曰广二人,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个棘手问题。

眼下南京城内,操江水师营的两万人马,在诚意伯操江提督刘孔昭手中。

大校场提督营,还有两万步卒,由提督刘肇基统率。

这支人马,现在分别由兵部和江淮督师张国维二人节制。

除了这两支人马外,应天府巡抚,南京留守府,各有三千抚标营。

也就是说,史可法这个兵部尚书,与张国维这个江淮督师,二人手中只有两万人马。

换言之,如果这个时候逼反高杰,卜从善二人。

黄得功听朝廷的,刘良佐又是墙头草。

这两个人现在基本上算是马士英一伙,属于福王的支持者。

史可法和张国维别说抵抗高杰和卜从善,就是能不能守住南京城都是问题。

“丁大人所言不无道理,江淮有四镇守卫,确实可保江北无恙。”

高宏图见事不可违,随即妥协道。

“但是,江北四镇,关系到南都的安危。”

“四镇加起来二十万大军,而南都城中,仅有三四万人马,这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福王殿下,臣提议,在京口,浦口,和州,滁州设立军镇。”

“作为京师缓冲和屏障。”

“由张督师节制四镇人马,拱卫京师安全。”

高宏图也是人老成精,在意识到马士英手握兵权,不可力敌之下,立即提出制衡之道。

张国维是崇祯任命的江淮督师,兼兵部侍郎,由他督师挂帅,名正言顺,无可争议。

“福王殿下,高侍郎所言有理,还请殿下示下。”

史可法虽然年轻,性格也有些优柔寡断,但在大事上不糊涂。

高弘图的提议,显然是正确的。

“臣等附议。”

在史可法开口之下,江北四镇,以及高宏图提议的拱卫京师部署,在这个乱糟糟的场面下,得以顺利推行。

随后高宏图的第二个提议,派使者北上京师,山东,了解情况的提案,也再次通过。

由礼部主事李绰,为使团即刻出发,前往山东,京师出使。

关于福王监国一事,也定在了两天之后,祭拜太庙之后,正式在奉天殿举行。

“这个高弘图实在太难缠了,此人老谋深算,比史可法厉害的多。”

太子东宫的议会结束后,马士英黑着脸,一言不发的带着帐下这帮人,在宫外的驿馆住了下来。

阮大铖的话,得到丁启睿的附和。

“马制台,这个高弘图不踢出京师,后患无穷啊。”

丁魁楚相比起阮大铖和丁启睿,明显有节操的多。

见二人怂恿马士英,阴谋暗害高弘图,他随即开口道:“马制台,当务之急,不是党同伐异,而是确立大义名分。”

“只有福王殿下登基,才能重整朝纲,进行封赏和任命。”

“如今我等都是外臣,高侍郎和史尚书他们都是内臣,难道马制台要背上残害忠良的骂名吗?”

“而且我认为高侍郎所言不无道理。”

“高杰,卜从善二人手握十五万大军,不可不防,毕竟这二人可都是反叛的前科。”

“我们与高侍郎的斗争,不过是权势之争。”

“可要是与高杰他们发生争斗,那就是生死之争,这不但要命,更是要亡国啊。”

原本还有些生气的马士英,听到丁魁楚这番话时,也不由幡然醒悟。

马士英的目的很简单,获取拥立之功。

入阁拜相,执掌朝政。

他可没有谋朝篡逆的想法,更没有颠覆大明的心思。

正如丁魁楚所言,他与高弘图之间,要是有问题,那也是权力的斗争。

这大明朝堂之上,各派系的斗争,除了与阉党外,可没有你死我活的斗争。

士大夫的斗争,失败了也就是罢官下台,可没有流血灭族的灾祸。

“光三兄所言有理。”马士英到底是个聪明人,他可不像阮大铖,丁启睿这般没有操守和下限。

三月二十八日,也就是福王入京的时候,韩烈在陈德率领的骑兵营一部人马,与李牟,陈长林帐下的亲卫营抵达济州城。

这个时候,太子朱慈烺,以及南下的文武百官车驾,已经滞留济州多日。

护卫的忠武军总兵王希贤,忠义军总兵杨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