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得到韩烈的军令,二人率领的军队,暂时都在济州境内按兵不动。
只有崔定国,率领张国柱,王遵坦二将,以及骑兵营一部人马,赶去了砀山,与李岩的忠勇军,火炮营汇合。
在济州停留这几天,太子朱慈烺表现的极为暴躁。
十六岁的年纪,正是暴躁叛逆的年龄。
加上国丈周奎父子,不断在他耳边进言,说着韩烈坏话。
说韩烈拥兵自重,大军不前,分明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
以至于太子朱慈烺,在济州城内,坐卧不安。
连日来,他不断召见随驾的文渊阁大学士范景文,户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华,太子左谕德刘理顺,太子左中允施邦昭等人。
新乐伯太子少师刘文炳,驸马都尉,太子少傅巩永固,对于太子表现出来的暴躁,也是隐隐感到不安。
刘文炳和巩永固这时都已经知道,队伍为何停留济州的原因。
也解释了徐州被叛军高杰占领,南下南都的路程被截断,需要调动兵马,前往征讨,打通道路。
但太子朱慈烺却是根本听不进去。
为此二人,也是无可奈何。
直到韩烈抵达济州的消息传来,刘文炳和巩永固二人,才不由松了口气。
“快,咱们立即去见大将军。”
韩烈还在城外,就见到出城迎接他的杨衍和王希贤,还有山东巡抚刘汉儒。
三人这些天在济州,都被太子朱慈烺训斥的狗血淋头,甚至被骂作饭桶。
对此,刘汉儒还能够接受,杨衍和王希贤脸都绿了。
刘汉儒是文臣,这个时候效忠的也是大明和崇祯。
但杨衍和王希贤二人,虽然是明将,但二人现在效忠的人,则是韩烈。
皇帝要是骂他们酒囊饭袋,他们也就忍了。
可被一个半大孩子的太子,指着鼻子骂,这如何让他们能忍,心中的那团火,可是都快憋出内伤了。
以至于一见到韩烈,二人便委屈的诉起了苦。
“太子年少,行事难免轻浮,二位将军不必难过。”
韩烈面带微笑,表情温柔的宽慰了一句二人。
转头对刘汉儒说道:“陛下和皇后已经驾崩,京师于十九日陷落。”
“现在皇帝和皇后的灵柩,已经从临清关出发,劳烦刘抚台去迎接一下,妥善护送到济州。”
“本候先进济州,见过太子之后,再做打算。”
听到皇帝驾崩的消息,刘汉儒脸色一变,眼眶发红的跪倒在地。
“陛下殡天,举国同悲,微臣这就去启程。”
“有劳刘抚台了。”韩烈点点头,扶起刘汉儒。
“大将军,下官先行告退。”刘汉儒一脸的悲伤,拱手一拜,在一队士卒的护卫下,匆匆离去。
“你们说说前线情况?”
重新翻身上马的韩烈,与王希贤,杨衍并辔而行,继续向济州城进发。
“最新的消息,凤阳总督马士英,招抚了高杰,卜从善二人,护送福王去了南京。”
“高杰被指派为淮安总兵,接管了徐州,邳州,海州和淮安府。”
“卜从善率军进驻了凤阳,出任了凤阳总兵,接管了宿州,亳州,泗州。”
“眼下徐州的守将,是高进库,杨绳武,张鹏程,贺勇四人,统率四万人马驻守。”
“除此之外,原护漕总兵刘良佐,调任了扬州总兵,原凤阳总兵黄得功,调任庐州总兵。”
听完杨衍的讲述,韩烈虽然表情淡定,但内心之中,却泛起了涟漪。
江北四镇,这可是明末弘光朝,立国之初,由马士英鼓捣起来的。
眼下的历史虽然发生了一些改变,比如刘泽清被他杀了。
可卜从善这个家伙,却顶替了刘泽清的位置。
而马士英也如历史一般,把福王朱由崧迎进了南京。
如此以来,这历史岂不是没有一点改变?
想到这里的韩烈,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难道这就是历史的大势?”
“李自成入京,崇祯自缢,弘光登基,清军入关,大明注定要灭亡?”
“那我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思绪翻滚的韩烈,表情变得无比的凝重。
“大将军,大将军马上就到城门口了,新乐伯和驸马都尉在门口迎候。”
见韩烈表情严肃,目光凶狠凌厉,杨衍和和王希贤二人,一时之间,心情也变得无比忐忑。
“呼!”
白龙驹马背上的韩烈,听到杨衍小声翼翼的提醒,深吸一口气的他,脸上的阴霾随之散去。
“下马,随我上前见礼。”
翻身下马的韩烈,面带微笑,目光柔和的快步走了上去。
“有劳刘公,巩公出城迎候,韩某之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