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渡江北上刘良佐跑路(2 / 2)

🎁美女直播

对于眼前扬州的局面,金声桓自然看在眼里。

在得知马士英,阮大铖被捕,刘孔昭被杀,福王朱由崧登基失败,金声桓心中同样慌得一比。

这时他想起,当初在太平镇一战前,曾在川中遇到一个游方相士,曾跟他相过面。

当时那名相士曾对他说:“他贵不可言,有封侯拜将之命格。”

“但是他五行多水,若是靠海,靠江必然影响命格。”

当时他就问过对方如何破解。

那相士遂说道:“公应该远离海滨,大江大河之地,选择丘陵山地多的地方为官,必有腾飞之日。”

当时他还将信将疑,可随后在太平镇一战中,他率领的兵马果然大获全胜。

被朝廷升任副总兵,徐州守备。

然而,徐州虽然不靠海,但却属于江北地区,既有运河穿城而过,又是水网密集区域,这不自从来到徐州之后,他就一直不太顺利。

故而颇为迷信的金声桓,来到扬州之后,又找了一个相士算了一卦。

那相士虽然没啥水平,纯靠坑蒙拐骗,经过一番试探后,得知金声桓心病。

这名相士当即拍着胸膛告诉他。

“贵人的福地,首在云贵川,其次在江西和湖南内陆。”

云贵川多山林,这是常识问题,江西湖南虽有大湖,但内陆之地,同样都是山林密布,属于丘陵山脉地形。

原本就信风水命运的金声桓,之前跟随左良玉战斗过。

对于此人的雄韬大略,他是颇为敬服的,加上左良玉又手握大军,因此他认为此人,值得自已投奔。

加上相士之言,他遂起了前往湖广,投奔左良玉的念头。

尤其是眼下,他和刘良佐都陷入困顿,若是继续待在扬州,一旦卜从善败亡,下一个必然是他们。

谁让他金声桓第一时间,跟着刘良佐,坐上了马士英的贼船,选择了支持福王继位呢。

但金声桓手中只有三千余人,想要从扬州去湖广,这一路庐州,安庆是避不开的。

而他手中又没有船只。

反之,刘良佐就不同了,手握三万人马,还有漕运的船只,要是他同意,一起去湖广,那这一路就会顺利的多。

想到这里的金声桓,便来到扬州府衙,面见了刘良佐。

这个时候,刘良佐也在发愁,不知该怎么办。

当见到金声桓,听到他的提议,刘良佐心中一动。

“某与左公不熟,此去投奔,万一他不接纳,岂不是自寻死路?”

有些担心的刘良佐,迟疑的问道。

“刘总兵此言差矣,据我所知,如今左公驻军九江,广招天下豪杰,意欲收复武昌和襄阳。”

“这是我上个月,收到的左公密信。”

“眼下闯贼兵马占领了襄阳,武昌,德安,黄州,汉阳五府尽陷,左公正在积极收复沦陷之地。”

“刘总兵若是这个时候率军前往投奔,左公必然扫榻相迎。”

金声桓说罢,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递到了刘良佐手中。

这封信还真是左良玉,派手下送来的密信。

崇祯十七年正月,崇祯为了拉拢左良玉,让他出兵武昌,襄阳,牵制李自成。

下旨册封左良玉为宁南伯,世镇武昌。

而在此之前,左良玉的头衔,已经是左都督,提督湖广军务总兵官,可以说是做到了武官的极致。

可实际上在崇祯十五年,开封之战后,左良玉率军回到武昌后,他就对朝廷基本是听调不听宣的状态。

湖广总督吴甡,湖广巡抚吕大器,以及接替吕大器的袁继咸,都先后遭到左良玉的驱赶威胁。

如今吴甡为了避其锋芒,早就搬迁去了长沙府办公。

袁继咸的巡抚衙门,也搬迁到了南昌府。

武昌失陷后,左良玉率领大军,退守九江,基本掌控了江西,以及湖南的各府州县。

湖北长江北岸大部分区域,则沦为李自成,张献忠实际掌控地盘。

只有长江南岸少量州县,在左良玉手中。

在金声桓的游说下,刘良佐想到如今的处境,遂决定移驻湖广。

就在二人商议决定后,瓜州总兵张天禄来报。

“刘总兵,操江水师营新任提督陈子龙,派人传来命令,让我沿江各卫所兵马,前往镇江丹阳码头,接受整编。”

张天禄字桂吾,陕西布政司榆林府人。

早年他与弟弟张天福,曾在陕西巡抚帐下担任旗牌官,后来跟随曹变蛟讨贼有功,升任瓜州守备,领副总兵衔。

至今在瓜州已经有数年之久。

瓜州守备隶属南京兵部衙门节制,但张天禄手中只有三千人。

刘良佐以护漕总兵,转任扬州镇总兵之后,张天禄兄弟,便隶属到了他的帐下。

“不必理会,收拾行装,我们沿江而上,水陆并进,沿长江而上一路向和州,滁州,安庆府进发。”

下定决心前往湖广的刘良佐,当即下达了拔营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