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韩烈封官挂印而退(2 / 2)

🎁美女直播

也就是说,如今韩烈即便杀了朱慈烺,他也没有资格做皇帝。

即便是强行登基,也只会落得历史上,那些篡逆的帝王一般,落得一个人人唾骂,遗臭万年的下场。

如那汉末王莽,再比如那唐末朱温,以及魏晋南北朝世代,那些军阀篡逆的帝王,落得个悲凉下场。

所以,眼下对于韩烈来说,隐居避世,养望博取名声。

远比他在朝堂之上,凭借武力威慑太子和朝臣认可,更有意义和价值。

“走了,此去,天下之大,才叫做天高任鸟飞,海阔从鱼跃。”

把镇国大将军,长平侯,太子少保,山东提督四方印玺,包括先前崇祯在世前,赐予他的飞鱼服,绣春刀。

以及驸马都尉诏书,和那封辞呈,依次摆放在驿馆大厅桌上。

束发而冠的韩烈,身披一袭白袍,身穿交领襕衫,一脸轻松的在贾开宗,李牟,陈长林的陪伴下。

骑上白龙驹战马,一行人一路出了上元门,在城外营地,与骑兵营,神机军,神武军汇合之后。

从燕子矶渡口渡河,准备从浦口北上,沿长江走运河返回徐州。

韩烈封官挂印,离开南都的消息,起初并没有人知道。

直到巡河的营兵,发现大军渡河的消息,江淮督师张国维,南都大校场总兵刘肇基,这才接到消息。

二人当即向兵部尚书史可法,兵部左右侍郎高弘图,吕大器进行了汇报。

“怎么会这样?大将军没有教令,率军北返,意欲何为呢?”

兵部衙门大堂内,史可法皱眉看着高弘图和吕大器二人。

吕大器实际是知道一些消息,因为韩烈给他送过一封私信,表示他会撤回徐州隐居一段时日。

让他安心留在朝堂任事,不必有什么负担。

精明的高弘图看了眼一言不发的吕大器,一脸平静的问道。

“吕大人,大将军北去,你可知道消息?”

“高大人抬举我了,大将军做什么,下官怎么可能知道呢?”

吕大器毫不犹豫的否认道。

“唉,多事之秋,大将军这一去,若贼寇来犯,为之奈何?”

史可法叹了口气,眼前的局势,让他充满了担忧之情。

“史尚书,当务之急,先等太子登基再说吧。”

高弘图是见过姜曰广和王铎的,对于济州发生的一些事情,以及太子与大将军有了嫌隙一事,他也比史可法知道的多。

史可法是个干实事的人,对于政治和朝堂的嗅觉,明显有些迟钝。

但高弘图却不同,他已经从太子遇刺,太子驳斥韩烈推荐将官的任命,还有在山东,江淮建立防御提议一事上。

敏锐的察觉到,太子朱慈烺,对于韩烈有了很大的误解和芥蒂。

“礼部王尚书前来拜访。”史可法三人正说话间,王铎的身影,从衙门外走了进来。

“诸位大人都在啊,看来诸位都知道了,大将军离京的消息吧。”

王铎作揖行礼之余,脸色凝重的说道。

“驿馆驿丞来报,大将军封官挂印,于上午前离开了驿馆,前往渡口北返了。”

“史尚书,高大人,大将军在江淮,足有十万大军,他突然离京,不会……”

王铎虽然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王尚书,无凭无据,莫要妄言。”

吕大器眉头微蹙,表情严肃的打断了对方的话头。

史可法也点头道:“大将军是先帝挑选的驸马,托孤之臣,断然不会危害朝廷。”

“呵呵呵……”见大家都这么说,王铎讪讪一笑。

高弘图则是轻松的笑道:“大将军封官挂印离去,这是好事,大家不必再疑虑。”

“想来是大将军认为自已人微言轻,年岁尚轻,无法担当大任,这才选择隐退。”

“现在当务之急,是拥戴陛下登基,早定名份。”

“待太子登基,我等再请陛下下诏,大将军定然会回朝。”

精明的高弘图,已然明白韩烈心意。

此刻他是真正松了口气,很显然韩烈这是以退为进,既然太子猜忌他,那他就退出朝堂。

待天下有事,再求他出山,那他的身份地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没有什么政见的王铎,见高弘图说的有理有据,也不由连连点头。

韩烈离京的消息,在民间确实没有兴起多少风浪。

但在朝堂上层,还是引起一些动荡。

文渊阁大学士,工部尚书范景文,文渊阁大学士,左都御史李邦华,户部尚书倪元璐。

新乐伯,太子少师刘文炳,驸马都尉,太子少傅巩永固,都表达了惋惜之言。

并集体向太子朱慈烺,上了劝谏奏折。

“哼,孤才是太子,未来大明的皇帝,难道他们不知道,韩烈蛮横无理,孩视孤吗?”

看到众人劝谏的奏折,太子朱慈烺愤慨的把这些奏折投掷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