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断敌退路,诱敌出击
成武,嘉祥,金乡三线交汇处的羊山湖沼泽地。
韩烈率领的五万人马,从正月二十日潜伏在此,至今已经半月之久。
“大将军,忠勇军左右营,已经重新夺回曹州,切断了清军的退路。”
方圆数百里的沼泽地内,芦苇荡起伏不定,虽然数万人马隐伏其中,只要不靠近驻地外围,基本是发现不了里面情况。
韩烈率军隐伏在此的目的,自然不是畏敌不战。
而是他之前不确定,清军的战略主攻方向。
虽然睢阳城下,建奴号称三十万之众围城。
可通过郭虎率领的斥候营打探到的消息,却是睢阳城外的建奴大军,都是河南招降的叛军。
建奴八旗主力,始终未见踪迹。
直到正月二十三日,多铎率领的八旗兵马进驻考城。
韩烈才基本确定,多铎屯驻考城县的目的,看似要支援睢阳战事。
但实际人家的目标是山东,而首当其冲就是曹州和兖州府。
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韩烈第一时间派人传令屯驻东平城的李岩。
派遣帐下左右二营人马,做好出战准备。
正月二十八日,多铎的兵马攻占曹州,向兖州进发之后。
韩烈随即让郭虎传令忠勇军,左右二营参将田忠,李俊义二人,率部果断出梁山县,果断攻占了曹州。
曹州虽然只是一个散州,隶属兖州府下辖,但此刻对于多铎的大军来说。
曹州城可是大军运粮必经之路,也是攻打兖州失利的退路。
二月四日上午,田忠,李俊义率领的一万二千人马,突然出现在曹州城外。
留守城中的两千建奴守军,措手不及下,被田忠率军攻破城池,城中守军几乎全军覆没。
二月五日深夜,突围而出的小队建奴骑兵,赶到兖州城外,向多铎汇报了这个情况。
很快,叶臣,尼堪便被多铎派人叫醒,通报了曹州失守的消息。
叶臣盯着汇报的那几名军士,详细的询问了一些具体情况后,这才说道。
“豫亲王,奴才以为,攻占曹州的兵马,并不足为惧。”
多铎眉眼一挑,询问道:“怎么说?”
“很明显明军主力,已经云集睢阳而去,山东境内有一两万卫所兵马,这并不奇怪。”
“若是明军主力尚在,这个时候杀到兖州城下,据城坚守,岂不是更容易挡住我们?”
“现在他们派出一支万余人的偏师,攻占曹州,看似断了我们退路,截断了我们的粮道。”
“可实际却暴露了他们兵力不足。”
“大军交战,断敌后路,断其粮道,这是兵法常用之计。”
“这并不足为怪,可两条计策,一般都会用在战线较长的战事上。”
“兖州距离曹州不过百里,我军骑兵日夜兼程,不过一天就能赶到。”
“而曹州距离考城,也不过百里路程,我们考城还有两三万人马驻扎。”
“明军万余人攻占曹州,我看这是来送死的,而不是来断后路。”
叶臣这么一说,尼堪豁然醒悟,当即沉声请缨道:“豫亲王,卑职愿率领两万人马,赶回曹州,趁敌立足未稳之际,夺回曹州,歼灭这支明军。”
多铎略作沉思,随即点头道。
“让副都统和讬,梅勒章京雅布堪各率一个甲喇,加上你本旗的两个甲喇骑兵同行。”
“另外让汉军都统马进宝,马国柱率领一万汉军前行。”
“记住,行动要快,务必全歼,最好抓一些活口回来,本王要在城下祭旗,以震慑兖州守军。”
从二月初一开始,多铎围攻兖州已经五天,十万大军连番攻城,但因为城头明军红夷大炮炮火犀利。
而清军的红衣大炮又被明军炸毁,导致多铎失去攻城重要武器。
值得一提的是,红夷大炮是大明的命名,是因为所谓“红夷”者,指的是明末盘踞在大明海域线上的红毛荷兰与葡萄牙洋鬼子。
同时建奴鞑子,在大明朝廷眼中,也是蛮夷。
而当时明朝购买红夷大炮,本意就是用来克制辽东建奴骑兵和守城之用。
但建奴在缴获和掌握了铸炮技术后,认为红夷大炮是贬低自已身份。
故而命名为红衣大炮,一字之差,意义也就既然不同。
实际上红夷大炮在西方洋人的名字,则是叫前装滑膛加农炮。
在多铎的安排下,尼堪率领帐下亲卫戈什哈,梅勒章京喀喀木,巴山二人,连夜调拨护军梅勒章京和讬,雅布堪二将。
以及汉军都统马进宝,马国柱所部汉军,两万马步人马,连夜出发,飞奔曹州而来。
尼堪率领的马步两万人马,天亮时分,已经离开兖州五十里。
这样的速度,当天夜里,他们就可以赶到曹州城下。
大清早的,韩烈在营帐内刚吃过早饭。
郭虎率领的斥候营探子,从兖州方向送来一条密报。
看罢密报的韩烈,得知一支两万人马的建奴兵马,正赶往曹州时,他不由精神一震。
“李之芳,传我命令,各军集合,立即向曹州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