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山湖沼泽地大营,距离曹州城虽然有百里路程。
但以韩烈所部人马的速度,早上出发,入夜时分便能赶到曹州城。
两支人马,从两个方向同时行军,目标都是曹州。
尼堪率领的两万人马,其中有七千骑兵,一万三千步卒,骑兵主要是满蒙八旗,步卒则是汉军八旗。
急于立功的尼堪,一路都在策马赶路,步卒在他的趋势下,人人气喘吁吁,迈着步伐一路小跑。
入夜的时候,进入曹州境内的两支人马,最近的时候间隔仅有十余里。
韩烈率领的五万兵马,从羊山湖而来,抵达是曹州北门方向。
尼堪率领的两万人马从兖州方向回来,出现在曹州南门外。
夜色苍茫,北门大开,忠勇军左营参将田忠,右营游击李俊义二人,亲自在城门外迎候。
“末将等参见大将军。”
见到策马到来的韩烈,二人率领帐下一众将领,纷纷上前行礼。
“不必多礼,安排人把神机军,神武军引入东西两城吃饭,吃饱肚子好休息。”
韩烈在马背上摆了摆手,沉声道。
“万骑军和亲卫营在北门驻扎,建奴已经抵达南门外,明早必然会进攻。”
“今晚全军好好休息一下,明早我们给建奴一个惊喜。”
“田忠,李俊义你二人率军今晚就驻扎南门,明日一早,抢先敌人一步,在城外摆开阵势。”
“吸引敌人注意,神机军,神武军左右出击,我亲率骑兵迂回敌人后方,一口气吃掉他们。”
韩烈率领五万余人马而来,加上城中田忠,李俊义两营一万二千人。
足足是敌人的三倍兵力,加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韩烈有绝对的信心,一口气全歼来犯的两万建奴人马。
一切正如韩烈所料,夜里戌时末,大概十点左右。
尼堪率领的人马,抵达曹州南门外,因为赶了一整天的路,加上夜色深沉,尼堪并没有冒失的直接下令攻城。
而是在城南外溪流旁驻扎了下来。
“喀喀木,安排探马,对曹州守军监视,一旦发现守军动静,立即来报。”
夜色深沉,也来不及扎营,尼堪只能临时在城外空旷的地面上,安排军队警戒就地休息。
“尼堪贝勒,这城头如此安静,其中怕是有诈啊。”
扎下营帐,巡视的汉军都统马国柱,看着三四里外的城头方向,隐隐有些不安的说道。马国柱是明末辽阳卫汉人,辽阳失守之后,他由汉民变成了建奴统治下的奴隶。
但他却通过学习,考中举人,得以授任汉官。
在皇台极在位期间,他便崭露头角,被授予汉军正白旗参领,并在都察院担任过佥都御史。
此人可以说称得上金国朝廷之中,颇有远见和能力的官吏。
金国的都察院的设立,就是他与一帮汉官上书皇台极设立的。
这次建奴南下,他以内大臣,汉军正白旗副都统协助军务。
深的多铎的信赖和重用,洪承畴对其也是颇为赏识。
四十岁出头的马国柱,虽然是举人出身,但却同样弓马娴熟,身形魁梧的他,一身戎装在身,更像是一个威武的武将。
“难道明军跑了?”
尼堪举目望着漆黑一片的城墙方向,皱眉之余扬声喊道:“巴山,你带一队骑兵上去,向城头发射箭矢,试探一下敌情。”
“喳!”巴山恭声答应之时,带着一队骑兵,飞速朝着城门奔去。
“尼堪贝勒,山东的明军战斗力强悍,卑职认为不可小觑,今晚我们还得加强戒备为好。”
眼看着巴山率领的骑兵,举着火把在城门下,骑射试探下,不断有火盆点燃,很显然城头是有明军驻防。
看到这一幕的马国柱,还是提醒了尼堪一句。
“马大人放心,各部人马今晚和衣而睡,外围游骑会密切注视城中情况。”
在济南经历大败的尼堪,这会倒也不敢轻视明军。
一夜无话,次日天色刚刚蒙蒙亮。
尼堪便听到帐外传来喧闹之声,紧接着巴山来报道。
“贝勒爷,明军打开了城门,万余明军正在城下摆开阵势。”
“一名明军将领,带队正在军前叫阵。”
“呵呵……”
冷冷一笑的尼堪,披着战袍冷冷道。
“命令各部人马集合,随我出战,击溃明蛮,入城吃早饭。”
很快两万建奴人马,来不及吃早饭,以步卒为前军,骑兵护卫两翼,缓缓向着城下开进而来。
这会叫阵的游击将军李俊义,早已经退回到本阵。
“擂鼓,吹号!”
军阵之中的参将田忠,看着不断靠近的建奴人马,神色如常,目光凌厉的注视着战场上的建奴,抽刀在手扬声发出了信号。
“咚!咚!咚!”
“呜!呜!呜!”
随着三通鼓号声结束,李俊义策马而出,扬声吼道。
“樯盾出列,弓弩手准备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