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金声桓的部将心思(2 / 2)

🎁美女直播

还是满清汉军镶黄旗的副都统,论实权比金声桓还高。

历史上的他这个时候,已经出任南赣总兵。

而且最终成为金声桓的克星,在金声桓所谓的反正期间,他以不足两万的兵力,坚守赣州数月,硬是把金声桓,王得仁的二十万给拖垮。

最终导致金声桓与李成栋没能连成一片,最后被各个击破。

也正是因为凭借着守赣州的军功,胡有升事后不但获得世袭爵位封赏,还加授左都督。

接替金声桓出任江西总兵,成为满清一只恶犬,强势镇压江西反清势力,杀了赣南数万反清的百姓。

“你们说的有道理。”胡有升思考之下,肯定了二人的说法,但紧接着话锋一转。

“但是,我们守土有责,这样做的话,万一把金声桓逼反,岂不是得不偿失?”

“我认为可以让金声桓率中军入城,让他调拨一部人马,分守分宜和万载,这样即可安抚金声桓。”

“也能加强城防,又不至于让金声桓狗急跳墙。”

康时升和张凤仪想想,也觉得胡有升说的有道理。

“就依总兵大人之言。”

随后,胡有升亲自来到城门楼,约谈金声桓。

“金总兵,请上前一步答话。”

金声桓虽然不满胡有升不开城门,但论官职和职权,胡有升与他相等,甚至在朝廷的信任度上,他明显不如胡有升。

“胡总兵,你这是何意?”

策马来到城下的金声桓,抬头看着城墙上的胡有升,强忍着怒火问道。

“金总兵,袁州城下,你率众而来,城中根本无法容纳,而且还会造成城中恐慌。”

“我与知府张大人商议认为,你率中军入城,协助守城。”

“分两营人马镇守万载和分宜,以成犄角之势,这样即可迟滞明军步伐,也可以发挥兵马战力。”

“不知金总兵意下如何?”

胡有升淡淡一笑,平静的提出了自已的看法。

城下的金声桓,见胡有升一副从容表情,心知要是自已不答应,他必然不开门。

到时候他只能退回万载,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好,就依你之言,请立即开门。”

金声桓想了想扬声回道。

“金总兵莫急,城门狭小,大军拥挤,何不先调拨兵马离去呢?”

胡有升却不为所动,一句话说出,气的金声桓差点破口大骂。

很明显胡有升不信任他,可现在主动权在胡有升手中,他只能咬牙道。

“我这就去安排。”

回到中军的金声桓,虽然大骂胡有升,但还是召集众将道。

“明军追击甚急,困守孤城,难以坚守,胡总兵提议,我军分兵把守万载和分宜,我认为这是可行的。”

金声桓这话的本意是想让帐下诸将,自动请缨去镇守。

结果大家一听,无不是低头不语。

气的不行的金声桓,虎目一瞪,看了左右的副将王得仁,参将陈芳,郭天才,宋奎光,傅人龙,以及游击将军李士元,吴高等一众将领。

“王副将随我率中军和辎重队伍入城。”

“郭天才,你率一万人马,前往分宜驻防。”

“宋奎光,你率一万人马,前往万载驻防。”

“本总兵坐镇袁州主城,若明军来攻,本将自会安排援兵救援,还请二位将军,莫要辜负本将的信任。”

金声桓最后点名了郭天才和宋奎光二人,是因为这二人是他帐下最能打的将领。

因为有本事,二人多少有些桀骜不驯。

为此,金声桓对于二人自然是又爱又恨。

既要用他们,也时常防范二人。

“末将遵命。”虽然郭天才和宋奎光对此不满,但还是拱手应道。

“陈芳,安排钱粮,给二位将军立即出发。”

金声桓黑着脸,下达了开拔命令。

胡有升显然是个八面玲珑之人,随后在金声桓入城时,他亲自在城门迎候,好言宽慰了一阵。

“金总兵,我已经安排了营地和府邸,你部入城之后,驻扎城西大营。”

“你部可作为预备队,先休整几日,城防事宜交给抚标营的兄弟。”

胡有升满脸堆笑,热情的话头,让金声桓实在无法生气。

只得强作欢颜的笑道:“那就多谢胡总兵了。”

“金总兵客气了,咱们同朝为官,乃兄弟也,自当精诚合作,你说是不是?”

胡有升豪爽的大笑着,拉着金声桓进入了城池。

对于胡有升的示好,金声桓虽然不屑,却也只能强忍了下来。

但此刻已经率军离开袁州城的郭天才和宋奎光二将,却是满腹牢骚。

“宋兄,万载如今哀鸿遍野,百姓怕是要恨死我们了。”

“你此去镇守,一旦明军杀来,只怕百姓们要拍手称快了。”

郭天才对于金声桓的劫掠,杀戮百姓之举,早已经不满,这会又要去镇守分宜,自是更加的不满。

郭天才是重庆人,十六岁那年,他就从军辽东,在当时的辽东督抚熊廷弼帐下参军。

二十年多年间,他从一介小卒做到了副总兵衔,一营参将实职,靠的就是敢打敢拼。

善使一杆长枪的他,在军中有长枪敢战,精锐无敌的称号。

但郭天才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豪爽没有心机,常常因为直言顶撞上司,从而常常受到训斥。

相比起郭天才,宋奎光就要稳重机敏的多。

时年三十出头的宋奎光,比郭天才小了十岁,参军时间也只有十余年时间,武举出身的宋奎光,虽然军功没有郭天才多。

但二人如今的军职却是一样,都是副总兵衔,领一营参将。

而且宋奎光因为为人机敏,善于应变,反而更受金声桓欣赏。

郭天才一个重庆人,都对金声桓这个辽东人,屠戮劫掠江西百姓不满。

作为江西抚州人的宋奎光,心底对于金声桓的残暴举动,实际更为不满。

但是善于隐忍的他,却始终没有牢骚。

只有在执行命令的时候,他才会严厉帐下军士,不得随意杀戮和劫掠贫民,只对豪绅地主下手。

“郭兄,你我效忠大明多年,如今一早降敌,委身鞑虏,死后无颜面对祖先了。”

宋奎光在挥退左右之际,郑重看着郭天才道。

“今日一别,你我兄弟,生死难料,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郭天才见他说的郑重,也不由严肃的回道。

“你我兄弟,只管明言,我老郭粗人一个,有啥说啥,你何必藏拙掖着?”

“既然郭兄信得过我,那我就直说了。”

宋奎光点了点头,低声说道:“你我都是明将出身,投降满清鞑子,都是左梦庚,金声桓带领下,不得已投降的。”

“若明军势大,坚守不住的话,不妨开门纳降,重归大明。”

“啊?”郭天才一愣,他虽然对金声桓的行为有所不满。

但现在他的家眷都在九江,故而他真没有想过投降之事。

包括金声桓,宋奎光他们的家眷,如今都在九江城内,一旦投降,必然累积妻儿子女。

“我知道郭兄担心家人,若明军势大,全歼金声桓,胡有升部,投降一事不公开,根本没有人知道。”

“到时候我们安排人,把家人接出来,也未尝不可能。”

“再说南昌陷落,我要没有记错,在南昌你还有两个小妾,一儿一女吧?”

宋奎光盯着郭天才,淡淡的问道:“难道你就不担心他们?”

“我建议郭兄,派心腹出使明军,询问明军将领,若家人安全,再做选择不迟。”

宋奎光是抚州府临川县人,他的家人主要在临川,之前攻打抚州时,他就派人联系过,明军并没有清算他的族人。

而他在九江和南昌的私宅,只有几个小妾和仆人,这也是促使他,心生反正的决心。

“宋兄之言,我记住了,咱们后会有期。”

郭天才心中有了计较,当下拱手一拜,策马率军往分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