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吴三桂的上中下三策(1 / 2)

🎁美女直播

第374章吴三桂的上中下三策

“天助我也。”

看罢罗平安送来的军报,韩烈开怀笑道。

“今日就先到这里,尔等下去休息,明日出发分宜。”

“杨兄,你留一下。”

在众将退下之后,韩烈对杨衍嘱托道。

“杨兄,分宜战事,由你全权负责,记住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我马上出发前往万载,万载守将宋奎光,派出使者表示愿意归降。”

“此人是抚州临川人,他提了一个要求,确保族人和帐下将士家属,不被牵连治罪。”

“而就在上午的时候,万元吉给我送了一封文书,内容就是请求,赦免江西户籍的清军将士家属之罪。”

“同时他还提出让那些家属,给在清军效力的将士写书信,招揽他们反正,重归我大明。”

……

“天佑大明,大将军洪福齐天。”杨衍在听完韩烈的叙述时,也是惊喜不已。

这个时候,如果万元吉处置不当,杀害了那些清军之中的江西将士家属。

后果不堪设想。

但现在嘛,局面却是截然不同。

“吴六奇,你率领四千步卒,留在杨总兵帐下效力。”

“孙思克率领亲卫骑兵,即刻随我出发,明早前务必赶到万载。”

虽然喝了不少酒,但韩烈这会却是毫无醉意,反而精神亢奋。

万载守将宋奎光,他虽然没有听过此人名讳。

但他手握一万人马,要是此人和平起义,加入到他的帐下,这对于金声桓来说,必然是一个沉重打击。

……

千里之外的武昌城。

也是在九月二十八日当天中午,被降爵的满清武英郡王,靖远大将军阿济格,返回了武昌城。

阿济格的车驾刚到城外,多罗贝勒勒克德浑,平西王吴三桂,续顺公沈志祥,湖广总督罗绣锦,护军统领阿山,辅国公哈尔楚浑,湖广巡抚高士俊。

以及城中一众大将,便早早迎出了城。

“多罗贝勒,平西王,续顺公你们上车,其他人到行辕参见。”

坐在一辆豪华马车内的阿济格,并没有出面。

而是护卫车驾的巴牙纛章京佟佳阿拉密,策马宣达了阿济格的指示。

阿济格从京城出发,走了快一个月,才到武昌,这是他的无声抗争。

也是他对弟弟多尔衮,表达的不满情绪。

阿济格为人桀骜不驯,对于阿济格这个亲弟弟,他向来不服气。

在他看来无论是军功,还是出身,他都比多尔衮高一头。

凭什么多尔衮就是摄政王,总是压他一头?

而他这个做哥哥的,立下夺取关中,占领湖北,打垮李自成几十万大军的大功劳。

回一趟京城怎么了?

你多尔衮不封赏我在前线的军功就算了,还把他一个亲王,降爵为郡王,这在阿济格看来,分明是奇耻大辱。

由英亲王降爵为武英郡王,阿济格倒不是在乎爵位高低。

而是面子上过不去啊。

阿济格向来好面子,立下大功的他,就是私自回了一趟京城而已,功劳全消,爵位下降,这分明是赤裸裸的羞辱。

这让向来不满多尔衮的比自已高一头的阿济格,心中对多尔衮分外愤怒。

要不是他与豪格,彼此之间嫌隙更大,他都想跟豪格结盟,以反抗多尔衮的强势。

正是心中带着怨气,阿济格这次南下,拖延日久。

按照正常骑马赶路速度,半个月前他就应该抵达武昌了。

为了表达心中的不满情绪,他一路乘坐马车,游山玩水,这才耽误了行程。

但进入湖广时得知江西战事正酣,彭泽,望江,湖口都受到明军攻击的消息。

阿济格也立即收拾起了心情,并下令车马加快了速度。

并针对目前的战局,进行了全盘的推演。

虽然阿济格在政治上,比起多尔衮来,只能用幼稚来形容。

但在军事上的能力,他却不比多尔衮差,作为满清早期的亲王,他绝对称得上一代名将。

最起码四大亲王之中,他可以力压多铎,与豪格齐平,略逊全局战略把控的他,稍逊多尔衮一筹。

“平西王,你来说说看看,明军的战略意图,究竟是做到哪一步?”

躺在舒适软席上,身上披着丝绸披风的阿济格,顶着大半个光头,只有后脑勺有一根狗尾巴辫子。

这种金钱辫子,几乎把整个头发都剃光了,只剩下铜钱大小的一簇头发,故而称之为金钱辫子。

这个时期的建奴发型,就是这样难看,到了中后期才出现半个头发型辫子。

长着一张圆脸的阿济格,眉毛稀疏,一双吊眼,格外的锐利,给人一种冷淡严厉之感。

尤其是他那鹰钩鼻,更是增添了一份孤傲气质。

在阿济格的凌厉目光注视下,正襟危坐的吴三桂,一脸坚定的说道。

“回禀殿下,明军近日围绕江西的所有战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夺取九江。”

“现在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明军主力至少有十万人马,进入了江西腹地。”

“彭泽,湖口,望江的兵马,不过是一支偏师。”

“但是,安庆督师孙传庭,这个人不是一个简单人物,此人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执政才能,都不在洪承畴之下。”

“本王现在有上中下三策,下策是大军驻扎九江,按兵不动,等待明军决战。”

“中策是主力立即南下南昌,逼迫江西境内的明军,在南昌一线决战。”

“上策是派出两支支偏师,一支出南昌牵制江西的明军。”

“一支出安庆,牵制安庆明军。”

“殿下亲率主力大军,强攻池州府,沿长江南岸强势突进,只要拿下池州,太平府就在眼前。”

“到时候南京必然震动,即便明军不乱,朝堂必然大乱,以前明那些官吏贪生怕死的德行,即便不投降逃跑。”

“也必然会急忙调动江西各路兵马回援京师。”

“明军一旦动起来,殿下就掌握了主动权,到时候无论是围攻南京,还是挥师攻击回援兵马,我们都有绝对优势。”

吴三桂的这个汉奸,在军事上的指挥能力,绝对属于一流水准。

在如今这样复杂的局势下,他之所以从容淡定,因为他早就看出了明军的意图。

也就是韩烈的战略目标。

“殿下,平西王上中下三策,我认为上策过于冒险,下策过于保守,可选中策,先稳定江西局面。”

“等征西大将军,豫亲王殿下在北方用兵,两军同时合围南京,这才是上策。”

多罗贝勒勒克德见阿济格看向自已,当即低头行礼回道。

“嗯。”阿济格点了点头,看向沈志祥问道。

“续顺公,你怎么看?”

沈志祥早年曾在皮岛总兵毛文龙帐下效力,因为其姐嫁给了毛文龙,从而深的毛文龙器重。

后来毛文龙被袁崇焕所杀,皮岛群龙无首,众将各自自领总兵,从而拉开了登莱孔有德等人的叛乱。

进而牵连沈志祥被讨伐,这也才有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沈志祥这帮人投奔满清的因果。

如果毛文龙不死,皮岛以及渤海之上的明军人马,完全能够抵抗住建奴,同时也能遏制建奴进攻半岛上的李朝王国。

从而导致皮岛大大小小的明军投奔满清,也让李朝王国倒向了满清。

从这一点上来看,袁崇焕犯下的罪过,被崇祯杀了一点都不冤枉。

更何况袁崇焕当时在金銮殿上,还夸下海口,三年平辽的目标。

结果却是自断臂膀,擅自处置毛文龙,从而彻底让建奴没有了后顾之忧。

直接发兵长途奔袭了京师,打到了京城脚下。

可以说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允许袁总督活下去。

至于野史上说袁崇焕养寇自重,与建奴互相贸易,这事就不提了。

沈志祥的军事能力,只能说是一般水准。

靠的无非是投降早,才获得公爵封赏。

“奴才认为平西王和贝勒都说的有理,还请殿下定夺。”沈志祥最大的长处就是听话,都是公爵的人了。

在阿济格面前,他还自称奴才,气节对于他来说,早已经抛之脑后去了。

“你呀啊。”阿济格与沈志祥共事多年,虽然沈志祥统兵能力确实一般。

但是沈志祥善于管理后勤,为人谦恭低调,故而阿济格反而很喜欢他。

反而是吴三桂这样的猛将,让他喜欢不上来。

毕竟二人在辽东可是老对手,阿济格一度恨不得宰了吴三桂。

虽说如今吴三桂成为他的手下,但能力出众,手握兵权的吴三桂,表面恭敬,内心明显不服他。

这点阿济格自然看得出来。

不过,阿济格也不是一个不顾全大局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