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直播

第391章

如今九江城中,实际兵力仍然还有十二万之众。

分别是吴三桂手中的三万人马,虽然在黄浒河突围之后,沿途损失了数千人。

但吴三桂却把刘芳名、李国翰手中的残部收编了。

从而保证了手中兵力不减反增,而且战斗力反而略有提升。

其次是尚可喜手中的五万人马。

以及珠玛喇和原左良玉帐下总兵郝效忠帐下的四万人马。

珠玛喇是调动不了尚可喜和吴三桂的人马。

所以二人的意见很重要,他们要是说打,那就肯定要打。

但他们要是说撤退,珠玛喇也不可能留下。

“我同意保存实力,撤往武昌。”

尚可喜言简意赅的说了句。

吴三桂也点点头:“失去江西,九江根本四面受敌,已经不利于坚守。”

“退守武昌,可保湖北,最不济也可以守住襄阳,确保河南、陕西。”

“其次,湖广、武昌还有数万人马,加上我们手中兵马,大事尚有可为。”

见这二位开口了,珠玛喇也就不再犹豫,当即拍板道。

“那就立即撤退,平西王你部先走,智顺王你部断后,我率领各军,挟持城中百姓,把城中所有军需物资尽数搬空。”

“即便要走,也决不能给南明留下一草一木。”

……

两天之后,弘光元年的十一月初六。(既1645年)

万骑军总兵崔定国,率领万骑军所部人马,从彭泽进入九江府附郭德化县城。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已经沦为废墟的城池。

偌大的九江城,半年前就遭遇了金声桓,郝效忠下令放火烧了一次。

这一次,清军撤离前,再次下令放火,把九江烧了个干净。

九江旧城德化县之名,至此消失在历史之中。

全县十几万百姓,也被清军裹挟而去。

看着眼前废墟一般的城池,还有没有散去的灰烬和烟尘。

崔定国表情难掩愤怒的骂道:“这帮建奴鞑子,真是死不足惜。”

“崔总兵,现在怎么办?”

陈德也是叹了口气,建奴的破坏力,他早已经见识过。

“就地驻扎,加强戒备,搜救周边乡镇,看看有没有幸存的百姓吧。”

“立即派人向大将军汇报情况,请示接下来,我们的作战任务。”

崔定国翻身跨下马背,缓缓走向了废墟之中的九江城。

而这个时候的韩烈,也已经率领神机军,神武军,亲卫营主力,撤回到了池州城休整。

次日,接到崔定国的军报,得知清军已经全面撤出九江的消息。

韩烈略作思考,便对孙思克吩咐道。

“集合亲卫骑兵营,随我前往九江城。”

“刘楗,让参军府所有人员,随军同行。”

“吴六奇你留下来,继续整编亲卫营的工作,把这次战斗之中,收拢的降兵,编入亲卫营序列。”

“同时传令张名振代管各军,就地休整,补充战备,等候下一步军令。”

既然清军已经撤出九江,大军又刚刚经历过大战,正好休整一下。

“大将军,文艺队的女兵,即将抵达池州参加慰问演出,这事是否要郑重安置一下?”

刘楗在韩烈起身时,提醒了他一句。

“那就通知张名振和罗平安,到城门口来见我。”

韩烈想想认为这事确实事关重大,文艺队已经设立几个月,这是第一次上前线慰问演出。

绝对不能出现任何闪失,这不仅关系到他韩烈的脸面。

也关系到军队的威严,以及将士们思想转变的问题。

文艺队不是营妓,这点必须严肃对待。

要知道旧军队的习俗,可是有营妓的,绝对不能让将士们,产生误解,从而造成一场事变。

韩烈换上行装,骑着白龙驹战马,来到城门口时,接到命令的张名振和罗平安,已经来到城门口。

“参见大将军!”

时值隆冬,即便是午后,明明太阳高挂,却依旧寒意袭人。

二人都穿着盔甲,戴着镶嵌着皮毛的红缨铁盔,肩上披着厚厚的绒毛战袍。

“不必多礼。”韩烈翻身下马,走向二人。

孙思克率领亲兵营,缓缓开出城。

“九江已经收复,不过是一座空城,清军主力已经全部撤往武昌。”

“我需要过去主持江西防务,池州各军休整,补充事务,都交给你们二人负责。”

韩烈面带微笑,介绍了情况。

紧接着他收起笑容,严肃的看着二人说道。

“我军的第一支娘子军,木兰文艺队即将前来池州慰问演出。”

“估计两天就能够到,我必须严肃的告诉你们,文艺队隶属大将军府,那是一支有战斗力的娘子军。”

“也是我军走向新思想,改变旧思想的新军队。”

“在文艺队前来演出期间,你们必须保证她们每一个人的安全。”

“如果出现任何问题,我拿你们是问。”

“告诉我们的将士们,文艺队的女兵是我们的袍泽,是我们的姐妹,无论是行动上,还是言语上,都必须予以尊重。”

“谁敢以身试法,调戏文艺队的女兵,做出侮辱下流行为,军法从事,绝不容情。”

“这是底线,我不管他身份地位高低,谁要管不住自已的手,管不住自已的嘴,我就砍了他的手,剁了他的脑袋。”

从未见过韩烈如此严肃的二人,无不是心头一凛,郑重的回道。

“请大将军放心,末将坚决执行军令,做好保护和迎接工作。”

“辛苦你们了。”韩烈点点头,跨上战马,在王德、孙平率领的亲卫护卫下,追赶大队人马而去。

十一月初八日上午。

韩烈率领亲卫营的三千骑兵抵达废墟中的九江城。

九江府作为江西建制最早的城池之一,西汉至汉末三国,都叫豫章郡。

东晋时期豫章郡撤销更名为浔阳郡,到南朝刘宋时期又改名江州。

至此江州之名,一直延用到元末明初。

元朝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攻下江州,改江州路为九江府,至此九江之名,延续到后世。

至于为何朱元璋要改江州为九江府,并没有明确的说法。

但普遍认为九江作为长江入江口,因为由江西九大水系汇入长江,从而有了九江一词。

可无论是古豫章郡,还是古浔阳,亦或者江州之名。

在韩烈看来,都要比九江这个地名更有韵味。

“大将军,末将经过连日收拢,在城外收拢百姓一万六千五百三十二口。”

“如今百姓多缺衣少粮,城池已经焚毁,不知百姓如何安置?”

崔定国,陈德,张国柱,王遵坦诸将在城外迎到韩烈时,心念百姓的崔定国,第一时间向韩烈汇报了这个情况。

“建立营棚安置百姓,同时向周边各县,以及南康府各县,抽调民夫前来营造城池。”

“凡是前来的民夫,每日三餐管饱,每日发放二十文工钱。”

“立即安排人马,把告示张贴出去。”

“有手艺的泥瓦匠,每天工钱五十文。”

韩烈看着眼前如废墟的城池,第一个念头就是重新建城。

九江城作为江西北部门户,扼控长江咽喉的城池,必须重建起来。

“末将这就去办。”崔定国当即拱手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