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忠烈营立马进忠表态(2 / 2)

🎁美女直播

他本人是坚定的保明派,也就是心向大明的将领。

左梦庚投降满清时,他就强烈建议马进忠和王允成投降何腾蛟。

但双方在协商之时,何腾蛟却要求他们交出兵马,由督标营接管。

而何腾蛟之前就与左良玉不合。

马进忠和王允成他们担心交出兵权,会被秋后算账。

为此投降一事,也就搁置了。

后来陈子龙巡按湖广,何腾蛟被免去湖广总督,堵胤锡接任湖南巡抚。

双方再次展开了谈判,陈子龙和堵胤锡开始的意见,也是让马进忠和王允成交出兵权。

兵权是马进忠和王允成的底线,二人自然不同意。

历史上的王允成在明清之间,反复横跳,这是不争的事实。

马进忠也没有交出兵权,基本保持了独立领军状态,属于听调不听宣的军阀。

虽然最后二人都战死了沙场,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是无条件支持和忠心朝廷。

只不过是他们与南明朝廷,相互之间的依靠罢了。

这种情况,在南明永历朝廷,完全是一种常态。

像历史上的李定国,孙可望,包括反正得李成栋,金声桓,马进忠,还有夔东的李过,高一功他们。

当然,也包括福建的国姓爷朱成功。

其实都没有获得朝廷的真正信任,他们对于南明朝廷,也只是一种扯虎皮相互利用关系。

这些军头们要领军,抗清的战绩也是真的。

但这些人,从来没有一条心过。

包括何腾蛟和堵胤锡二人,二人在湖南抗清期间,可谓是矛盾重重。

相互攻讦,互不信任。

这帮人当时要能够有南宋那帮文官保护朝廷的斗争意志,南明也不至于迅速瓦解。

南宋那帮文官,虽然也贪腐腐败,也内斗不止。

但却出了大批名相名将,反观南明时期,却都是窝里横的软骨头。

此刻,僵局的场面内,卢鼎的突然出现,让瞿良才、吴学礼、白良辅三人,心头都是有些震惊。

卢鼎的心思,大家并不知道。

虽然三个人没有谈拢,可卢鼎这个时候,要是发现端倪。

去马进忠那里告一状,三人可能都有人头落地的风险。

“卢兄,我们两个走投无路,特来效力。”

吴学礼脑筋急转,连忙陪着笑脸说道。

瞿良才也醒悟了过来,一脸堆笑的点头:“白大哥是我同乡,特来相投。”

卢鼎虽然看出三人表情不对,但见大家都不说,他也没有多问,而是淡定笑着说道。

“都是自家兄弟,那就不必客气,把酒菜摆上来,边吃边聊。”

“来,都坐下喝酒,今日兄弟相逢,当不醉不归。”白良辅也打了个哈哈,招呼大家入座。

酒过三巡之后,卢鼎突然说道。

“诸位可知道,夔东的叛军人马,已经进驻澧州城了?”

这个消息一出,正在倒酒的白良辅,震惊之余,手一抖把酒都洒在了桌上。

“夔东叛军,这是归降朝廷了吧?”

吴学礼不动声色的看了眼卢鼎,一脸平静的问道。

“应该是,夔东的叛军有五六万人马,实力不可小觑。”

卢鼎点点头:“叛军大将袁宗第,刘芳亮都是悍勇之人。”

“他们这大半年来,盘踞夔东地区,虽然过得艰难,却站稳了脚跟。”

“这次他们进驻澧州,归顺了南明朝廷,这对于我们来说,威胁巨大啊。”

“我们也该做出决定了,现在要么归顺满清,要么投降南明,再不做决定,势必受到双方的打击。”

听完卢鼎的话,瞿良才和吴学礼下意识的交换了一个眼色。

“卢兄说的是,不过我是不建议投降满清鞑子的,他们根本不把我们这些汉人当自家人。”

“金声桓那厮立了多大的功,也不过捞的一个总兵头衔,连提督都没捞到,如今还成为了南明的刀下之鬼。”

吴学礼委婉说了一句,故作生气的说道。

“他们还要咱们剃发,我和良才不满,这才离队前来投奔白大哥。”

“若是你们要想投降满清,我等只能告辞了。”

瞿良才也紧跟着表态道。

“卢兄,咱们都是汉人,我大明儿郎都是炎黄子孙,自古都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传统。”

“这要是剃发,留一条狗尾辫子在脑后勺,只怕是死了,也无颜面见列祖列宗啊。”

卢鼎是秀才出身,对于汉家的文化传统,肯定要比瞿良才和吴学礼这些武夫更加执着。

二人这么一说,借着酒意的他,当即拍案而起。

“二位兄弟说的是,我卢鼎身为汉家儿郎,绝不剃发,头可断,法不可剃。”

白良辅见瞿良才和吴学礼一番言语,就把卢鼎绕进来了,不由有些皱眉。

虽然他也不愿意剃发,但也没有到宁远断头,也不剃发的视死如归地步。

话说到这个份上,火候明显也够了。

吴学礼也就不再隐瞒,直接掏出了一封文书。

“卢将军,我这里有一封当朝梁国公,征虏大将军,太傅韩公的亲笔书信,不知你可愿意阅览?”

卢鼎一愣,迟疑的看了眼白良辅,还是伸手接过了书信。

“你们竟然归顺了朝廷?”看罢书信,明白了二人来意的卢鼎,微微皱了下眉头,转而舒展了开来。

“既然大将军有如此诚意,派你们前来做说客,还承诺让马总兵和王总兵继续领军,这事倒也有商榷的机会。”

“这样,你们在此等候,我先去与马总兵商议下。”

卢鼎在马进忠的军中,主要负责的事务就是后勤,以及情报的收集。

眼下武昌战役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夔东农民军又归顺了朝廷。

局面已经很明朗,留给马进忠考虑的时间已经不多。

如今有大将军的亲笔书信,卢鼎有信心说服马进忠归顺朝廷。

只要马进忠点头了,王允成即便不愿意,也只有接受的份。

事实正如卢鼎所料,当他来到马进忠的衙门。

汇报了夔东义军归顺了朝廷,已经屯驻澧州的消息,马进忠那张坚毅的脸庞上,也不由微微变色。

“公调,我知道你一直想要归顺朝廷,只是我不能不为我自已考虑啊。”

马进忠叹了口气口气,继续说道:“你也知道,我妻儿子女众多,一大家子都靠我而活。”

“我这一步要是走错了,我死不足惜,可实在不忍妻儿子女跟着我一起遭难。”

“手下这一万多兄弟,都是跟随我多年的老兄弟,把他们交出去,我就是孤家寡人,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马兄,你的担忧顾虑,吾岂能不知?”卢鼎理解的点点头。

“我这里有一封当今朝廷大将军韩公派人送来的密信,你先看看吧。”

马进忠有些期待接过书信,看完信中内容的马进忠,不由得有些心动。

“这份书信你认为有多少可信度?”马进忠有些期待的看着卢鼎。

“至少有八成可信,大将军韩公这个人,近来我对他有过一些了解,此人出身微末,短短数年之间,便在山东快速崛起。”

“这人人望很高,甚至可以说,基本掌握了南明军政大权。”

“我看啊,这南明朝堂,迟早要落入他之手。”

“咱们这些人,这个时候投奔他,不说是雪中送炭,但将来肯定有机会获得开国从龙之功。”

卢鼎这一席话说出,马进忠双目瞬间放大,呼吸都有些急促了起来。

他对卢鼎的眼光向来很佩服。

左良玉病逝前,曾嘱咐卢鼎辅佐左梦庚。

但卢鼎却认为左梦庚志大才疏,是扶不起的阿斗,还说九江是是非之地。

这才劝说马进忠率军出镇岳州府,果然不久之后左梦庚投降了满清。

现在卢鼎说大将军韩烈将来有一统天下的前景,这对于一个武将来说,无疑是取得功名最好机会。

天下奇功,莫过于从龙之功。

“公调兄,我相信你的眼光,从现在起我部正式归顺朝廷,请求朝廷派遣官员接管岳州府,我部接受整编。”

马进忠也是一个果决之人,既然有了想法,他当即毫不犹豫的做出了决定。

“马兄英明,卑职这就去安排。”卢鼎原本以为要费一些口舌,没有想到这么快就促成了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