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一场炮击带来的效果
原本韩烈的计划是在正月初四,对襄阳展开攻击。
但随着杨衍传来的捷报,韩烈决定推迟进攻的时间。
虽然神机军,神武军都有红夷大炮,但数量上还是有所欠缺。
只有忠义军到了,加上忠烈营的人马。
到时候他手中的兵力,就能达到近二十万的规模。
二十万大军足以对襄阳展开合围,同时派出偏师,切断襄阳的退路,以及粮道。
“诸位将军,总攻定在正月初六上午展开。”
“神机军主攻东门,忠义军主攻南门,神武军主攻北门。”
“亲卫营作为预备队,万骑军,忠烈营作为机动部队,若有机会可北向新野、邓州,切断敌军北撤路线。”
韩烈在吩咐孙思克,传令之后,在主位上落座之后,目光扫过帐下的一众将领,缓缓的说出了攻打襄阳的计划。
襄阳是大城,也是坚城,东西周长达三十多里,南北也有二十五里。
这样的城池,即便所有兵力投入进去,也不可能把城池,围的水泄不通。
而且城中的敌军,兵力同样高达十几万。
两军无论是攻守,都无法占据绝对优势。
韩烈也没有胃口,一口气吃掉十几万清军,这样容易撑死自已。
他必须先以强攻,震慑、消耗襄阳守军的兵力、士气、以及粮草。
然而逼迫敌军撤退,然后在追击之中,进一步消耗敌军兵力。
只有这样一口一口下咽,他才能吞掉豪格手下的十几万人马。
如果把敌军困死在城中,打成消耗战,长期的对峙,那么他自已就会消耗不起。
因为后勤跟不上,粮草难以为继。
留给韩烈的时间不多,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而现在已经过去三天,一个月内拿不下襄阳,他也只能撤退。
“大将军,我军兵强马壮,为何不四面合围,先取外城,困死守军?”
张名振听完韩烈的部署,迟疑的说出了自已的想法。
在座的一众将领,也只有张名振想法最多,当然他的能力也确实出众。
韩烈召开军事会议,向来喜欢听取大家的建议。
不管大家说的对不对,他都会耐心听完,并与大家一起商讨,可行之法。
“大家都说说自已的想法,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提出来。”
韩烈目光柔和,面带微笑的看着众将说道。
“末将不支持张总兵的说法,襄阳城高堑深,守军兵力不弱于我们,四面合围,只会比敌人狗急跳墙。”
“而我们则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应对,也会分散兵力。”
“一旦敌军集中兵力,攻击一点,很容易造成巨大的伤亡。”
在韩烈的鼓励下,神机军副将宋奎光,站出来发表了自已的想法。
“大将军部署的围三阙一打法,我认为最好的战术。”
“即可发挥我军战力,也可以震慑守军,让他们不至于拼命,毕竟是人都惜命,只要有一线生机,一旦他们认为守不住城池,定然会撤离。”
“只要关键时刻,我们能够咬住敌军,足以击溃甚至歼灭之。”
“这岂不是比攻城战,付出的代价更低?”
韩烈的部署,本就是深思熟虑的决定。
现在宋奎光的一番补充,罗平安、崔定国一众将领,也纷纷点头附和。
各军之中的监军使,顾炎武,孙枝蔚,孙奇逢随后也纷纷发言,表达了支持韩烈和宋奎光的部署。
孙奇逢和孙枝蔚虽然都姓孙,但二人一个是北直隶保定人,一个是陕西人,可不是一家子。
张名振在听完众人的发言之后,由衷的认可道。
“是我欠缺考虑,大将军和宋副将的部署,确实更符合眼下战况。”
“末将坚决执行大将军军令。”
“大帐议事,就该有不同意见,总不能搞一言堂嘛。”
韩烈摆手笑道,丝毫不以为意的继续说道。
“接到任务的各军,从明天开始,进驻各城门外,修建营垒,挖掘壕沟工事。”
“我们要摆出长期围困的态势。”
“当然,挖掘壕沟工事的好处,不用我多说了吧?”
听到韩烈这么一问,众将不由朗声笑了起来。
现在各军都有重炮,轻炮不说,而且各军之中,至少有两营将士,装备了神机火枪。
壕沟工事即可防御,也可以更好的发挥火器的威力。
帐下开会的将领,都是各军各营的大将。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对于挖掘壕沟,修建工事这项体力活,还真有些抗拒。
但几场战斗下来,认识到其中好处的众将,包括士卒们,都对于这项土工作业,表现的十分热衷。
次日一早,豪格早早就来到城头。
金励、惠登相他们昨天下午就从南漳败退而回。
眼下襄阳南部已经沦陷,豪格预测今天明军,就会展开攻城。
但是当他带着鳌拜,索尼等一众满洲将领,来到东门城头时,却发现明军在距离城墙三里左右的地方刨土挖掘。
“这是啥意思?”豪格一愣,满脸吃惊的环顾左右说道。
“明军这是要挖掘地道吗?他们就这么盲目自信,这也太不把我们当回事了吧?”
“回禀主子,明军这应该是在挖掘壕沟,不是挖地道。”
“这个距离,也是红衣大炮的有效射程。”
“明军这是在修建炮兵阵地,必须阻止他们才行。”
索尼眉头紧皱,有些凝重的说道。
“谁敢出城一战?”豪格闻言立马回头问道。
今天吴三桂、尚可喜、沈志祥这帮汉奸大将,都去了各个城头布置防务。
豪格身边只有一帮八旗将领。
昨天鳌拜出战,损失了一千五百人,还折了绰和诺。
要是再次出击,鳌拜也没有信心。
但身为大清的巴图鲁,有着军中第一猛将的他,自然是当仁不让。
“奴才愿意前往。”
请缨的鳌拜,没有盲目自信,而是补充道。
“请主子把两黄旗所有人马调拨给奴才指挥。”
“准。”豪格没有迟疑,立马答应了下来。
两黄旗所有人马,包括女真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总兵力三万余人马。
这也是豪格手下最精锐的一支部队。
鳌拜相信自已带着这三万人马出战,即便不胜,也绝对不会落败。
要知道两黄旗各旗人马,光骑兵就达到一万五千骑,另外一万五千人,都是百战老兵。
“传我军令,各旗人马集合,随我出战。”
手持军令的鳌拜,回到城内营地,策马飞奔,一声大吼。
营地内正在出操的三万将士,迅速完成集结,在鳌拜的带领下,浩浩荡荡杀出了东门。
“鳌拜这个巴图鲁,倒是有几分血气,希望这一次他能够一场胜仗。”
正在北门城头布置防务的吴三桂,接到鳌拜率军出城的消息,他不由抬头看向东门外,颇有些期待的说道。
连续的败仗,让吴三桂都有些备受打击。
如果这一次襄阳之战,再败的话,那么入关这一年的战果,必将付之东流。
如今的吴三桂也没有了退路,满清一旦失败,他的命运也会凄惨无比。
所以,他比谁都希望,襄阳之战能够获胜。
“看来肃亲王,也急眼了,精锐尽出,若还不能取胜,那对于军心士气,将会是一个沉重打击啊。”
南门城头的上尚可喜,接到消息时,目光也不由投向了东门方向,有些期待的喃喃自语道。
东门城外,正在挖掘壕沟,修筑工事的兵马,正是神机军所部的前后中三营人马。
两万多人马,分成几个阵营,散落在平原地貌上,挖掘着地面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