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民心向背(2 / 2)

“林将军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人群中,一位妇女抱着孩子,声音哽咽。

北平的突厥营帐内,阿古达木与赵煜的使者正深入交谈。

使者带来了赵煜的提议:若突厥继续与他们并肩作战,待推翻女帝统治后,将给予突厥诸多通商优惠,还会在边境设立自由贸易区,促进双方经济往来,并且一同减免边境百姓的赋税,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安心生活。

阿古达木听后,陷入沉思,他深知这对突厥而言是个难得的机遇,既能获取经济利益,又能赢得边境百姓的民心。

而在皇宫中,女帝萧澜与苏瑶正在商议战事。

“陛下,前线战事吃紧,粮草军备消耗巨大,国库空虚,我们需想办法筹集资金。”

苏瑶眉头紧锁,一脸忧虑。

萧澜脸色阴沉,思索片刻后道:“传令下去,全国赋税增加两成,以充军饷。”

此令一出,全国哗然。

各地百姓怨声载道,原本就被战争搅得生活艰难,如今赋税又增加,更是雪上加霜。

一位中年农夫,望着自家贫瘠的土地,无奈地摇头叹息:“这日子可怎么过啊,粮食收成不好,还要多交赋税,这不是把我们往绝路上逼吗?”

商人也纷纷叫苦,生意本就因战乱萧条,赋税增加后,更是难以维持。

在天宁、辽阳,百姓们在减免赋税的政策下,积极投身到重建家园的工作中。

天宁城的工匠们日夜赶工,修缮破损的房屋;辽阳的农夫们在田间辛勤劳作,播下希望的种子。

而北平的突厥士兵,也因与赵煜的合作意向,士气高涨,期待着未来的通商互利。

反观女帝统治下的其他地区,百姓们因赋税增加,对朝廷的不满与日俱增。

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反抗,百姓们拒绝缴纳赋税,与官府发生冲突。

女帝的统治根基,在这民心的背离中,开始悄然动摇。

此时,各方势力的天平,正随着民心的向背,缓缓发生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