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讨萧檄文(1 / 2)

大庆复兴元年的暖春,长安城内一片生机盎然,百姓们在新朝的庇佑下,安居乐业,街头巷尾满是祥和之景。

然而,在这平静之下,一场新的风云正悄然酝酿。

赵煜端坐在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神色凝重,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的群臣。

“诸位爱卿,如今我大庆已立,可东南之地,萧澜仍在负隅顽抗,妄称国号,实乃窃国之贼,其治下百姓仍深陷水火。”

赵煜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朕决定,称其为伪朝,让天下人看清她的真面目。”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交头接耳,对赵煜的决定表示赞同。

“陛下圣明,萧澜篡权夺位,祸国殃民,早就该被讨伐。”

一位老臣率先站出来,义愤填膺地说道。

赵煜微微点头,接着说道:“朕欲托朝中能文之辈,写一篇《讨萧檄文》,昭告天下,揭露萧澜的罪行,要求她主动退位,以免生灵涂炭。

同时,号召其他各镇,一起奉天靖难,共讨逆贼。”

于是,一场甄选檄文撰写者的比试在朝中展开。

数位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大臣纷纷呈上自己的文稿,每一篇都言辞犀利,痛斥萧澜的暴政。

有的描述她横征暴敛,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有的揭露她任用奸佞,朝堂乌烟瘴气。

最终,一位名叫苏泽的年轻文官脱颖而出。

他的檄文不仅文采斐然,气势磅礴,更是将萧澜的种种恶行一一罗列,入木三分:

讨萧檄文

赫赫天威,悠悠天命。

昔我大庆,德泽广被,海晏河清,兆民熙熙。

然萧澜者,包藏祸心,悖逆天理,觊觎神器,悍然篡逆,窃居大宝,致使社稷倾颓,苍生蒙难,实乃国之巨蠹、民之公敌。

自其僭位,恶政如潮,残虐万民。

税赋苛重,敲骨吸髓,闾阎困于征敛,田园鞠为茂草。

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饿殍蔽野,哭声震野,惨状不忍直视。

朝堂之上,亲佞远贤,奸邪并进,忠良侧目。

正直之士,进谏则获罪,报国而无门,或遭贬谪,或陷囹圄,甚者身首异处。

纲常崩坏,法纪荡然,朝堂之上蝇营狗苟,政治昏暗腐败不堪。

至于边疆,畏敌如虎,奴颜婢膝,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祖宗疆土,拱手送人,大国尊严,扫地以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