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一块厚重的黑色绸缎,轻柔却又不容抗拒地覆盖了蜀地的节度使府。
飞檐斗拱在月光下勾勒出冷峻的轮廓,庭院中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树影婆娑,更衬出一片静谧。
然而,这份静谧不过是表象,府内的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仿佛只要一丝微风拂过,便能引发一场惊心动魄的震动。
这段时间,对马庆和苏泽而言,每一分每一秒都被艰辛与忙碌填满。
他们二人就像两只不知疲倦的猎犬,在蜀地的大街小巷、市井村落间四处奔波。
烈日高悬时,他们穿梭在拥挤嘈杂的集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面孔;夜色深沉时,他们潜伏在阴暗潮湿的角落,仔细聆听每一句可能藏着线索的对话。
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灰尘沾满了他们的鞋袜,可他们从未有过一丝懈怠。
他们一面暗中调查那些奸细的幕后主使,那股子执着劲儿,仿佛不将真相挖个底朝天就绝不罢休。
任何一个可疑的细节,哪怕细微得如同尘埃,在他们眼中都是至关重要的线索。
他们深入到蜀地的三教九流之中,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智慧,逐渐揭开了层层迷雾下隐藏的真相。
另一面,他们也在不断寻找机会与韩璋深入交谈。
韩璋的态度,如同悬在蜀地命运天平上的关键砝码,每一次会面都承载着扭转乾坤的希望。
他们深知,想要说服韩璋,绝非易事,可即便前路荆棘丛生,他们也未曾有过一丝退缩。
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命运的天平开始悄然倾斜。
他们得到了与韩璋再次会面的机会。
三人围坐在密室中,密室狭小而昏暗,墙壁上的水渍在昏暗中显得格外狰狞。
仅有一盏烛火在桌上摇曳,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吞噬,那昏黄的光线忽明忽暗,映照着他们严肃而疲惫的面庞。
马庆的脸上写满了风霜,他的眼神却依旧坚定;苏泽的嘴角微微下垂,带着连日奔波的倦意,可眼神中透着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性。
马庆率先打破沉默,他挺直腰板,身姿如同一棵苍松,在这压抑的氛围中显得格外挺拔。
他神色诚恳,眼中满是对蜀地百姓的悲悯和对韩璋的期望,语气真挚,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温度:“韩兄,你我相识多年,这些年的风风雨雨,桩桩件件,犹如昨日之事。
那些一同经历过的艰难险阻,那些为守护蜀地百姓而并肩作战的日子,你可还记得?”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变得更加深沉,“你我都清楚,蜀地百姓所求的,不过是一方安宁,能在田间安心劳作,在屋檐下安稳生活。
可这些年,战乱纷扰,百姓们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
田间杂草丛生,无人耕种;房屋破败不堪,难遮风雨。
饿殍遍野,流离失所,这样的惨状,我们怎能视而不见?”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情绪愈发激动:“萧澜挑起战乱,只为满足一己之私,她的野心如同无尽的黑洞,只会让更多人陷入水深火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