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困局之变(2 / 2)

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孩子失去父母,父母失去子女,这样的人间悲剧,难道还要继续上演吗?而赵煜陛下心怀天下,他登基后推行的新政,轻徭薄赋,鼓励农桑。

百姓们的负担减轻了,田间又有了忙碌的身影,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百姓能安居乐业,让天下重回太平。

若你此时与萧澜勾结,不仅违背民心,日后也定会成为千古罪人,被蜀地百姓唾弃,被历史的长河所审判。

到那时,你又有何颜面面对蜀地的万千百姓,面对你我曾经的誓言?”

韩璋听后,沉默不语,他的目光低垂,死死地盯着地面,仿佛那冰冷的石板能给他答案。

他眉头紧锁,额头上的皱纹如同沟壑,刻满了纠结与痛苦。

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这些年在蜀地的所见所闻,那些百姓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的凄惨画面,老弱病残饿倒在路边无人问津的场景,一幕幕如走马灯般在他眼前闪过。

曾经,他亲眼看到一位母亲抱着饿死的孩子,眼神中满是绝望;还有那一群衣衫褴褛的难民,拖家带口,四处寻找着一丝生存的希望。

这些画面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的心,让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纠结。

他深知,一旦做出错误的选择,整个蜀地都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成为人间炼狱。

就在这时,苏泽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叠证据,这些证据是他们这段时间不辞辛劳、四处奔波的心血结晶。

为了收集这些证据,他们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遭遇了多少次危险。

每一份证据都记录着每一次骚乱的策划细节、参与人员,以及与萧澜奸细的关联,铁证如山,无可辩驳。

纸张因为反复翻阅,边角已经微微卷起,上面的字迹也带着几分岁月的痕迹。

苏泽将证据递到韩璋面前,动作轻柔却又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轻声说道:“韩大人,这是我们这段时间的调查结果。

每一个字,每一个细节,都是我们亲手查证。

足以证明这些骚乱都是萧澜的奸细所为,他们企图用这些手段扰乱蜀地,逼您就范。

他们在暗处兴风作浪,将蜀地百姓的生命当作棋子,只为实现萧澜的野心。”

韩璋接过证据,双手微微颤抖,那颤抖的幅度越来越大,仿佛承载着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他逐页翻看,每看一页,脸色就愈发难看一分。

起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震惊,仿佛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紧接着,愤怒如同熊熊烈火,在他眼中燃烧,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胸膛剧烈起伏;最后,懊悔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他的眼神中满是自责与悔恨。

他意识到自己险些被萧澜的奸计蒙蔽,成为她手中的棋子,给蜀地带来无尽的灾难。

他紧紧握着证据,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咬牙说道:“没想到萧澜如此阴险,我险些铸成大错。

若不是你们,我恐怕要成为蜀地的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