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样没什么用的,这样的捕捞效率太低了。”宵练和子受并不像其他人一样欢欣鼓舞,反而眉头深深皱起,“你根本破坏不了海洋鱼类生态,毕竟,它们还有黄河、长江、淮水、海河等多条河流繁衍生息,甚至就在东边,日本的河口也可以供它们生息,你太高估自己的力量了。”
现代渔业资源的枯竭和休渔、不下绝户网等等基础是,现代渔业的捕捞量是每年3000万吨以上的量,这还是限制之后的,而现在子受能捞多少,就算把一个繁衍季捞完,把济水鱼类捞灭绝,也不过几百万吨而已。
说得不客气点,今年捞完了,最多后年,又有了,搞不好因为生态被清空,反而更多了,要知道,长江休渔才10年,鄱阳湖就鱼满为患,不得不人工清理,那还是现代人的灭绝式捕捞之后的休养。
更别说海洋鱼类了,淡水鱼类都这么困难了,海洋鱼类,子受要用这种方式捞完的话,他就真的是古代圣人了——开什么国际玩笑,2亿吨每年渔获只是刚刚好产出消费持平,放在这个时代的人口总数,就好像是每一个人可以拿肉当饭吃,吃到饱还能拿鱼喂猪喂狗一样。
老实说,孟津一代靠着这手网捕和网箱、鱼塘养鱼,已经是在拿鱼内脏什么的喂猪了,当然,这依然是建立在奴隶和野人基本上分不到什么肉吃的基础上的。
只能说,从终日奔波所获食物还不够吃,渐渐向着,终日劳动奔波下来,勉强可以不饿死的时代转变,别小看了这个转变,这已经意味着子受以一己之力成功将饥饿史推进了大约一千年到春秋战国时代了。
至于说某些人想的,不仅可以不用终日奔波劳动,可以有一点的空闲时间,还能吃饱,甚至有余粮供养脱产人员的时代……还有三千多年的进步空间,而且这已经是榨光了沫都甚至整个商王朝所有的发展潜力的结果。
再进一步,根本做不到,各种意义上的做不到,不管是手工业向工业发展,还是农业的大规模基建都做不到,原因很简单,会死人——现在子受干的这些工程说白了,就是把之前积累下来的多余的人口一次性全部消费掉。
但是,随着死亡数量的疯狂增加,就算这些工程开始收益,人也不会如游戏里面,一年的功夫就刷出来了,为此死掉的奴隶不会因为你收入增加而复活。
所以,下一步扩张根本没有办法,因为你需要等待至少12年,享受这些红利的下一代长到能干活才能有人力继续。
而劫掠也是一样的,周围的蛮子也不会系统刷新,子受抢完这一波,至少需要等10年再来,才有新的人口可以供劫掠,更别说各种资源和财富的积累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是龟速。
如近代工业化一样的滚雪球起来根本不现实,就好像汉代的铁高炉为什么在短时间就失传了,重新回到炒钢法一样。
近代工业化是建立在此之前几个世纪积累的财富上的,还有全体系的发展上的,这还是建立在大航海时代之后,对于全球资源产地的掠夺的几个世纪的资源。
如果不进行全球掠夺,单纯靠现在不过中原之地的资源产出,要实现这个……大概率也是和古代高炉一样昙花一现罢了,根本毫无意义。
原因就在于汉代的这个炉子,产量是5吨左右,而意味着每天要吃下去数吨的铁矿和木炭,他们去哪里找这么多的原料?
而且无独有偶,在西方也有类似的理论,在一般的村落里面是没有铁匠的,因为他们需要的农具和铁器,一个铁匠带着两个助手,只用三天就能全部搞定,剩下一年就只能坐吃山空。
而对于现在的大商来说,就是这么个情况,几代人积蓄的原料,财富和人手,只够哪怕最原始的机器转半年就全部耗完。
而资源的积累是以月为单位,资源的运输是以旬(十天)为单位,人手的增加更是以十年为单位,最后,消费产品的财富的积累是以世纪为单位积累。
换句话说,你在商代搞一工的最大概率就是商王多一个名为蒸汽机的大玩具,它可以几天内搞定接下来一个世纪的全国需求,而他消耗的生产资源,是帝国数代人积累下来的——最后你会发现,还不如养三个铁匠带四个助手更加划算。
这就是为什么要在商代搞这类改革,不仅要美苏级的后援,还要现代中国级的消费市场的原因,你没原料,没人手,生产出来的东西别说消费,光是运到需要的地方去,就得一年,这足够逼死任何一个打算搞这种跃进的傻子。
而且如此一个耗费巨大的东西,根本用不起来,几个世纪下来都不一定能回本的除了大玩具外,没有别的形容词。
就算是商王的水利工程也是一样的,第一,这些工程现在只是开了一个头,换句话,大部分的工地还在干耗钱的阶段;第二,水利工程修建完成的区域,也不是游戏里面,第二回合就开始加成,甚至都不会产生什么明显的“粮食倍增之术”,最多是让老天爷的影响力下降一些而已。
说的不客气点,也就是缩短粮食生产的上下限的距离,真实的增产效果,可能也就在5%左右,光是要回本,重新积累起来,就得十来年了。
秦国修好郑国渠之后,也是花了好几年才缓过一口气来,享受红利已经是五六年后了,再到彻底回本盈利,已经是十年后了。
那么问题是,商王他有几个十年来等待?
他已经二十多岁了,在这个时代,就算这家伙体格极为健壮,能够活七八十岁甚至九十岁就已经是非人级的程度了,还考虑疾病和衰老导致的老年病。
水利工程,沤肥,桑基鱼塘,本质上都只是让农业从靠天吃饭到靠人吃饭迈进,真实的增产效果并没有有些人想的那么立竿见影,最多也就是让收成不好的时候1收2,收成好的时候1收20,变成老天爷不给力的时候,1收5,给力的时候1收21这样的程度。
“你说得对,我确实高估了人能做到的地步,但是,至少济水流域周围的捕鱼业是肯定会受到影响的。”子受沉默了一会儿点头,表示自己确实是过于的乐观了,而且计划也太保守了,应该多布置几道绝户网的,这种程度的破坏根本对于自然没有任何效果。
当然,对于居住在这个区域内的人,在短期内倒是有一定的效果,然而,从长远的来看,除非他每年这么搞一次,还一次比一次规模大,否则自然恢复速度比他破坏得还快。
要到后世那种鱼群绝迹,那得上专业的机动捕鱼船,捞他个十几年才能做得到,别说商朝了,你就是后面的朝代他也没这个捕捞能力啊。
“说白了,就总体捕捞量来说,其实没有任何区别,你只是把别人捞的量给捞走了,让别人的渔业没法发展而已。”宵练总结道。
“算了,回去沫都之后,开始捣鼓造船业吧,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情。”现在的船舶和独木舟的区别根本不大,所以,搞点造船业似乎也没有毛病,而且这算是短期投资,可以加速水系运输能力。
“别再开这种工程了,你沫都的人力已经压榨到极致了,再下去,根本没人可用,除非你抽调必要的人手,耽误农时生产,而这样的话,就是连锁崩溃。”
“……也对,也就是接下来几年只能休养生息,什么都不做了对吧?”
“除了打仗和狩猎这种这个时代的日常消遣工作外,其他事情,你最好是十年内什么事情都不要做,就算是打仗,也最好是别像这次一样冒进,最好也别死太多的人。”宵练建议道。
而子受只能从善如流,没办法,她说的是实话,人力已经绷到头了,工匠、农夫以及一部分野人农夫转职来的不称值的渔夫都抽光了,他有没有什么奇妙的教育工具,把那些只会种地的半大孩子瞬间变成工匠和农夫填进去。
而且退一万步讲,鱼这种东西,它也不是今天播苗,明天收获的啊;庄稼也不是有水利工程之后,就可以不用管了,真和某些“砖家”一样张口就来,农民睡觉的时候,作物也在长,所以粮食和农民没关系是吧?
实际上,有水车之后,农夫们的工作更加繁忙了,因为以前不能开垦的田也可以开垦了,而开荒的话……前五年是别想什么收成的,而五年之后,也只是低产而已。
桑基鱼塘的出现,也意味着桑叶更多,农户可以养殖更多的蚕,可以纺织更多的布匹,导致原本子受还能看见在村子里面乱串的小女孩子都消失了,到处都能看见挎着篮子采桑的小姑娘。
然后将篮子里面的桑叶倒进路边的条筐里面,健妇则在装满之后背回去喂蚕宝宝——说蚕吃得多不用篮子的,大概是可以一手举着那种大筐子爬树的猛男吧——当然是用篮子采集,然后倒进筐子里面再背回去啊!
不然要用独轮车运输的时候,岂不是要举着独轮车去采集吗?还是有袖里乾坤法术,一只手掌拿着七八斤桑叶丢进运输工具里面。
而男孩子们则需要喂猪,喂鱼,协助父兄耕作,女孩子在采桑之余还要送饭,熬猪饲料,忙的不可开交,而即便如此,也依然勉强糊口罢了。
用一句诗来形容就是:汗滴禾下土,背灼炎天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农业生产的辛苦和繁重,根本不是躲在书斋里面就能凭空想象出来的,即便如此繁忙辛苦,以至于四海无闲田,饿死依然无法避免。【我真的很想把某些家伙塞去基层或者下乡】
“啊,确实是该从武帝到文帝变化了,啧!”子受摇摇头,接下来的动作就只能整点小细节方面的了,也就是改良一下自己的生活水平方面,比如说利用现有的材料和工具,改良一下伙食什么的。
吃穿住行,在此时皆是苦难,而子受发现自己能够改良的范围还小的可怜,棉花还没传入,羊毛纺织没有碱,而且他还不知道羊毛织机该怎么设计,怎么脱脂,怎么漂洗。
至于说住的问题,好歹把大贵族阶层改良了一下,烧制陶砖为屋墙,不再是泥土砖,也没那么多的蚊虫鼠蚁在宫室里面乱跑。
行方面也没什么可改良的,轴承这玩意儿,给水车都不够用,就别说给马车用了,学秦朝铺木轨路更是自寻死路。
最后,也就在吃的方面有相当大的进步,成功搞出了豆腐和面食,前者广受贵族武士阶层喜欢,毕竟价格不贵,他们数量不多,也吃不了多少,所以,共用石磨就行了。
后者因为需要反复的筛,导致一般用于祭祀的时候吃,话又说回来,就算是到了近代,白面馒头那也是地主家过年才吃得起的东西啊,杂粮窝窝头在这个时代,都属于是贵族餐点了。
“等待三军汇合,就可以收兵了,不过,东夷人的反应……”子受担忧在自己携带大量的物资返回的时候,东夷人阻拦,那乐子可就大了,进攻的时候,是他拖时间,让东夷人没法收割,但是,返回的时候,这个难题就到了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