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1 / 2)

🎁美女直播

如此种种,无一不是几代人努力才能做的,子受最多只能做个开头,甚至连开头都没法做完,唯一相比其他人更大的优势是,他知道这套系统的最终面目是什么一样,可以在一开始就给出一个相当完善的上层叙事结构。

然而,他要面对的一个难关就是说服面前的这些祭祀们,这可不兴用宵练砍人啊,面对群情激奋,几乎吵得面红耳赤的祭祀基层,子受头疼的要命。

统合文字和编纂一本字典的事情,大家还是很感兴趣的,毕竟教育问题不仅是国家问题,还是家庭问题,谁家没有几个用棒子都把知识敲不进去的愚钝玩意儿呢?

一说到子女教育方面的时候,大伙其乐融融,子受说起自己女儿的榆木脑袋,到现在一个字都没学会的时候,其他祭祀贵族们也是纷纷附和,一群人长吁短叹,恨不得现在就回去把自己家的小子吊在房梁上打一顿。

所以,在谈起山不来就我,我去就山,既然这些榆木脑袋学的这么慢,不如把文字简化统合一下,避免一个意思有太多奇形怪状的文字,也有利于知识在家族内流传,避免失传的时候,固然有反对的,不过,总体来说,气氛还比较缓和。

但是一说到统合祭祀和文化上面,就差没打起来了,别的不说,现在每一个姓氏,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宗庙和神灵,也有自己的祖宗,你商王突然说要把大家凑在一起,分出一个高低贵贱,然后依序祭祀的时候.......

于是子受还没来得及提出把蛮夷的那些流传太广的传送和神话整合起来,祭祀们就已经要先在王庭内来一场内部拉克希尔了——你凭啥说俺家的祖宗不能享受国家祭祀?凭啥他家的祖宗可以?

凭啥是你有苏氏的蛇图腾为主体,变为龙图腾,而不是以俺的马图腾为主体,变成麒麟图腾?

光是这个问题,就吵到子受接连几天脑阔都是嗡嗡的,差点没让他们出去打一架了。

“再一次感叹,那些历史小说误我啊!”开疆拓土根本不是他妈的军事问题啊,而是文化和宗教问题啊,甚至耕作和经济方面的都要往后稍一稍,他还没谈到经济和交通方面的,甚至到现在,他别说这些四野的土地了,仅仅是要更紧密的统合一下内部就是这个鸟样子了。

“那些靠着几本书,甚至只是一两个看上去聪明的点子,就能把河西、陇右、南越、高原吐蕃和西域整个化成自己的固有领土,而不是军事力量稍微衰弱就分裂出去的简直是太厉害了,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谁这么厉害啊?”姬棠和苏邔听得目瞪口呆,这是什么大神吗?听起来就好像是有某种操控人心的大能一样。

“这么高的统治成本是怎么顶下来的?”汉唐两代最后都放弃了朔方和西域并不是因为目光短浅,自恃高大,亦或者摊上“没有进取心的皇帝”亦或者“保守派的皇帝”

而是根本不可能统治下去,统治成本远远超出收益,帝国国力一旦衰落,你就是把汉武帝换上去都只能乖乖缩回去,否则后果更加严重。

用P社术语就是:过扩惩罚了,经济健康,扛得住过扩惩罚,军事强大,足够剿灭每一个林登万的时候,那么这些区域就依然是自己的颜色,但是这种统治是虚浮的,并未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有效统治和吞并。

一旦国力衰退,要么经济账不得不放弃,要么就是军事不足以剿灭林登万或者外敌得撤退,而要剿灭外敌,就得维持一只足够庞大的,远离国家中枢和核心区域的军队——从内地征兵就是人人思乡,少小戍边老大回的悲剧——最后军队士气完全崩溃。

这还不讨论边军的忠诚度的问题,就是这个鬼样子了,如果在当地安家或者在当地征兵呢?那乐子更大了,诺,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就是下场

那么不用藩镇呢?那死得更惨,等你花费三个月得到长安或者别的什么都城的皇帝的许可之后,早就给人打成狗了。

唯一的稍微有效的办法就是执行边军和禁军的轮替制度,可是这样就会带来边军战斗力的下滑,常年没打过仗的禁军到了边地就是去挨揍的,而常年打仗的边军变成禁军,这些桀骜不驯的家伙,一个压不住就是禁卫军继承法~。

总之,要想真的统治边境之地,必须文化、宗教、经济、军事、交通全方位的发展过去才行。

【PS】

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觉,古代中国不再往外扩张是没有进取心或者保守,或者自视甚高,然后往往这个时候就拿欧洲殖民统治出来举例子。

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个原因,而是根本没法扩展,扩张过去也统治不住迟早要丢的。

事实,他们根本就忽视了一个最大的问题,欧洲殖民时代的时候,工业革命已经在酝酿,军队向着近代化军队转变,而且一开始的欧洲殖民也是通过更为先进的航海技术对各种岛国和小国进行零散殖民,而不是直接对大型的帝国和内陆国家下手。

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面,欧洲殖民者在亚洲的维持的影响力仅限于临海的几个港口城市,内陆根本无力统治,根本不是想象的那种步武天下。

而当他们真正开始全世界殖民,建立有效统治的时候,已经是拥有一只近代化的军队和近代文化的时候了,并且在蒸汽机和铁路的加持下,才能建立这样的统治——即便如此,依然不能长久——不然就没美国这个国家了。

第一百章 神学争吵

无休无止的争吵,毫无进度的争吵,在祭祀昊天上帝和商王祖宗这个事情上,没啥分歧,毕竟你要是敢说你家的祖宗比商王的祖宗更先享受血食祭祀的话,那你怕不是准备大声密谋造反了。

而昊天上帝这个至高信仰基本上中原乃至楚地的部落都没有什么区别,子受将楚地的东皇、东夷和淮夷的泰一都以此缝合进昊天这个万能口袋里面的过程很顺利。

但是到了下一级就开始出事了,按照后世的搞法,理论上天帝和上帝的事情解决了,就是冥土老大的问题,这会儿的冥土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神祇的,都是大大小小的土地神,这些土地神就好像是人间的诸侯一样,大多是商各个贵族姓氏和部落的图腾神。

这种情况一直要到汉末之后,到了唐宋代,道教尝试统合原始神话和乱七八糟的祭祀的时候,才开始一一扫除,将这些曾经的土地神打为妖怪,再将皇帝册封的有德之人、高功道士、古代先贤给弄成城隍、土地、判官,参考人间的朝廷架构出一套地府系统。

这些神学的演变,很多时候都是玄学对空想,谁也没死过,哦,子受例外,所以,他在这个事情上比较慎重,作为被泥头车创死转生过来的人,他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当然,发言的时候也需要格外的慎重一些。

然而,就在他提出泰岳神的概念的时候,好的,商王庭几乎屋顶都要给掀飞了,你问为什么?废话,因为各路贵族和祭祀的祖先、图腾就是土地神【这会还没有天庭体系,能上天的仅限于王死后】

然后你现在要搞一个新的玩意儿出来统合冥土,就等于是剥夺这些土地神的祭祀权或者降格。

就好像是把各路诸侯的封地全部收回,然后变成一个统一集权国家一样,人间现在都做不到的事情,要在阴土做到那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商王无法把这些封臣的封国、封地和权力全部收回,就基本上别想搞这一套。

而更尴尬的点在于,泰岳是东夷人的信仰,虽然在后世就和楚地的凤凰、太阳信仰一样融入中国的传统神话当中,但是在此时,依然是两回事,你让蛮子的至高神当商人死后的至高神,统领各路土地神,你这是在干吗?

在子受提出的泰岳的想法被喷回去之后,但是,他认为人间有王、邦伯、执百事、士族、庶民这样的结构,阴土也应该有,不然的话,那些土地神岂不是一点规矩都没有的想法,倒是得到了祭祀们的普遍认可。

大家也觉得这样有点不太像话,大贵族觉得自己的祖宗凭啥下去之后,就得和那些小贵族、泥巴种的祖宗平起平坐,有封地的觉得自己下去之后没有封地,或者封地和那些封地都莫得的一样,那不是更加显得自己祖宗和血脉的逼格不够高。

更有甚者,因为国家兴亡,家族兴衰起落,那么某一片土地的土地神是谁这个问题也很严肃了,比如说在现场,玄氏和屠氏就差点当场掏出刀子来一场紧张又刺激的决斗。

原因是玄国已经灭国,而现在那片地方人最多的是屠氏,屠氏觉得自己在当地的族群够多,理论上,应该只祭祀自己的祖宗为土地神,但是,因为之前的惯性思维,依然给当地的土地神上了祭品和黄金——所以,他们要玄国后裔把钱还来。

思维很朴素,你祖宗骗我的钱,我找子孙还钱没毛病,为什么不把这些祭品挖出来呢?废话,那得挖自己家祖宗的坟诶!

而玄氏则认为,玄国乃玄氏之祖筚路蓝缕,曝霜露,斩荆棘开辟的土地,一代代人生于斯,死于斯,死后与土地融为一体,化为土地神有什么不对的?你屠氏不过是捡了便宜来要饭的外地人。

要不是商王提着棍子冲进去,两边全打翻,搞不好一场非常有商周既视感的贵族战争就要直接爆发了。

所以,看到这一幕之后,哪怕是最嘴硬的祭祀也认为是要好好规范一下冥土的规矩,制定一套升迁流转的规则,就和现实里面的封地转变一样,比如说玄氏应当赔偿屠氏这些年的祭祀成本,而屠氏也应该为玄氏先祖土地神的庇护而支付赎金。

嗯,从对方手里把先人的灵魂什么的赎回来,又是一次非常有商周特色的,挟牌位以令子孙的场面,看的子受整个人都麻了,但是这也确实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如果需要封土流转,那么谁来册封新的封土呢?还有如何规定上下级的关系,这些统治的子民的迁移问题等等,毕竟能去黄帝或者西王母领地的还是少数大贵族,剩下的只能依赖于土地神的庇护。

即便是去西王母领地的也需要依赖于土地神的护送,所以说,这一系列的仪轨各家拆开看都没什么问题,但是合在一起,就全是矛盾了,比如说谁先上路,谁后去,谁去昆仑,谁去天上等等。

最终就演变为子受登基以来,最大规模的贵族内部争吵,放在后世人简直无法理解的,为了死后祖先的魂灵去什么地方而争吵起来。

如果是人间的这种分歧,最简单的是找商王仲裁,可是阴土找谁仲裁呢?总不能把和天帝合二为一的商王上帝给拉下来吧?那怕不是看戏的子氏嫡系都要全杀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