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2 / 2)

🎁美女直播

不过介于目前中原最大的蛮子就是坐在商王位置上的那个,这貌似也没有什么问题的样子。

单挑和小股对战,尤其是这种突然发动的冲击上面,周人比商人更擅长突然袭击式战斗,他们武艺也更侧重于这方面,这也是为什么,帝辛把奴隶兵摆前面会被一波打崩的原因,主要就是这个问题。

面对装备十分文明,打法极其野蛮的周军,这个快三百人的蛮族部落根本没坚持多久就全部被砍翻了,而如果他们继续流窜过了潼关,遇到商军的话,就会遇到打法可能相对文明一点,但是装备极其野蛮和粗暴的商人——特别是子受军改之后的商军——用箭雨先浇透,咱们再拼刀子.jpg。

“什么玩意儿,也敢来我华夏之地劫掠”带队的武士吐了口带血的唾沫,不得不说对方的军事首领的战斗力还是可以的,一棒子砸脸上,牙都给打掉了几颗。

好在有铜头盔的护面,没有被砸烂下颌骨,不然就真得要死了,这年头可没法给你整个下颌骨接上去,不能咀嚼最后活活饿死,通常这种伤势的伤兵,队友会十分麻利的一刀给他解脱掉。

再次声明,只有游戏里面,才会出现不带头盔的战斗力更强的状态,现实里面,不带头盔上战场的都已经是死人了。

而对方首领似乎也习惯了一棒子砸烂别人的下颌骨,然后看着对方惨嚎的打法,在打中之后,明显停顿了一下,没有追击,随后就给一步戈勾住脖子往边上一甩,接着不等站稳捂住脖子上的巨大的失血口,就给周人一脚踹翻,踩住割断脖子。

“清理一下战场,然后找下一波人!”

【PS】

卧龙通关了,挺简单的,我没用奇术,纯武力硬打过去......

然后就是总是有人来入侵我,打不过还来,被打死几次,还不服气——有人怀疑是大部分人都关了入侵,就我开着,导致那些喜欢入侵别人的大概率随机到我。

我只想说:别来入侵了,送的太多,都吃腻了.jpg

全游戏我最烦的就是刘备和张辽这两个,尤其是刘备,都不落地的!还满场都是球!

莫得更新

内容正在手打中,请在10-30分后重新进入阅读,如果还是没有正常内容,请点击右上角的问题反馈,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不对劲

“咻!”箭矢如一条鱼般在空气当中游动着撞击上人类的额骨,青铜的箭簇扎入血肉之中,在剧烈的受力下,箭杆激烈的晃动几近折断般的钻入人头骨之内,冲锋当中的蛮族勇士在一个瞬间就停止了动作,身体在自身冲刺的惯性作用下,向前扑倒。

在他旁边,几乎空无一人,他是最后一个站着的蛮族,几乎所有人都死在了冲锋的路上,此时,前方周人的贵族才抬手示意停止射击,用运输的车辆和简易的盾牌组成防御阵地后,走出几名周人战士,提着青铜剑,走向蛮子的尸体,每经过一具尸体就会在后心补上一剑。

在他们背后,笑容可掬的关中老头提着口袋,将尸体的脑袋一个个割下来,这种远程攻击的斩首数量一般计入总数后,再进行分配。考虑到这个时代的大部分的战斗情况当中,箭矢的实际杀伤效果,除非是打小股的蛮子,否则这种均分的人头也不会太多就是了。

而小股的蛮子,本身就没有多少军功可言,要知道一般来讲,在统计军功的时候,不同的蛮子在上级贵族那边的“折色”是不同的,而系统的规定斩首级数硬性指标的军功制度要到商鞅变法才出现。

而在此之前是没有一个确切或者说准确的数字的,再说了,以普遍胎教肄业的水平来说,指望他们算得清这种事情就真的是太高估了平均教育水平了。

所以,在实际上,上级贵族在发放赏赐的时候,会根据人头的类型是有上下浮动的,其中这种生蛮的价值最低,也就那个用羽毛和玉石装饰得花里胡哨的部落勇士的脑袋稍微值点钱。

一般来讲,熟蛮比生蛮有价值,但是熟蛮往往是高度汉化或者说文明化的,可能受限制于生产力,他们的装备比较差,但是人均一件毛皮甲是可以保证的,而其中地位较高的武士阶层有几把质量不一的青铜或者铜制武器也是可以的。

同时,这些熟蛮往往学习了一定的军事知识,懂的阵型,会扎寨,个别达到了“蛮博士”程度的还会做简单的攻城器和排列出像模像样的军阵来,而这样的敌人的脑袋就很难靠一阵远程箭雨摧毁,就必须白刃战,而这些敌人的脑袋也就值钱许多,也因为他们的危害性要大得多。

至于说这些和野人没区别的生蛮嘛,那就真的约等于你打猎打到了比较危险的猎物的程度,给贵族呈上这样的祭品和奴隶的话,可能还不如你进贡一张虎皮的效果好。

而比熟蛮更高的就是那些方国的军队和贵族的俘虏了,不过,眼下周军应该是拿不到这样的高级品,而这些生蛮的脑袋显然还没有他们身上带的那些简陋的装饰品吸引人。

周人在收割掉战利品和相对值钱的蛮子勇士的人头后,那些半大青少年的尸体就这么堆积在一起,任由野兽的啃食,这种小规模的战斗无需掩埋尸体,因为在这个时代,周人前脚离开,后脚就有大量的肉食性的生物过来解决掉这些尸体。

女人和未懂事的小孩子被捆绑起来丢上车辆,他们的去路要么是变成奴隶,要么就是配给强壮的男奴隶,从而繁衍更多的奴隶出来。

对于习惯了部落交战变换的蛮族女人没有任何的反应,麻木的任人摆布,周人车队继续前进,顺着兽道没区别的道路很快就抵达了一处位于平原上的小城邑,这是一个标准的商周时期的小城邑。

大约2米高度的土胚墙围绕着一座有四个院子的宅邸,说是宅邸,更近似于某种堡垒建筑物。它呈现一个标准的土字型,最前面的长方形的庭院是作为宗庙和集会场所使用,也是士兵集结的地方。

两侧立着陶俑和石头雕刻的图腾,中间摆着一只青铜鼎,作为贵族身份的象征,而在长方形小广场的尽头就是最豪华的主殿堂。

穿过主殿堂就进入了贵族家族居住的区域,按照右侧为女眷幼儿居住地,左侧为家奴工匠居住工作地,中间是家主和家族男性成员的居住地来划分,和商人的建筑结构略有区别。

不过,在这个时代,建筑更多是实用性居多,倒是没有太多的礼仪方面的问题,修成这个样子仅仅是为了能够在蛮荒时代的野外生存下来罢了。

围绕着这座宅邸就是周围的小邑,大多的土胚茅草屋,多是由一间较大的主屋和男女分开的堪称格子间的小屋组成,然后外围是一圈木板或者大约1.2米高的土胚墙构成的围墙。

这就是一个武士或者说国人家庭的标准住宅,这就是“家”这个编制,通常人口数量在十几到二三十不等,并且也是最低的军事编制,可以凑出一辆战车或者相当于一辆战车编制的战士来的。

这也意味着,他们可以凑出至少五个兵甲齐备的男丁,这是这个时代的国人武士阶级的下限或者说标准,而更大一个编制就是“比”。

五家一比,形成一个小胡同,五比为一闾,闾的周围还会有一圈同样1.2~1.5米高的土胚围墙,并且每比会有一座兼具战斗和警戒功能的木质哨塔。

而这样的小邑,通常是两个闾的规模,也就是以中间直达贵族领主宅邸的大路为分界线,两侧各一个这样的25家的规模,在这之外,才是2~3米高的木头寨墙与城防工事。

闾的话,按照地位高低,通常居住在道路右侧的地位更高,而道路左侧的地位更低,由此就分出来武士阶级和普通国人阶级,也就是打仗和生产的人口区别。

至于说野人和奴隶嘛,就是字面意思的居住在城外的野地里面,奴隶则是生活在小邑边上的人溷当中和牛马一起居住,或者说他们本身就被视为一种牛马。

在小邑外面,就是方方正正的标准的井田,灌溉渠横七竖八的穿过田地,野人农夫们忙碌着春耕的事情,他们是不当兵的,也没有资格当兵打仗,耕作就是他们的唯一工作。

在田地的边缘,栽种着大量的浆果灌木和移栽来的苹果树等,作为荒野和农田的分界线,而野人们就居住在这条分界线上,围绕着中间的井田居住,多是一些窝棚和简单的茅草屋,后者算是野人里面的富翁了。

至于说再往外,那就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还有人类砍伐和烧荒留下的焦枯痕迹了,即便在八百年之后,孔子面对当时的城市外的景象都只能感慨“人民少而禽兽众”在这个时代就更加不是城市外面禽兽众的问题了,而是城市里面禽兽也很众多且人民少的问题。

虽然对于后世的人来说,商朝时期的城邑不能说是非洲部落,但至少可以称得上是贫困山村的程度,可是在那些蛮人眼里,这简直是宛如灯塔一样的辉煌的城市。

他们不仅没有见过这样整齐规则的田地,还有对于他们来说宛如天堑般的城墙,甚至他们都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人,这让不少的蛮族女人吓得瑟瑟发抖,以为来到了天神的国度。

如果他们运气好穿过了周国的地盘,再越过了潼关和函谷关,最后抵达鹿台城或者沫都的话,那么更是会受到无比的震撼,因为就算是周人,除了生活在西岐这样的大城市周围的贵族外,去朝见商王的贵族也会被沫都和鹿台城那辉煌无比的城市景观所震慑。

这并不单纯是汉代提出的统治者需要壮丽的宫殿来展现威严,这也是纯粹的国力展示,鹿台城外桅如林,帆如云,城内人们接踵摩肩,拥挤热闹,到了饭点,各家各户的炊烟甚至如阴云般笼罩在城市上空,在这个时代,那就是堪比神灵一样的威严和力量。

在蛮子们瑟瑟发抖当中,车队进入到内城,这些车辆上都是来自周候的赏赐,周的国君相比商王来说拟人度要高得多,不然姬昌也不会一呼百应,继承他政治遗产的姬发也不会随便就能招来八百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