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众人疑惑时,女子不知什么时候将那饭给收了起来。
【咱们言归正传,继续说苏轼,苏轼在黄州没权,也没有什么工作,可以说就是一个闲人,他的生活乐趣就是吃吃吃和玩玩玩。】
【吃咱们已经讲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讲他的玩。】
【黄州城外有一处赤壁山,传闻当初三国赤壁之战就是在此处进行的,但是这个是有争议的。大家看看我预告放出来的这个据说是周瑜提了字的赤壁山,这个在湖北赤壁市,除了这两处之外,还有说在武昌、汉阳等地的,这个我们暂时没有办法考证了。】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操心里窝着火。
自己的名声就如此臭吗?
值得这些人拿着自己的败绩如此纪念?
那地方,一个山头,有何可说?
而刘备几人却是十分欣慰,赤壁之战是打倒曹操的第一战。
若是女子多说些乱了曹氏军心,那他们的机会可就大多了。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黄州这里的赤壁山就是苏轼笔下的雄伟壮阔的赤壁,他在这里写下许多优秀作品,《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
1299年,元大德三年。
时任江浙儒学提举的赵孟俯正在练字。
不进则退,书法亦然。
他每日都会勤加练习,有时甚至能书写小字一万①,才有了如今的成就。
想起上回女子提到自己的洛神赋,虽未详说,但也是认同,如此他便更觉劲足了。
苏轼的作品他也时常拿来练习,今日既说到了,他便觉灵感迸发如潮水汹涌。
那便写《前后赤壁赋》罢。
【《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两篇赋都是沿用了西汉文学家枚乘《七发》中所开创的“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苏轼在游赤壁时的各种情感。】
【我们简单地来看一看吧,《赤壁赋》在我们中学时期都是学过的,想来家人们应该都会背诵。】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三月同样的心路历程,我读书那会儿对苏轼真的是又爱又恨,一方面觉得他的作品实在是太优秀了,但是另一方面他和李白的作品只要出现在书上那基本上都是要背的,好痛苦。】
女子说着在巨幕之上放出一幅书法作品。
正是《赤壁赋》的行书作品,这幅作品用笔遒劲、笔锋流转、风骨尽显,不失为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
赵孟俯看着巨幕中的作品,又看了看自己手上的字,愣住了。
没想到女子竟会放自己的书法,更重要的是现在自己还没有创作出来。
他紧紧盯着巨幕在那作品中找寻着欠缺之处。
东晋。
王献之看着这幅行书作品点了点头。
这后世之人的作品写得不错,笔未废也。也不知是否有误,他甚至还能从中看出自己和父亲书法的影子。
不过词作虽好,比之父亲还是差了一些。
744年,天宝三载。
醴泉县。
时任醴泉县尉的颜真卿仔细地看了一下那行书作品,不由地称赞起来,颇有魏晋之风。
自己也当多加练习,写出更好的作品。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操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在看到“一世之雄”四个字时,他的心中是欣喜的,他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如此不堪。
可是再往后一看,“而今安在哉?”
心中又是无尽惆怅。
谁不想长存于世呢?
只能留得名声于后世。
想起自己在外的名声,曹操心沉了沉,难道真要改变策略?
【咱们来看一下这幅作品,这是宋末元初书法家赵孟俯的《前后赤壁赋》中的前半部分。】
什么?
宋末元初!
身处宋朝的人们听到此处,仿佛都被惊雷劈中!
这元是谁建立的,他们定要提前布局,以绝后患!
1130年,建炎四年。
刚刚才受过打击的赵构等人都不知该作何反应了。
不过一瞬,赵构突然反应过来。
既然是元,那是不是就能说明不是金?
赵构冷笑一声,既如此,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将秦桧关起来,举全军之力大攻完颜!”
先行一试,万一可行呢?
不是还有女子所赞的岳飞吗?
“官家明鉴啊!此乃子虚乌有之事,如何能信……”
秦桧的声音消失在朝堂上,没人敢再为他求情。
【赵孟俯学过很多人的字,赵构、钟繇、王羲之、王献之、李北海等等,他和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被称为“楷书四大家”,是一位很优秀的书法家。】
东晋。
王献之挑眉,果不其然。
自己的眼神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
武则天眉头紧蹙。
自己登基以来手底下能人志士不断,就没一个在后世留下名声的吗?
她觉得自己书法也算不错,但和欧阳询比好像确实比不上。
可薛稷的字好,也排不上号?
实在不行,就算是说说褚遂良也让她心里畅快些啊!
武则天又开始怀疑这巨幕是在明里暗里地针对她了。
她就不信自己这朝没有拿得出手的文人,实在没有,那她就养一些!
跟她斗,还嫩点!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赵佶不太认同后世之人对书法的评说。
在他看来褚遂良和薛稷兄弟的作品也是上品,尤其是他们的楷书,可女子却提也未提。
还有自己的书法,也还算佳品吧。
【但他这篇行书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也不是所有行书中最好的作品。】
【说这个主要还是因为这跟苏轼有关,苏轼的《黄州寒食帖》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
744年,天宝三载。
颜真卿傻眼。
祭……
季明发生了何事?
何以会让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
【咱们的苏轼在黄州虽然没什么政绩,但是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作品,人家闲时书法、写作、美食一个不落,家人们,咱们得向苏轼学习啊。】
元符二年,儋州。
苏轼抿了抿唇。
他真不知此女是在夸赞自己还是在贬低自己。
虽说也算做了些事,可没有政绩对于一个官员而言值得称颂?
不过得知自己的书法被人认同他心情还是不错的。
至于其他的,自己如何自己知道,别人的评价随意听听也就罢了。
【相信大家已经在心里把这篇《赤壁赋》复习了一遍了,内容我们应该都清楚,主要是分为三个部分:游湖时的畅然,想起赤壁之战怀古伤今,最后转向了哲学层面又表现了作者的乐观洒脱。】
【若是让我们用一条线来表示这篇赋的情绪表达应该是这样的,首先它是平稳的,慢慢向上升,而后听到悲伤的乐曲心情开始向下,直到说起曹操达到最低谷,后来又慢慢排解忧郁而往上升,最后回归平静,天也已经快亮了,这一场赤壁之游也结束了。】
众人看到她在巨幕上画下来的那一条弯曲的线有些吃惊。
还能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情绪。
他们不自觉地把它带进其他的作品中,却惊奇的发现,一个触动人心的作品总是跌宕起伏的。
【这篇赋我们就不一句一句地讲了,苏轼大文豪,作品太多了。咱们浅浅说一下最后一个部分,这里苏轼用“变”与“不变”来表达了作者的复杂心理,其实他是在开解自己。】
【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站在一个角度去看,虽然苏轼谪居黄州,未能实现政治抱负,但也正因为他谪居黄州才得以看见黄州的山、黄州的水、黄州的鱼和黄州的一切。】
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植终于打定了主意不再与二哥争位。
他坐不上至尊之位,但他若能因此得到二哥的信任从而得到重用,那也算好事一桩。
只要自己足够诚心,他相信二哥能明白自己的决心。
他坐于案前,提笔书:与二哥书……
744年,天宝三年。
杜甫准备离开睢阳郡去往齐州。
他觉得此女所言极是。
自己虽未能及第,可这些年遍访各地,增长见闻,也结识了不少好友。
更何况现如今自己三十二岁,也不算太老,当还有机会。
换一个角度去看,果然轻松了许多。
811年,元和六年。
刚任奉礼郎的李贺仍旧在为自己没能参加科举而耿耿于怀。
可他却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整日伤感。
如今听了女子之言,倒觉颇有道理。
他虽未能进士及第实现自己的抱负,可得幸与昌黎先生相识,有亲人相伴,又有沈子明等好友,倒也不算天崩地塌。
【这篇赋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点就是他的写法。我们说他是一篇赋,但是似乎感觉与我们曾经读到过的那些文风绮丽的汉赋有所不同。】
【这里他用到了一个手法,“以文为赋”,根据我们之前说的“以诗为词”,大家应该也能猜得出来它的意思,就是在赋中增添了一些散文的东西,让赋既有原本的诗的韵味,又有所突破。】
【其实这也不是苏轼一个人的做法,欧阳修也有“以文为诗”,在诗中注入散文的特点。】
公元62年,永平五年。
班固因为私修国史被关进了京兆监狱。
没想到这时候却突然出现了这个巨幕,自从巨幕提到自己,狱卒们对自己客气了不少,只是这狱中烦闷,也只能靠着这巨幕得点乐趣了。
但是他越看越不理解。
先时说“以诗为词”还能说是为了提高词的地位,这“以文为赋”、“以文为诗”又是为何呢?
难不成是文的地位最高?
怎会如此?
很快,女子就给了他答案。
①说赵孟俯日书万字出自《南村辍耕录·卷十五》,有争议。
我的盘点没按时间顺序来的,所以唐朝的肯定有的
谢谢大家支持
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