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1 / 2)

🎁美女直播

第68章

李白(小修)

【时光匆匆。】

【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李白在安陆已经待了几年,他在安陆过得应该挺不错的,有钱有名又有善解人意的妻子在侧。】

这李白的日子可过得太舒坦了。

许多人已经开始羡慕起来,若是他们有这样幸福的时候,或许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若是没有那安史之乱就好了。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白回想在安陆那段日子,过得确实还算悠闲。

每日饮酒赋诗,与友行乐,妻子温婉,似乎没什么烦忧之事,但他那时却并没有多欢乐。

那时的他还年轻,总是不满足于现状的。

【但李白的理想之路却毫无进展,心中不免感伤,于是写下《折荷有赠》,这首诗依旧是以女子口吻表达对远在他乡的情人的思念,但其中却含蓄地写出了自己的惆怅之情。】

【在我们的印象中,李白的情感一直是外放的,肆意的,鲜少有这样内敛的时候。】

好奇怪啊。

怎么又是以女子口吻写的?

为何男子那般喜欢用女子口吻写诗?

以往她们没有注意,如今再去看诗集,原来有那般多吗?

似乎就是从屈原开始的,但是幕中女子一直没说为何会如此啊。

【这首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古诗十九首》和南北朝民歌的影响,不管是其用语还是其中的感伤情调。《古诗十九首》是由民歌发展而来,所以其中诗句朴素自然,并不会给人矫揉造作之感,这首诗亦是如此。】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划船游玩在秋天的江水之中,真是喜爱这鲜艳的荷花啊。】

原来如此。

众人明白了,若是受《古诗十九首》的影响,那就可以理解了。

因为那组诗中不就许多以女子口吻所写的思妇之诗吗?

那此中情感还能代表李白的内心情感吗?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拨弄荷叶上的水珠,水珠滚来滚去,才发现原来荷面露珠并不是圆的。】

【这句诗看着简单,但其中却有大学问,若是我们没有学过物理我们可能根本不会知道露珠并不是一个投影面正圆的球体。别告诉我你们都知道,我不听。】

“快,快记下,这物理、投影面,何意?”

不用催,那些本在记录的人手上不停动作着,基本没有记漏的。

而有些人甚至根本不知道露珠不是圆的。

看着明明就是圆的啊。

正想着,女子拿了一个杯子放到了桌上,那杯子跟纸做的似的,看起来很轻,上面还写了字。

【大家看看这个纸杯,三月变身三月老师,给你们上一堂物理课。】

什么?

纸杯?真是纸糊的?

为何要用纸做杯子?

不会被水浸湿而坏掉吗?

然而,下一刻他们都震惊了。

只见女子取了一个琉璃水壶就往那纸杯中开始倒水,可是他们想象中的纸杯坍塌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反而完好无损。

但是女子动作越来越慢,水在倒满时她还往里面倒。

【大家看,现在水已经满了,看这个机位,是不是能发现水面并不是平的,也就是说水冒出来了,但是却没有洒出杯子,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液体有表面张力,看这个水滴更明显。】

女子在桌上洒了一滴水,而后众人就看到一滴大大的水珠出现在巨幕之上,还真不是圆的。

这样一看大家就都知道了,只是平日里没注意而已。

【许多水分子排列在一起,分子间相互作用就形成了表面张力,若是没有地球引力,它本该是一个接近完美的球体,但是因为地心引力而产生的重力大于表面张力的时候它就会往下塌,就变成了扁的球体。】

女子说完得意一笑。

众人却还在因为她说的话而困惑。

【真是翻身农奴把歌唱啊,我三月也有讲物理的一天。】

【好了,咱们言归正传,李白的这句话其实脱胎于南朝民歌代表作《西洲曲》中的“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一句,只是还添加了一些对自然现象的思考。】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佳人藏在彩云之中,想赠其荷花,可隔得太远了,“相思无因见,惆怅凉风前。”

想念对方却相见无期,只能独自在凉风中惆怅。】

唉。

又是这样的思妇之诗。

许多人都看不大出来这首诗中如何讲了李白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惆怅,也太委婉了吧。

【女子一向心思细腻,配上这些诗句,更能体现作者的惆怅之情。】

【但我相信大家应当也发现了,不管是杜甫还是李白,他们的女子视角的诗,如同大部分同类诗歌一样,思君、怨君,基本不超出此范畴,等到我们之后讲李清照的时候,大家可以看看真正女子视角的诗歌是什么样的主题思想。】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李清照上次输了许多,没想到女子讲了杜甫转头就说李白,这完全不符合常理。

小赌怡情,大赌伤身,似乎也没多大意思。

但这并不影响她思考女子下一个会讲白居易还是刘禹锡,谁知就说到她了。

不会是讲她吧?

李清照赶紧在脑子里过了一圈,自己诗歌的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