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1 / 2)

🎁美女直播

第83章

李白(捉虫)

【求仙是中国古代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大多都有过飞升的梦想,像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这些有着丰功伟绩的皇帝也都曾经有过这么一个成仙梦。】

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微微颔首。

没错,有着丰功伟绩又如何,最后还是得走向寻仙。

既然如此多的人都寻仙问道,那一定是有机会的吧,就看个人的本事了。

嬴政表情凝重,岁月不等人,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了。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丰功伟绩。

李隆基摇头,难道他没有丰功伟绩吗?

开创开元盛世,如此丰功伟绩,幕中女子都不提一下?

他要如何才能让幕中女子知道他如今所做的补救呢?

李隆基可不想自己的祖辈们大骂自己不孝子。

【但李白此时的成仙梦又比他们多了一层含义,像屈原一样,在现实生活中,理想得不到实现,李白开始将视线投入到虚幻的神仙世界之中。】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自己也跟他们一样,曹植想,那他的这首诗应该是游仙诗?

只可惜,根据幕中女子话中之意,他们这些人都没能求仙成功吧?

所以求仙问道只能寄托理想,并不能寻求真正的长生。

希望李白也能清楚这一点,去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做到他没能做到的事情。

【传说海上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秦始皇还曾经让徐福带着三千童男童女东渡瀛洲寻找长生不老药,最后达成了历史上驾驭海洋第一人和中日文化第一人的成就,但是长生显然是不可能长生的。】

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还是不太信。

没找到那是徐福没本事。

还是那句话,她没成仙过,怎知成仙无道?

【传说始终是传说,李白也不知对求仙问道之事信几分,即便他信,但他也知道这事情是很难的,“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海外来的人们说起瀛洲,像是烟雾笼罩一样,实在难求。】

【瀛洲难求,天姥山却很好找,“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而浙江那边的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霞忽明忽暗间就可以看见。】

天姥山又是何地?

是有仙人居住吗?

浙江?

诗句中说的是越人,女子也说了李白是要游吴越。

若是在吴越,当会很好找,至少比瀛洲好找得多。

嬴政心中蠢蠢欲动,但他也没急,先听女子说完为好。

【这个天姥山是什么样子的呢?“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这几句显然是夸张,说是天姥山连着天像是要把天空给截断了似的,地势高峻超过五岳,也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和南岳衡山,将赤城山也掩盖起来。“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而天台山高达四万八千丈,但是在天姥山面前也算不得什么,就像是要为之倾拜似的。】

夸张?

有多夸张?

一切的夸张,应当都不是空穴来风的吧。

说明这天姥山真有仙迹。

【接下来才是正题,“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因为那些越人的话,李白梦到了吴越,于是他一夜之间就飞渡了镜湖,“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镜湖映照着他的影子,将他送到了剡溪。】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杜甫也曾漫游吴越。

剡溪的景色很不错,让他至今难忘。

可惜的是没能和李白同游。

李十二白此时当还没漫游吴越吧,他不如与之同行。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谢灵运当时住的地方还在,绿水荡漾,猿猴清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我”脚上穿着谢灵运特制的木屐,这木屐是什么样的呢?根据《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有特制木屐,那种木屐底部有可以活动的齿,山上下山都能活动到让人舒服的位置。李白就穿着这种木屐,开始往天界而去。】

东晋。

谢灵运记得这地方。

当时讲解杜甫《壮游》之时就提到了他,说的似乎是“王谢风流远”。

为何李白也在此处提到了自己呢?

这地方跟自己有何关系吗?

还有这木鞋,听起来倒挺不错的,不妨试试。

【公元422年,永初三年,宋少帝即位,谢灵运当时被贬为永嘉太守,没干多久就离职隐居,这段时间,他曾在剡溪这个地方隐居,唐人漫游时,就喜欢追寻这些古迹。】

被贬。

谢灵运越发觉得前途无望,他为何会被贬?

不会他也是悲情文人之一吧?

可惜他不能现在就隐居,谢家总要有人撑起来。

他代表的不是他自己一个人,他得为谢家考虑。

还好这幕中女子提到了他,如今他在军中的地位还算不错的。

【他上天之后发生了什么呢?“半壁见海日……仙之人兮列如麻。”

【这一段想象力极为丰富,让我们感觉仿佛李白真上过天似的。】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