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2 / 2)

🎁美女直播

不带着那么重的思想包袱写诗。

这话不难理解,这让许多人开始沉思。

东晋。

陶渊明先是顿了顿,随即轻笑一声。

这话女子倒是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现如今许多人作诗总喜欢讲些大道理,亦或是像颜延年之流把诗写得美轮美奂,却忘了此中真意。

若是能抛开那些繁杂的东西率性而作,那该能出现多少优秀的诗文啊!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杜甫和李白对视,随即两人开始反思自己,他们的思想包袱是不是太重了呢?

他们作诗是为了什么?

似乎许多时候还是感物即兴而作,当不似这白居易吧。

但这也并不代表他们就没有尽力在诗文中暗戳戳地带些想法的作品。

有时候想得太多是会累的。

这句话带来的震动太大,以至于众人都没有来得及去想幕中女子的重点其实是后面的话。

【所以,现在你所得到的一切,都是曾经的方方面面的积累,而此时此刻,你也正在为以后积累着。】

方才还想着要改变自己的人更沉默了。

所以这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积累,他们不必刻意去改变自己是吗?

现在他们写的每一个字都在为以后积累着,他们要做的那就是多写,就像那白居易一般。

【接下来说我个人很喜欢的《问刘十九》,这首诗你要问我为什么喜欢,那可能就跟我读柳宗元的《江雪》一样,喜欢的就是这个意境。】

柳宗元的这首诗许多人都听过,寥寥数语,寒气逼人。

竟是能与这首诗有同样的感觉,大抵也只有白居易了。

其实他们很多人也都是很欣赏白居易的,只是在听了后世大文豪说白居易的诗俗后也在心中觉得有些缺憾。

可是长久以来形成的印象如何是能轻易改变的?

这不,近来说到的几首,他们还是很欣赏啊。

【刘十九到底是谁我们也不知道,可以肯定的是他是王维在江州时候的朋友,故事发生在白居易的草堂。】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酿好了新的米酒,没有过滤上面还浮着一层淡淡的青色,可见是很新了,烧旺了小小的火炉,炉中透出红色的火焰,此处虽然没提冷,但却已经让我们去想象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在冬日里烤着火喝着暖暖的米酒,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啊?】

所有人都开始想象,也忍不住地将之与《江雪》相比。

这意境完全不同啊。

但若要是说《江雪》写的就是一个寒,那这两句写的便是暖。

确实也在相反的方面有着相通之处。

【下一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天色将晚,要下雪了,要不要共饮一杯呢?】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好一个‘能饮一杯无’!”

李白叹说。

二人方才看到巨幕之上出现的《江雪》一诗,确实也很欣赏其中的意境。

但那意境让他们不约而同地就想起王维。

好是好,太静。

而且他们爱酒之人,可能更多的时候还是更喜欢这《问刘十九》。

只叹如今冬日未至,如若不然,恐怕他们还会更喜欢这首诗。

【其实这首诗吧,很多东西都没讲清楚,这刘十九在哪?在诗人的面前吗?还是只是诗人在思念自己的好友呢?】

这些众人倒还真没去想。

诗,不就是意在言外吗?

若是都说清楚了,那便也就失去了诗的韵味了呀。

【什么叫言有尽而意无穷,什么叫纸短情长,我觉得这个词是对这首诗最好的形容,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不仅写出了诗人生活中的情调,还写出了他与朋友相处的淡然,以及对于朋友的真挚的情感。】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与之前写《秦中吟》写《宿紫阁山北村》的不一样的白居易,洗尽铅华终于纯真,我想或许这才是白居易内心深处的东西,他一生为不平,只有在此处,才是为他自己。】

唐,元和年间。

白居易心中一颤。

他一生为不平,他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他人。

“原来如此。”

他喃喃道。

可他并不曾后悔,“在其位,某其事”①罢了。

①在其位,某其事——《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