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1 / 2)

🎁美女直播

第156章

白居易

【说了长诗,我们来看看白居易的短诗,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白居易在庐山建草堂,在这里他认识了许多好朋友,和他们一起聚会,和他们一起游玩,倒是感觉比之前快乐一点。】

唐,元和年间。

草堂?

他也建草堂了?

只可惜如今是提前回了长安,就无法认识那么多的好友了。

【但是这一年,他的兄长白幼文离世。白居易父亲早逝,他和白行简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靠着兄长的扶持入仕为官,他对于白幼文是很敬重的,因此白幼文的死对白居易应该也是不小的打击,他在这里写了许多祭奠兄长的诗文。】

“什么?兄长……”

白居易慌张起来,连幕中女子后面的话也没能听得很清楚。

元稹也是吃了一惊,两人一想要好,他自然知道白家大哥对白居易有多重要。

“我兄长怎么就……”白居易是一点也不怀疑幕中女子的话的,但仍然有点不敢相信。

“白大哥吉人自有天相,先听幕中女子怎么说吧,如今知道了我们也好有所应对,一会儿再给大哥去封信。”

听了元稹的安抚,白居易点点头,确实如此,现在知道总好过等事情发生了才知道得好。

可是幕中女子却没说是发生了何事。

【不过世事无常,他虽然失去了兄长,却又得了一个女儿阿罗,所以人生就是这样,有喜有忧的。】

“哦?看来我又得给你家备礼了。”

白居易听元稹说笑,自然知道对方是在安慰他,笑笑道:“那你这个做叔父的可不能小气。”

虽说知道得了姑娘自然是让白居易高兴的,可是女儿还没来,大哥却是从小带着他长大的,父亲早逝,长兄如父,这怎么也让白居易高兴不起来。

“那是自然,我何时小气过?”

【除此之外,这一年于白居易而言也就只是普通的被贬谪江州的一年,他在这里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今天讲解的是他的著名的《大林寺桃花》和《问刘十九》。】

【我们刚刚说《琵琶行》的时候说到写诗作文就是要流畅,要自然,那这首《大林寺桃花》便是如此,我们从它的序文中可以看得出来。】

【他在序言中写到他是和一堆朋友于凉爽的四月,从他的草堂出发,一路游玩,住宿到了这大林寺。他是怎么描写这大林寺风光的呢,“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看到这样的句子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唐代文人,“山桃始华,涧草犹短。”

我猜应该有人和我想的一样。】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对此,苏轼倒是有所猜测,当是柳子厚吧。

柳子厚如陶渊明一般,写的东西看着平淡实则才是真正的美。

这几句确实有柳子厚的味道了。

【我想到的便是同样被贬谪的却十分喜欢写游记的柳宗元,柳宗元的作品都是很自然的,所描写的景物中都仿佛能让我们隔着时空看到那美丽的风景,白居易的这篇序也有差不多的效果,只是他这序里面写景并不算太多,因为看到此处的风景很不错,感觉“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所以白居易才开口作了这一绝句。】

唐,元和年间。

白居易慢慢地调整好了情绪,把注意力又放到了巨幕之上。

这大林寺他是知道的,也去过,没想到自己会给如此评价。

但仔细一想,那样的地方,宁静幽深,确实也担得起。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前两句只是简简单单地写了时间地点,又将主角桃花给写了出来,再与前面的芳菲尽对比,让我们想要知道他接下来会如何描写这山寺桃花。】

古往今来,写桃花的不知多少。

众人不信白居易能写出什么花儿来。

不过先时她提到过刘禹锡的《玄都观桃花》,或许会说这个也不一定。

就连刘禹锡也是这般想的。

一个大林寺、一个玄都观,都是写桃花,说不定可以有一番对比。

毕竟他们二人所写的内容完全不同,白居易是写桃花,而他是讽刺他人,不一样的。

因着幕中女子的问题,几乎所有人都下意识的以为白居易接下来的句子就是描写桃花如何地繁盛,更有甚者想着以柳宗元的方式在心中做出了自己认为最好的诗句。

然而没想到后面的诗句念出来,众人都愣了一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我”常常因为春去无处寻觅而惆怅,却不知它何时竟到了此处来。】

【原来,他写的并非简单的桃花,而是整个春天。】

“啊,妙啊!”

柳宗元忍不住称赞道。

若不是幕中女子说,他从未想过白居易所写的东西与自己的像。

他琢磨了一下,唯一像的,大抵是他二人都不爱那些精绝繁茂的句子,都喜欢平平淡淡的。

但是要说像,那还是差得远了。

他自己喜欢小景便写景,倒是不曾有如他这般转换的。

是首好诗。

【这首诗平淡、自然,看似写桃花却以桃花代春景,不仅写了春景,还将春景拟人化,短短四句,却写得十分精彩,简单是白居易的优势,他如果不去带着那么重的思想包袱写诗,或许他在诗坛的地位还能再往上一层,但是如果没有他前期的可以老妪能读,或许他到后期也写不出那样精炼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