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杜牧(捉虫)
【秦朝,是个很特别的朝代,可以这么说,没有秦朝,就没有此时此刻的你我他,秦始皇,放眼古今中外,那都是神一般的存在,但就是这样一个神奇而伟大的帝王创造的那样一个强大的王朝,却短短二世便亡了。】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说起此事,嬴政怎么能够不气?
但是看了这么多的后世的帝王,他也渐渐地想通了一些事情。
他不能只看到眼前的荣光,他如今让许多人满意他,但这些人的满意却是源于对他的恐惧。
每个帝王都有不足,但或许他能做得更好一些,至少不让后世一提到自己就是不好的想法。
怀着这样的想法,嬴政看着巨幕,也微微有些无奈。
【可能嬴政怎么也不可能想到会有这么一天,他若死后升了仙怕不是都想把胡亥扒皮抽筋,但是正如秦朝的建立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他的灭亡也并非源自于简简单单的某一个原因。】
每个朝代都是如此。
嬴政其实也在想大秦二世而亡的原因。
其实这也不用多想,但是他就是有些接受不了,接受不了自己的如今如此繁盛的帝国就那样轻轻松松地就覆灭了。
历史上少有这样的事啊!
【正是因为这其中复杂的关系,以及其前后期的强烈的对比所造成的戏剧性的效果,秦朝一直是许多文人创作的素材,我们之前提到的大多数文人的诗文中都或多或少地写到过秦朝的事迹。】
嬴政皱着眉,隐约觉得这其中是可以察觉一些他曾经不曾察觉到的东西的。
若是秦没有二世而亡,那他的那些什么暴虐、什么铺张浪费或许都是不值一提的。
因为许多人只在意事情的结果。
然后他们用结果来推事情的经过,所以很少人会在意他为大秦做了多少有用的事情。
就好比那北宋,因为有了靖康之难,所以人们只记着长期以来的积贫积弱,可也忘了宋朝对历史的贡献。
嬴政不是怨,他就是突然明白了自己被后世这些文人所不喜的原因。
或许有一天,人们不再那么在意结果的时候,就会更多地看到他的功绩了。
但那一天不知道何时会来,所以他要做的还是改变结果。
【而比较有名的文章也挺多的,其中就包括我们熟悉的《过秦论》和这里的《阿房宫赋》。】
【值得一提的是,杜牧写《阿房宫赋》的目的,他并不是为了抨击秦始皇,虽然这里整体对秦朝是个贬义的倾向,但是他的目的是为了直接抨击唐朝统治者,也就是那时的唐敬宗,后来杜牧也曾经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明确地说了“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宝历,那就是唐敬宗年号啊。】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这几个皇帝李世民都记下来了。
不就是白居易那时提到的那些个皇帝吗?
一个个的干什么都不行,还命短。
“大起宫室!可笑啊!”
李世民都不知该如何生气了。
【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中所描写的不可能是秦朝的全部,所提到的秦皇也只是其中一面,但是也不必去抨击杜牧,你想假如我们要写一篇议论文议论友谊的力量,然后举例比较有名的一对好友白居易和元稹,我们总不能写他们两人一起去秦楼楚馆吧?所以这篇文章不提秦始皇的功绩那是很正常的,而且提了也不好啊,唐敬宗他配吗?他又没那么牛逼的功绩。】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一听,这话似乎说得也没有任何的问题啊!
其实在很多时候提到他,那都是后人在借古讽今,其实也并非在批判他吧。
嬴政忍不住扶额,他已经开始自我欺骗了吗?
人家怎么就不借别人以古讽今呢?
罢了罢了,他还是顺其自然吧。
不过这些唐朝的皇帝,他确实都不怎么看得上,就看那个唐太宗有什么功绩了。
【而我们需要了解的是,直到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时,阿房宫都是没有建成的,但它虽然没有完全建成,却也无法否认秦朝统治者在修建时所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对百姓造成的影响,这也是 杜牧将之作为一个反面例子所强调的一部分。】
他们懂什么?
他嬴政做的事情难道有随意乱做的吗?
既然做了,这事情自然有他的道理。
他得让百姓信服他,如何能让百姓信服他,可不就得让百姓知道他的功绩吗?
只是若是在这个过程中,让百姓感受到了痛苦,那就算把自己的功绩传扬出去恐怕这事情也成不了吧。
以前他竟没注意这事,嬴政有些懊恼。
果然一个人不是什么都能自己做好的,他得为扶苏多选一些帮手。
【所以我们把杜牧提到的“蜀山兀,阿房出”看成是一个夸张就可以了,此时写阿房宫的完成是为了反衬阿房宫毁灭时候的惨烈。】
【整个第一段都是在描写阿房宫的辉煌、豪华,这一点遭到了后世许多文人的批判,他们觉得杜牧写这个有点多余,或者说是笔墨太重,有点喧宾夺主的意思,但是站在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一段写得是非常的精彩,读着仿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甚至是真的想去看一看这个传说中的宫殿。】
许多人都在想。
这皇家的东西哪有不豪华的?
就那长城看着不也是奇伟瑰丽吗?
那还是为了抵御外敌,更别提特意建造的宫殿了。
【而第二段开始写这个阿房宫的崛起,他是通过这个宫殿来指向王朝的统治,他认为那些六国的美女都是在六国灭后被送到此处来的。】
【第三段,这里写六国的财富,原来也是掠夺而来的,而他们破后,东西就全部归了秦国,但是秦国并不把这些得来的财物当一回事,暗指秦朝在统一六国后并没有珍惜自己的战斗成果。】
公元652年,大中六年。
杜牧一直拧着眉头,他总觉得幕中女子说的这些太过于简单了。
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虽然已经是很多年前了,但是真有这么简单吗?
可是似乎又已经全部都总结好了。
若真要说起来,或许还是其中的指向太过于精确了吧,他所说的美女财富也不只是美女和财富,还有其他的曾经的六国所拥有的一切,后来全都到了秦国手中。
【这里说得确实有些过了,秦朝统一六国后所做的那些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秦始皇所做的大部分的事情都是为了维护统一,比如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包括他修建阿房宫,其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展示其统一天下的荣誉,展示自己权力的同时它本身跟帝王封禅活动一样,就是一种为了让百姓崇拜的维护统治的手段。】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原来这后世之人是知道自己的打算的,嬴政想。
但是她却还是不赞同,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跟自己先时的想法一样,是因为百姓的问题吗?
【但是杜牧这里是为了指向一味玩乐的敬宗,所以他这么写也没有什么问题。】
【再往后,杜牧才写到了重点。他认为秦皇太过于奢侈,这里应该不只是指嬴政或者胡亥,而是他们两人,其中句句夸张,有句我印象很深刻,“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阿房宫上用的钉子比粮仓里的粮食还多,这是多么可怕的描写啊,虽然我们知道是假的,但是依旧忍不住去想象,所以“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
许多百姓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什么《阿房宫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