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后京郊
他们已来到西城第一道城门境内,只是半个人影都没看到。
砚林骑在马背上,他举手挡在眉毛上,眺望远方,“你可看到什么了,杨军师?”
“有,看到了。”跟在他身后的杨军师也学着他的样子,挡着阳光,眯缝着眼,使得他那双狐狸眼更加魅惑了,“今天……”
“今天如何?”砚林无奈,还是纵容着他故意卖的关子。
“今天太阳好毒啊。”
“你”砚林想动手,还是忍住了。现在已值初夏了,旷野中没有绿洲,阳光毒是一定的,他翻了个白眼,“太阳大不大,这种问题,我自己知道,还需要问你一个军师么?”
“当然需要!”杨军师忽然脸色严肃起来,指了指天上,“知道阳光有什么作用么?”
“能有什么作用?”砚林不耐烦,他是急性子,现在也的确急需答案,他从不正面回答,只瞪大了眼睛,看着杨军师,但却无法用自己企盼的目光得到任何想要的答案。
杨军师慢条斯理,擦了擦汗,“你先回答我。”
砚林闭上眼,默数到三,“耕作,取暖,照亮,还能怎样喽?”
杨军师目光一凛,在这炽热的阳光下忽然透着寒光,他冷眼看着远方,仿佛那里有一大队敌军,道,“还能杀敌。”
“嗯?”砚林皱眉,旋即意识到了,才双手抱拳,“在下愚钝,还望军师指教一二。”若论聪明才智,的确是满朝文武,没有一个能比得过这杨军师的,他甘拜下风,即便是将军的身份,他也不觉求教一个真的有头脑和能力的人,有什么好羞耻的。
“我前几日,夜观天象,得知到了十日后,就是今日和明日,两天,都是晴朗的天气,阳光普照。”杨军师说,“这么毒的太阳,若是直视它,你以为会如何?”
“自然是睁不开眼睛喽。”砚林耸耸肩,他直说。
“再然后呢?”
“流眼泪喽。”
“这就是了!”杨军师又道,“我们若是将镜子折射出的光,对着那些西城的士兵,是否会伤得他们每一个都睁不开眼睛,眼泪直流,只剩下擦眼泪的份儿了?甚至连刀都拿不动了?”
“话虽如此,可是我们哪来那么多面镜子呢?”砚林诧异,但并没有怀疑杨军师的提议,“更何况,即便是有那么多面镜子,也不能保证照射得每一个士兵都睁不开眼,毕竟人数众多,而角度有限啊。”
杨军师闻言笑着摇头,“自然是有办法的。”
“如何?”
“我已派探子化妆成商队,混进西城,到京师里去了。若是不出意外,这会儿已然在街市上买镜子了。”杨军师说,“只需一百来面六菱镜子,我们将他们边与边对齐,捆绑在一起,便是一面大镜子。届时,等西城的士兵被我们叫阵出来,对上的正巧便是这面大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