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去!朕是至尊!”李隆基怒道,“朕是大唐天子!”
高力士立刻不说话了,就安静地站在一边。
李隆基自己生了会儿闷气,突然问道:“你来找我何事?”
“上次说的澄心堂,有的新的进展。”
“哦,什么进展?”
“澄心堂的主人身份查到了。”
“谁呢?”李隆基漫不经心地问道。
“是建宁郡王。”
李隆基微微一怔,看着高力士,再次问道:“你说什么?”
“澄心堂的主人是建宁郡王。”
“是……”李隆基有些错愕,“是太子的……”
高力士提醒道:“是太子殿下的第三子。”
“怎么会是他?”
“确实是他。”
李隆基的眉头皱起来了,脸又拉了下来。
“他一个皇族郡王,不好好待在百孙院,跑去造纸作甚?”
高力士说道:“三郎息怒,难道造纸不好吗?”
李隆基的情绪却依然没有舒展开。
“造纸这种工匠做的事,他瞎掺和作甚!”
“但现在澄心堂确实做出了些门道,朝廷本来就缺纸,这也为朝廷缓解了部分难题。”
高力士说大唐朝堂缺纸这倒是真的。
唐人李肇写过一本书叫《翰林志》,里面有相关方面的记载。
说是越州剡县生产一种藤纸,分白藤纸和青藤纸,质量非常好,是官府指定的公文用纸。
可惜,开元末年,剡县的青藤几乎割尽,纸张价格越涨越高,纸量供应越来越少。
最后没纸了。
这说明青藤这种原材料供应不足。
纸是高频刚需,一个人一天可能用许多张纸。
而竹纸技术还很粗糙,官府公文纸根本不可能使用竹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