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围观场景(1 / 1)

雨夜谜案 凌霜傲雪 1624 字 10个月前
🎁美女直播

第324章围观场景

在摇晃得感到有些骨散肉痛的时候,汽车终于到了这次调研的最后一个点——高山县高山垭镇。

由于高山县是一个山区县,县城所在地的高山垭镇地处全县唯一一个地势比较平坦的小盆地,但整个盆地面积也不到方圆二十平方公里,盆地四周是群山环绕,一条并不算大的河流——深沟河穿城而过。

准备作为高速公路进出口的地点位于县城东北一个叫城隍地的地方,离高山县县城约有三四公里的路程。

为了使调研组的车能够开到现场点,高山县安排交通部门对到现场的路进行了整治。因为整治路面,引起了当地老百姓的关注和好奇,再加上田一品安排乡镇干部有意放出风去,说是有省上的领导某日某时要到高山的现场点来调研。高山县是一个偏僻县,市上的领导到高山的时间都不多,更何况省上的领导,老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想到现场来看一下省上的大领导是什么样子。所以等高远志和调研组一行到现场时,现场已经有好上百人在现场了。

看到现场已经是人山人海,并且周围的路上还延延不断地还有人向现场涌去的情状,秦有益的内心里在感到满意的同时,也有一种激动感,觉得叶白秋和田一品不愧是自己信任的人,办事得力,不负自己的期望。

谭无忌一看现场的情况,心里就有些犯嘀咕,把县委书记周顺友喊来,悄声问他是怎么回事。

周顺友也没有想到现场会有这么多人,见谭无忌问自己是怎么一回事,又不好说自己不知道,便顺口说道:“可能是老百姓们听说省市领导来了,都想来看看热闹吧!”

“这么多人在现场看热闹,你们要组织人员力量维护好现场秩序,防止出现意外。”谭无忌叮嘱道。

看到现场这么多人,周顺友的心里也很是犯嘀咕。这次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到高山县调研,作为县委书记的周顺友非常重视,专门召集相关部门开会,就相关事项进行安排,尤其是在信访维稳方面更是专门安排,并且特别强调保密的问题,要求参与的任何人都不得泄漏省领导到高山调研的事。因为有这样的要求,所以看到现场这么多人时,周顺友的心里才会感到不安。听了谭无忌的吩咐后,虽然嘴上很自然地回应着“好的”,但在心里却在想,自己不是专门给办公室打了招呼,要求不能对外透露省上有领导到高山吗?为什么消息却仍然透露了出去?周顺友清楚,如果没有走漏消息,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到现场。但消息是如何走漏出去的,周顺友心里很是疑惑,但在谭无忌面前,不敢表露出任何一点走漏消息的情况。否则,周顺友知道肯定会在谭无忌心里产生非常不好的印象,认为自己作为县委书记在高山缺乏权威,控制不住局面。尽管走漏消息的渠道很多,不仅仅是县上,市上知晓高远志要到高山调研的人也不少,说不定是市上的人走漏的消息也未可知。

周顺友从车上下来后,马上找到已经在现场的县委政法委书记田一品和县公安局局长伍有仁,质问他们为啥现场会有这么多人,省上和市上的领导到县上来调研的信息是如何泄漏的?

现场出现这么多群众,田一品心里是明白的,但县公安局局长伍有仁却并不知道背后的缘故,对现场为啥会有这么多人也感到很是疑惑,虽然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应急安排,但也不便做太多的解释,只是对周顺友说道:“周书记,既然人已经到现场了,也不可能把这些人赶走。我们已经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加强对现场的管控。再说,如果现场一个人都没有,显得冷冷清清也不好。有点人在现场,也才显示出高山人民希望通高速公路的迫切心情。”

听了伍有仁的话后,周顺友无话可说,觉得伍有仁说的有一定道理,也就没有再说啥,只是叮嘱田一品和伍有仁,必须加大对现场的管控力度,确保现场不出任何问题。

从现场的客观现实来讲,也只能这样处理,不可能有其他办法。周顺友也知道,中国老百姓喜欢看热闹是一大特点。鲁迅在《狂人日记》里面都专门写到,哪怕是处决犯人的杀人现场,虽然非常恐惧可怕,但现场看热闹的老百姓仍然不少。现在看热闹的老百姓既然已经到了现场,不可能把他们强行赶走。如果真要强行赶走他们,可能才会出问题,让他们在现场看看热闹,正如伍有仁所说,还可以显示高山老百姓对通高速公路的迫切愿望,从而更有利于争取高远志对“县通高速”项目的支持。

这么多群众到现场的根本原因,在高山县只有叶白秋和田一品两个人知道,其他人毫不知情。包括公安局长的伍有仁,虽然公安系统有他们的特殊信息渠道,但也没有掌握这么多老百姓到现场的情况,更不清楚这是有意组织的。他是听到提前到现场的县公安局副局长郝子刚报告,说是上午不到九点就开始有老百姓陆陆续续到现场点位的情况后,才赶到现场,到现场时已经有两三百人在现场,并且四周还延延不断有人往现场赶,思想上才警觉起来,一边安排郝子刚再增派警力到现场,一边给政法委书记田一品汇报现场点位出现的情况。高远志等调研组一行人到现场时,伍有仁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应急安排。所以周顺友到现场后质问伍有仁时,伍有仁回答得比较从容。

对于现场出现的情况,叶白秋和田一品两人心里自然清楚。但伍有仁给田一品汇报现场情况时,田一品不可能说他知道这个情况,而是在电话里假装感到非常吃惊的样子问道:“怎么回事?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到现场?”不过,说了这话后,又马上对伍有仁说道:“不过,我相信到现场的群众都是出于看热闹的愿望,高山的人就喜欢看热闹,这些老百姓可能也就是到现场看热闹的,你们加强对现场的监控,防止出现骚乱和拥挤造成混乱就行了,要坚决防止出现现场群众扰乱秩序的情况。”

田一品这是有意把现场出现那么多人的原因说得尽可能简单。他这样说的目的,还是希望不让伍有仁田产生这些群众到现场是一种有组织行为的想法,而是希望把伍有仁能够把思想往这些群众完全是出于好奇自发到现场这方面想,往这个方面引导,如果不幸出现了问题,也不至于把问题的性质往深层次方向想。

实际上,在秦有益安排了他和叶白秋组织一些群众到现场上访的事后,田一品也在考虑这个问题的善后。如果到时候出现了什么问题,必须把问题的根源往老百姓自发到现场看热闹这个方向引,而决不能把问题往有人组织的方向引。作为政法委书记,田一品心里也清楚,如果是群众自发性到现场,即使出问题最多也就是现场处置不力,上面追究起来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如果上面知晓这次群众上访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行为,那追究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在和叶白秋商量这件事时,田一品也是这样和叶白秋统一口径的,在给两个乡镇的领导安排时,也反复强调叮嘱,一定要让参加上访的老百姓感到是一种自愿,是为了去看省上领导到现场的热闹场面,而向省上领导表达诉求,也只能是绝对信任的少数几个人,并且希望能够当面向省上领导反映高山县老百姓诉求,如果不当面向省领导表达诉求,担心引不起省上对改变高山县交通状况的重视。叶白秋自然也清楚此种事情如果出了问题后,如何才能是最轻的责任。

高远志是见过大场面的,虽然从车上就看到了现场有好几百老百姓,但却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惊奇,他心里甚至还在想,看来高山县的领导还真会办事,为了欢迎自己到县上调研,居然还组织这么多群众到现场。

调研组一行的车到现场后车子刚一停稳,作为本地领导的周顺友便站在了车门前,等候着车上的领导下车,以便给领导们介绍在现场等候的高山县领导,并引导着车上的领导们到现场展板前,以便详细地给省市领导介绍他们的想法。

看到省市领导们所坐的车到现场后,高山县到现场的领导们马上一窝蜂似地走到车前,大雁似地一字形排开站着,等候省市领导的接见。

高远志作为这次调研的主要领导,当然是周顺友下车后第一个下车的人。高远志下车后,谭无忌、秦有益、谌建新和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交通厅厅长等人也都跟随着从车上下来,周顺友也就一一地给省市几个主要介绍了县上到现场的领导,之后急脚走到已经离开车门的高远志身旁,准备给高远志介绍现场点位的情况和高速路进出口规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