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公车上书(2 / 2)

华夏帝国 布依相公 1160 字 2024-03-20

两人一谈到当今的朝政,又不得不摇头丧气。

数日后,康有为、康启超集十八省举子约二千余人,上书至都察院,向都察院呈上了《上今皇帝书》。

御前大臣、瑞郡王载漪闻听此事,不由得勃然大怒,他用手拍了拍桌子:“一帮书生,不好好的读书,却来妄谈国家大事。”他马上坐着马车来到总理衙门,面见奕。

奕在总理衙门,将《上今皇帝书》认真的翻阅了一遍,对于涉及西洋之学者,奕还是非常赞同的,但他对于举子们围住衙门一事还是非常的恼火,在他看来,举子围住衙门和他的马车,是对贵族的挑战。

看到载漪怒气冲冲而来,奕拱手道:“王爷,什么事情让你生这么大的气?”

载漪道:“六王爷,你乃朝廷重臣,总理衙门乃是军机重地,这帮举子,动不动就跪地上万言书,这天子脚下,皇城要上,容不得这帮书生胡来。若让各国公使看到,成何体统。”

奕知道载漪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婿,最近非常得势,前年授了御前大臣,去岁又封为瑞郡王,霸气外露。若是早十年,他那里容得载漪对自己如此说话,但今非昔比。他权势已经大不如当年,只得陪笑道:“这些举子也是一片忧国忧民之心,王爷不必动怒伤身,他们闹闹也就算了。”

载漪道:“王爷,亏你还笑得出来,这些举子真是反了,这朝廷大事,自有太后决断,他们动不动就上什么《上今皇帝书》,还妄言迁都西安,反对割让台岛,这朝廷都议和了,不是和朝廷对着干吗?”

奕道:“王爷,这每年会试,举子们总要发一些牢骚,过后也就罢了,咱朝廷还不是朝廷嘛。我倒认为,这《上今皇帝书》,也却有可陈之处,这效法西方制度,以夷制夷之策略,还是可行的。”

载漪知道奕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洋务派,和李鸿章等人引进西方的机器,开办工厂,不仅得到了光绪皇帝的赏识,从中还赚了不少银子,他虽然也羡慕,但是,他却和洋务沾不上边儿,只有忌妒的份。他冷冷一笑道:“这效仿西方多少年了,咱大清富强了吗?我看,还是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你若不管,我这就面见太后,把那些带头的举子抓起来,看看谁还敢闹事。”

奕道:“王爷,你消消气,咱们只要这么一拖,那些举子得到不答复,很多人就要回到各省去了,到时候,剩下的这些人,成不了气候。”

载漪看到奕不管,他虽然有一些气愤,但也无可奈何,他虽然说要面见慈禧太后,但慈禧太后正倚仗着奕解决战争之后留下来的事情,那里有时间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