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问题的。
【李白首先反对许由、伯齐、叔夷等人的弃世心理,而后把那些不得善终的人与张季鹰相比,表达了他对黑暗现实的一种反抗,为什么会让人想要弃世,为什么不急流勇退就会不得善终,他欣赏及时身退的张季鹰,同时又对不得不身退而感到愤怒。】
公元202年,汉五年。
韩信也愤怒。
他也不明白,为什么就一定要急流勇退?
他明明什么事都没有做,他立了功难不成连该得的赏赐也不能有?连喜悦激动也不能有?
韩信曾以为萧何和陛下是自己的伯乐,现在看来不过就是他的自作多情。
可问题是现在他根本没有办法。
他要么现在辞官归隐,如同他们说的急流勇退,要么现在开始韬光养晦,蓄积力量,把他逼急了他就……
思及此,韩信心中震动了一下。
自己怎么敢有如此想法?
别是因为如此陛下才会对他动手的吧?
【在终南山,李白想要谒见玉真公主没有成功,谒见其他的人依旧以失败告终,他写下《行路难》表达理想之路的艰难,在诗中他写下“行路难,归去来!”
这样的话。】
【然而,放弃与前进其实同样的艰难。送友人入蜀,他又写下另一“难”作,《蜀道难》,寄寓功业难求之意。】
【对于《蜀道难》的研究从未停止,对其年代与主题也是争议颇多,姚合曾经在《送李馀及第归蜀》炸提到,“李白蜀道难,羞为无成归。”
意思是李白写下《蜀道难》其实是抒发自己“羞为无成归”的心情。】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若不是听幕中女子如此梳理,李白都险些忘了他当初写过这么多的诗。
那时候正值壮年,却功业未成,心中是有颇多怨气。
除了与友人诉说也就只能写在诗中了。
若是现在,他可能会淡然些。
李白点的火堆慢慢小了,破庙中风吹着涌入凉意,果真是入秋了。
【我们暂且认为《蜀道难》就是李白出入长安求谒未果后写下的作品,大家一起来看看。】
【蜀道难依旧是乐府旧题,这首诗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将蜀地的险峻表现得淋漓尽致,历来深受好评。】
女子说着在巨幕上展示了蜀道的画。
东晋。
那画极真,大家都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