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苏轼的“以诗为词”,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增强作品的思想性。】
809年,元和四年。
绿水环绕着青山,山间云雾缭绕,永州各处皆是美景。
柳宗元带着仆人坐于山间歇息,忽闻幕中女子又一次提起了自己。
没想到自己与退之的那些东西后人竟还在学习。
听女子的意思,这欧阳修所参与的所谓政治革新应该也失败了,否则不会那么快就有王安石变法才对。
他们都用失败的东西如何能学?
这后生胡涂。
虽是这般说,可柳宗元心中仍旧有着不甘,然却因别无他法故只能作罢。
1042年,庆历二年。
欧阳修觉得此女说得没什么错,这确实是他的想法。
读书人的影响力很大,只要能把想要传达的东西融于诗文,用不了多久就能让人知晓。
可是依此女的意思,他们的庆历新政失败了。
此后肯定也没什么象样的变法,如若不然,女子不会不提。
【我们都知道赋都是讲究对偶的,但是这篇《赤壁赋》就与传统的赋不同,里面很多的散句,苏轼能这样自由作赋,也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有关。】
【任何一种文体都是通过不断地变革,不断地发展的,经过唐宋两次文学变革,唐宋诗、词、文都达到了一个难以超越的高峰。】
1405年,永乐三年。
朱棣听到这样的话心中不悦却又不得不承认,至少从目前来看,他大明文学是比不过唐宋时期的。
这帮酒囊饭袋!
前两年让他们修纂类书,虽修得《文献大成》,可诸多不完善之处。
连整理都不会,如何创作?
他心中暗下决定,此书得重新修一次。
清,乾隆年间。
乾隆捏着自己的下巴想了想,似乎本朝文人之作确实不如唐宋。
但自己写的那么多诗总有好的。
一首不行那就两首,两首不行那就十首。
总有能与之相比的。
【除却家人的陪伴之外,苏轼在黄州也不算是一个人,他在黄州也有朋友,比如1083年,元丰六年被贬到黄州,住在承天寺的张怀民,再比如帮他搞了块地皮的马正卿。】
【但即便如此,苏轼在黄州的这段时间,整体来说日子肯定是过得不太好的,一是经济困难,二是仕途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