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愁苦。】
【不过,苏轼在这段时间里留给我们的作品却多是积极的、乐观的、振奋人心的,与其说他是在宽慰激励自己,不如说他是在激励所有看到他作品的人。】
公元852年,大中六年。
李商隐看到苏轼两边不讨好的样子,想起了自己那些年的经历。
大概没有人比他更懂苏轼了。
如此还能做到乐观豁达,他自愧不如。
他也清楚,苏轼此举才是正道,怨天尤人不若将当下的事情做好。
【1084年,元丰七年,在黄州待了几年的苏轼被调往汝州,但是那个时候苏轼很穷还拖家带口,走到路上,他和妾室朝云的小儿子不幸逝世,各种事情堆在一起,他就上书朝廷先不赶路,先去常州。】
【他要南返常州的时候,也就是1085年,元丰八年,北宋发生了一件大事,宋神宗因为操劳过度、心力交瘁,在西夏战事不顺后,他病情愈发严重,最后还是没能熬过去,年仅三十八岁的宋神宗就这样离世,九岁的赵煦即位。】
赵祯皱眉。
九岁,那岂不是很容易让人摆布?
这宋神宗倒是不错,虽说身子没养好,到底一心为了大宋,也算是做了件大事。
不愧是他赵祯的后人。
【赵煦即位后,高太后,也就是此时的太皇太后,垂帘听政,高太后支持司马光一众保守党,废除了全部新法。】
“什……什么?”
赵祯跌坐在椅子上。
努力一生,最后竟被一个后宫女子毁于一旦!
“官家,保重龙体啊!”
赵祯扶着额头,他的龙体今日都要被气得冒烟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他大宋朝也会出现后宫干政的事情?
那什么高太后莫不是有武后之念吧!
看来以后给自己的最兴来选妃得注意了。
【这个时候苏轼就在常州过了一段时间的安生日子,最后苏轼也是在这个地方离开了这个世界。】
元符二年,儋州。
苏轼看着女子给出来的与他印象中大相径庭的常州,也不知为何,虽完全不同,但他却也觉得那就是常州。
常州挺好,那段时间自己确实轻松。
能在常州离开,甚好。
【宋哲宗即位后,新党被打压,苏轼被重启任用。】
【此时执政的高滔滔很欣赏苏轼,而且执政能力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