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珍的大米加工厂里,机器轰隆隆转个不停。金玉珍端坐在门口办公桌边记着账,金来成背着个包进了门,大声喊道:“姐,好消息。”
金玉珍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停下手中笔道:“啥好消息?是不是又发展了个客户。”
金来成取下身上包随手扔在凳子上,端起墙边桌子上的水杯猛灌了几口,伸手抹了把嘴角水道:“哎哟,渴死我了。”
“吃饭了没有?”
“吃了,在车站门口吃了碗面,这冷怂老板,盐不要钱是的,太舍得放了,碱死人。”
金玉珍笑道:“出门在外,吃饱喝足,别亏了自己。”
“我才不会亏自己呢。”金来成眉头上扬,接着道:“这不是有好消息嘛!急着想给你说,啥都顾不上了。”
“好吧!吃了就好,说说,啥好消息?”
“姐,我说出来你一定高兴,你先猜猜看。”
金玉珍哪有空跟他捉迷藏,她还有好多事呢,西安要的十吨大米等着发走呢。
“猜个啥呀!直说。”
金来成头偏到一边,撇嘴道:“没劲。”
“好了,别卖关子了,没啥说了去叫收稻壳的车来,后院稻谷堆不下了。”
金来成一听就急了:“别呀!姐,我给你说的好消息就是关于稻壳的。”
“哦?”
金玉珍立马来了兴致:“又找了一家收稻壳的?”
“不是不是。”金来成挥手道:“我遇到一个专门收稻壳粉的宝鸡人,他们是生产饲料的,大
量需要这种稻壳粉,我跟他们谈好了,有多少他们要多少。价钱可是稻壳的五倍,咱们只需要买台饲草机,请两个人日夜不停地加工就是了。”
“真的呀!这可真是个好消息。签合同了吗?”
金玉珍的确高兴,这无疑是个最大的好消息,每次收稻壳的来,压价不说还挑肥拣瘦,为了腾地方,金玉珍只能低价卖给他们。
这下好了,稻壳多了一种卖法不说,出价还不错,金玉珍心里舒坦得没办法,让来成加入真选对人了。
金来成成就感满满,说道:“签啥合同呀!他们明天来人接洽,以后每月来拉一次,咱不用送货,款现结,概不拖欠。”
“好,呵呵!”金玉珍眉开眼笑:“我等下就去县城买饲草机。”
“姐,杀猪哪用得上牛刀呀!我从县城下车就去订好了,饲草粉碎机中午就送来,下午就可以开干了。就是去哪找加工稻壳的工人呢?这活灰大,一般人怕是看不上干这活。”
“这个嘛!”金玉珍抠着下巴想了想道:“廖福德来找了几次,想给咱们加工大米,加工大米的几个人都是前丰二队的,让他来也不合适。这样,我问下他,加工稻壳粉看他来吧!要是来就按件计。”
“可这不是一个人能干的了呀!姐,他一个人指定不行。”
金来成考虑的问题,金玉珍自然也想到了,便道:“这咱们就不管了,他一个人不行,他自己去
找人,反正咱是按件给他算钱,他们干得多挣得就多。”
金来承想了想,也对,廖福德自己找人,跟承包给他一样,这样一来,少操不少心,他们自然也就爱护机器了。
不保养好饲草机,今天坏明天修,损失的是他们的收入,金来成不得不佩服他这个姐想得周到。
廖福德倒是非常乐意,中午就过来帮安装饲草机,同来的还有一个人,比廖福德年长一点,是廖福德专门找来的。
下午正式开机,一切都在顺利进行。
宝鸡饲料厂的人第二天准时来了,对加工好的稻壳粉赞不绝口,当场和金玉珍签了一份长期供应协议。
协议上清楚写着每月供应二十吨稻壳粉,货款现结。
接下来就是专注收稻谷和出售大米,只要收足够多的稻谷,加工不是问题,可要每天卖出十吨米,着实吃力。
老支书穆天章在邻县设点,隔三差五叫个拖拉机把稻谷送到金玉珍这里,艳霞和她女婿去了邻县另一个乡上,看似人不多的街面,收的稻谷可比老支书多。
邓中夏跑不远,就在离上元乡十几公里的二里乡设点,多少能收些,比守在家里种庄稼那是强了十万八千。
前丰二队很多人都出去收稻谷了,胖嫂就着急了,几次催促老许也收稻谷,老许总是一声不吭。
这一天,天下着小雨,老许没上田地里干活,胖嫂又开始督促了。
“老许,你看,玉珍家收稻谷给的价
高,穆天章一家子都去外地收稻谷了,邓中夏也出去了,要不?咱们也出去办个点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