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不也等同于说,进宫请安、赏会等等等等,不必遵从。
因为朕觉得公主性情安静,可能也不喜欢这些?
刘道亭恍然明了皇上心情不错的原因了,萧吟这个公主。
瞧着温婉,但说话简单浅显,又直接得很,看着没什么心计。
自然好打发,既然好打发,那便好安排,皇上不必烦心太多,自然心情不错。
刘道亭所想所思不错,乃是切入了正点。
但混迹大离官场的一应狐狸却对此思虑良多。
他们思考来去,觉得皇上现在与姜皇后浓情蜜意。
想要接纳年轻新人似乎不太可能,是以纷纷在想皇上想求齐国什么。
他们联系到周国,一点一点地推测分析下,所得结果竟颇有几分道理。
皇上对承珧公主大放特权,定是做给齐国国君看的。
齐国国君见到自己女儿在大离备受优待,自然感激。
感激之下,齐豫友好同盟,两国夹击下。
周国前后受制,若他日齐国向周国引战……
大臣们纷纷恍然大悟,继而由心感叹皇上手段高明。
帝心仁术,借小套大,周国早晚会成大离的囊中之物。
大离大好江山大好未来就在眼前!
不过对于皇上提前拟旨一事,萧吟倒有一番自己的理解。
皇上这旨应当早就写下了,或许使团进城当日他便准备将这旨意传给萧吟。
挑最浅薄的说,皇上这是一刀断绳,不想在萧吟身上浪费太多力气。
毕竟不过一个公主而已,浪费太多太没必要,也没多少益处。
挑最深沉的来说,皇上确实是在作秀,不仅给齐国国君看。
更是给萧吟看,其目的无非是叫萧吟将大离当家,她便是不着急嫁娶。
久而久之也会先入为主地将大离当做后背靠山,此乃潜移默化。
同民间所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一俗语差不多一个意思。
大离对待承珧公主亲和友善,齐国国君看在眼中,自然欣慰认同。
潜移默化下,齐国自然唯大离马首是瞻,两国交好,纵有大岭山脉从中隔断。
但齐国因国力、地势、周遭压力等诸多原因。
早迟会真正依附到大离身边,一如承珧公主无怨无悔地将大离当家一样。
更别说今日萧吟进宫大离所摆的排场了,一边高调炫富。
一边热络亲近,充分显现出了极为完美的大国姿态,萧吟确实受用,但也确实胆战心惊。
然而皇上给萧吟开放特权,此事在皇上看来,动机便很单纯。
同刘道亭想的一样,皇上纯粹是怕麻烦,他日理万机。
可没多少闲情雅致去安顿这位齐国公主,他将特权一放。
“我也好,你也好”,都落个清静,等你想嫁了。
当然,除了宣平侯裴绍,我便欣然赐婚,大喜一件。
你嫁了人,我联了姻,正正好好。
至于那些借齐伐周、收俘齐心什么的,皇上还真没想这么多。
不过既然能被解读出这许多的深意,皇上觉得也不是坏事。
毕竟他对此也很乐见其成。
昨日里周信风风火火地便将人给带走,府上除了杨儒只怕无人知其原因。
好在州台鄙陋,加上郑扬元奉等人的劝说。
周信在入夜时分便带着任重一行人掌灯而归。
因任重带了十二名随侍,京城府衙并没有那些空屋可以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