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中取静冷处热心
热闹①中着一冷眼②,便省许多苦心思③;冷落④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
【注释】①热闹:喧哗骚乱,尘市的景色。②冷眼:用冷静的眼光观察事物。③苦心思:苦心焦虑。④冷落:凄静冷漠。
【译文】人在喧嚣吵杂热闹的场合里,用一点冷静的眼光观察事物,就会省去许多的痛苦心思;在冷落的境遇里,若能对周遭事物存着一份开怀热切的心。便能增添许多的真趣来。
【评析】当事务繁杂不堪时,当以冷静的头脑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情;如果事情不能如理想般地进行。而陷入冷落、失望的境遇里,这时千万不可自暴自弃,一定要再接再厉,以积极的行动冲破难关,如此爱惜生命,才能创造出乐观进取的人生!
世间原无绝对安乐只是寻常
有一乐境界,就有一不乐的相对待①;有一好光景②,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③。只是寻常家饭④,素位风光⑤,才是个安乐的窝巢⑥。
【注释】①相对待:互相对立。②好光景:好境遇。③相乘除:与互为补偿之意同。④寻常家饭:家常便饭。⑤素位风光:不求高官厚禄,怡然自得地观览自然的风光。⑥窝巢:此处指人的居所。窝即兽穴,巢即鸟巢。
【译文】天地间的事物往往是互相对立的。既有一个安乐的境遇,就会有一个痛苦的境遇相随而来。好的境遇和不好的境遇也互为交替、补偿。人只要能满足于简单的素食布衣。既不担心禄位的罢黜,也不为名利而劳苦,沉浸于大自然的优美景致中,这便是个人间的安乐窝!
【评析】天地间的苦乐善恶,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例如家财万贯则为财产失落而忧;食美味之后,则感觉胃肠痛苦;高官显宦却又怕丢官罢职……惟有乐天知命、随遇而安,才是处世之要诀,安身之大道啊!
接近自然风光物我归于一如
帘栊①高敞②,看青山绿水吞吐云烟③,识乾坤④之自在;竹树扶疏⑤,任乳燕⑥呜鸠送迎时序,知物我之两忘。
【注释】①帘栊:帘即竹帘;栊是有格子的窗户。②高敞:地势高阔可以眺望。③吞吐云烟:云烟出没之处。④乾坤:天地自然。⑤扶疏:枝叶繁盛茂密。陶渊明诗:“孟屋夏草木长,绕树扶疏。”⑥乳燕:春天时,燕子开始哺育幼燕,并教以鸣飞。
【译文】把窗帘卷起、窗户敞开,向外眺望,看见山间白云与江上的烟波流行荡漾,吞吐出纳,如此水色山光、无边风月尽收眼底。同时,亦使我们体认了天地自由自在的景致。春天来了,小燕子在枝头鸣叫,竹林枝叶茂密,到了秋天斑鸠在竹枝上啼叫,他们都按着时序迎春而送秋,看到大自然这般光景,竟也浑然忘我、超然物外!
【评析】晋朝陶潜“四时读书乐”诗:“好鸟枝头亦朋友,落**面皆文章。”这是形容乾坤之自在,天地之真如。古往今来任着人世之幻变,而大好江山依然故我。吾人观物达到了入画入妙的境遇申,便不禁心游神往,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
生死成败一任自然
知成①必败②,则求成之心不必太坚;知生必死,则保生之道③不必过劳④。
【注释】①成:事物的生成、完成,亦即成功。②败:事物的破坏、失败。③保生之道:长生之术。④过劳:过度的劳动、过分的劳苦之意。
【译文】天地间所生成的事物,有成就有败,有生就有死。吾人若能了悟此理,则对于求其成功的念头,就不必操持过急,盲目执著。对于保全寿命,当顺其自然以终天年,切勿为了担心生死而过度忧劳。
【评析】在开始做一件事情时,应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足喜,失败不足忧,尽人事听天命,则心胸自然舒坦。此外,天地万物均难逃一死,既然如此,又何必为保全生命而汲汲于长生之道呢?尽管强求而得,也不能长保久远,何不把握有限定的生命,做个神仙中人呢?
处世流水落花身心皆得自在
古德①云:“竹影扫阶②尘不动,月轮穿沼③水无痕。”吾儒④云:“水流任急⑤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⑥。”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注释】①古德:古代品德高尚的人。此可能系指云峰义存和尚而言。“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是唐雪峰和尚的上堂语。②阶:台阶也。③穿沼:月影深入沼内而水却无丝毫痕迹。④吾儒:指宋代儒者,何人不详。⑤任急:任水急流而心境則常安静。⑥闲:闲静自在。
【译文】古时候有道德的高僧说过:“竹子被风吹动,竹影从阶上扫过,但尘土并未飞扬。月影穿透了池沼潜到水底,但一点儿划破水面的痕迹都没有。”宋儒也曾说过:“无论水流多么的急促,但心情保持平静则反而听不到流水的声音,花瓣虽然纷纷落在地上,但是我的心情修闲,丝毫未觉落花的烦扰。”人若时常保持此种意念,则待人处世,身心都是自由自在的。
【评析】虽然物与物相接,却可以互不侵犯。“竹影扫阶尘不动
,月轮穿沼水无痕”这两句话和“风动扫竹,风去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是同一意义、同一旨趣。人生在世必须动中有静,以清晰的头脑,公正地处理世事,内心平和安祥,自然行事悠游自在了。
勘破乾坤妙趣识见天地文章
林闲松韵①,石上泉声,静里②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③;草际烟光④,水心云影⑤,闲中⑥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⑦。
【注释】①松韵:风吹动松树的声音。②静里:静寂之内。③鸣佩:佩玉的声音。中国古代的达官贵人皆饰佩玉于腰间,步行时佩玉互相击触而鸣。此处乃指天地自然音乐之意。④草际烟光:草际,草中,草间;烟光,烟雾的光影。⑤水心云影:水中所映照的天空云霞的影子。⑥闲中:心中悠闭自在。⑦文章:引申作天地自然景色所谱成的文理乐章。
【译文】在林间听松风的声音,和川水击石之声,如此静静地聆听着,才发觉此等声音,都是天地自然微妙的乐曲;欣赏草边的烟光和水中的云影,心里悠闲地眺望,才体会出这般景色都是天地间最好的文章。
【评析】虽然有琴瑟笙鼓乐器弹奏的人工音乐,却不如林中松风的声音自然天成。如以宁静的心灵来观察、欣赏大自然的风景图画和优美乐章,将更能体会出自然的奥妙和伟大。人如果没有听天地自然音乐、看乾坤最上文章的耳目,就如一部没有灵气的机器一般!
猛兽易服人心难制
眼看西晋之荆榛①,犹矜白刃②;身属北邙之狐兔③,尚惜黄金。语④云:“猛兽易伏,人心难降;峪壑⑤易填,人心难满。”信哉!
【注释】①西晋之荆榛:比喻晋朝的衰亡。西晋,乃汉末继三国之后所建的国家,为魏权臣司马炎篡位以后建都洛阳;荆榛,指杂草丛生的地方。②矜白刃:意指自夸武器精良,有恃无恐。矜,自夸之意;白刃。指兵器而言。③身属北邙之狐兔:北邙,洛阳以北之墓地名,自汉代起便是有名的墓地。沈佺期邙山诗云:“北邙山上填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属狐兔,意指身亡将为狐兔的食饵。④语:古语。⑤峪壑:峪是有水的山谷;壑是两山之间。
【译文】世间变化莫测,盛极必衰,西晋将乱,大将索靖指着洛阳宫门前的铜驼说:“今晋天下虽盛,他日必衰,吾将见汝於荆榛之中。”但是当时的一般达官贵人仍不知觉悟,夸逞权势,自恃有武力可以御敌。北邙山在河南洛阳城北十里,汉晋均建都于洛阳,当时人死后均葬在邙山下,早晚都会被北邙山上的狐鼠吃掉了尸身,如此一旦死后尸体都保不住了,何必还要吝惜金子呢?诚为愚浅之见啊!古语说:“虎狼虽猛烈,人可以将它制伏,却很难降服人心;沟壑容易填满,而人心却难满意。”这几
句话实在是道破了人生的真谛。
【评析】人心之贪婪无限,难以制止。当人有权有势时,只知道夸示自己的权威武力,待时衰运败身将灭亡时,仍浑然不觉,实在是可悲之至。例如: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天下,收尽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金人,并筑万里长城以防备胡人南侵。他的一切安排都为了使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做皇帝,然而他尸骨未干,强秦便灭于楚汉之手了!实在是人算不如天算,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强求而得者,必不能长久,故一昧仗恃权威而违逆天意,实在也是自作孽不可活,并非愚蠢至极?
心地能平稳安静触处皆青山绿水
心地上无风涛①,随在皆青山绿树;性天中有化育②,触处见鱼跃鸢飞。
【注释】①风涛:风浪。涛,**浪。②化育:谓天地之生成万物也。中庸:“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译文】心田上没有风浪(烦恼),到处都有青山绿树祥和的气象。本性中有化育之心(仁),举目都像鱼跃鸢飞的自在。
【评析】这里讲的是人在知足时对外物的感觉。本分随缘,事不强求,不但能够没有烦恼、没有忧愁,还可以使人在悠然自适之际,觉得触目所见俱是可喜可爱。庄子游于濠水之上,见鱼儿游于水中,不觉有“乐哉鱼也”之叹,就是因知足而得于胸中所触发的。
生活自适其性贵人不若平民
峨冠大带①之士,一旦②睹轻蓑小笠③飘飘然④逸也,未必不动其咨嗟⑤;长筵广席⑥之豪⑦,一旦遇束帘净几⑧悠悠⑨焉静也,未必不增其绻恋⑩。人奈何驱以火牛,诱以风马,而不思自适其性哉?
【注释】①峨冠大带:峨冠即高冠,大带即宽幅之带。亦即所谓高位高官的服装。②一旦:即一朝。③轻蓑小笠:蓑,草衣;笠,竹帽。蓑笠即百姓隐者之服。④飘飘然:轻飘飘而无一定的居所。⑤咨嗟:叹息。⑥长筵广席:长而大的筵席。⑦豪:富豪。⑧束帘净几:精束的竹帘,清净的茶几。⑨悠悠:悠然自在。⑩绻恋:怀念之情。火牛: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燕军破齐七十余城,田单守即墨,聚集城中之牛千余头,牛身皆着赤衣,并画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束灌脂之苇草于牛尾,一端燃以火,乘夜直扑燕军,遂获大捷,此即田单之火牛计。风马:风马
即风马牛之略。风为牛马牝牡交尾时之媒介。陆游诗:“醉自醉倒愁自愁,愁与酒如风马牛。”
【译文】即使是戴高冠佩大带的达官贵人,有时看见了披着蓑衣戴着小笠的百姓隐士,过着乐天知命安逸无忧的生活,心里未尝不叹息自己生活苦恼烦劳之多啊!还有一些坐在长筵广席之上的富豪们,有时看见束帘净几的书斋,心中也不免对这安静闲逸的景致产生了缱绻之意。然而世人却愿意像田单一般驱火牛破燕兵,愿意作齐桓公伐楚子,使远方的牛马互相诱曳在一起,这些都是戕贼人生不适人性的作法,何不立一悠然自适的计划以早日回归人的天性!
【评析】虽然峨冠大带和长筵广席,人人都羡慕,但这是人为的而不是自然的。此外,田单趋火牛冲杀燕军,燕军不能敌挡大败而逃;齐桓公打败蔡国后,却乘机伐楚,然齐楚相隔很远,虽然把牝马壮牛互相引诱放牧到远方去,由齐也到不了楚地,这两件事也都是违反自然、不合人情的做法,富贵权豪和穷兵黩武的霸者都应该引以为戒啊!
处世忘世超物乐天
鱼得水逝①,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识此可以超物累②,可以乐天机③。
【注释】①逝:流过去。②物累:为外界所累。③天机:自然的机妙。
【译文】鱼得水而游,但是忘记自己是在水中。鸟乘风飞翔,但是不知自己是在风里。人如果能够体会出这个道理,则身虽处在世间,而能忘却一切不为外物所击累,超脱于物外,则心神常常得到乐其天然的妙趣。
【评析】宏智禅师会说:“水清澈地鱼行迟,空阔飞天鸟飞杳。”道元禅师也说:“鸟虽飞去飞回,但不忘其道路。”鱼鸟如此海阔天空畅游于天地间,多么逍遥自在啊!如果人果真能超脱物外,而不为外物所系累,則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妙趣了。
人生本无常盛衰何可恃
狐眠败砌①,兔走荒台②,尽是当年歌舞之地③;露冷黄花④,烟迷⑤衰草,悉属旧时争战之场⑥。盛衰何常,强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⑦。
【注释】①败砌:败坏的台阶。②荒台:荒废的宫殿高台。③歌舞之地:美人姬妾歌舞的地方。④黄花:菊之异名。⑤烟迷:为烟雾所遮迷。⑥争战之场:英雄争逐的古战场。⑦心灰:消极、志气消沉。
【译文】狐狸夜眠的败瓦颓垣和鼠兔所窜走的荒台野坟,这都是当年耸立的金阙玉楼,为美人歌妓轻歌漫舞的场所。长满冷露滴落的黄花和蒙蒙细雨所浸的衰草的地方,都是旧时英雄激烈争战的场所。无论当年多么强盛,一旦时穷运衰也必然走向败亡之途,所以说盛衰无常,强弱不定。人若能常念及浮世之变幻无常,则心志俱灰,一切功名富贵之念也全消了。
【评析】虽以绝代之豪富、千古之英雄,而逞一时荣华弄一朝之权柄,一旦时过境迁,便全都消失了!人生原本就是变幻无常、盛衰不定的,能了解这个道理,自然就不为野心所困、不为物欲所惑,如此一来,追求富贵功名的心理,自然而然便冷却了。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