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思莼,张季鹰之胸怀落落
【原文】
风起思莼,张季鹰之胸怀落落①;春回到柳,陶渊明之兴致翩翩②。然此二人,薄宦投簪③,吾犹嗟其太晚。
【注释】
①“风起思莼”二句:张翰,晋吴郡人,秋风起借思念乡的莼菜鲈鱼而辞官归隐。
②回到柳”二句:用陶渊明归隐典故。在《五柳先生传》中描述其宅边有五棵柳树,因号五柳先生。
③投簪:丢下固定发髻用的簪子。比喻弃官。
【评析】
飞鸟尽,良弓藏,天下混乱之时,辞官归隐则是明哲保身,推卸责任;治乱之后,天下承平,弃官印而泛舟江湖,方是真正超脱功名利禄之外。
黄花红树,春不如秋
【原文】
黄花红树,春不如秋;白云①青松,冬亦胜夏。春夏园林,秋冬山谷,一心无累,四季良辰。
【注释】
①白云:疑为“白雪”误。
【评析】
心清神宁者,四季皆有清新宜人的胜景。
听牧唱樵歌,洗尽五年尘土肠胃
【原文】
听牧唱樵歌,洗尽五年尘土肠胃。奏繁弦急管①,何如一派山水清音。
【注释】
①奏繁弦急管:弹奏繁复的琴弦和急促的箫管。
【评析】
音乐一旦远离自然就变得形式繁复,情感枯竭,如此音乐岂能怡人情性。
未免以冷淡成愁,断不以寂寞生悔
【原文】
孑然①一身,萧然四壁,有识者当此,虽未免以冷淡成愁,断不以寂寞生悔。
【注释】
①孑(jié)然:孤独的样子。
【评析】
寂寞是因为孤独无朋,知心会意的朋友是心灵的寄托,尽管孤身一人,四壁皆空,心却不空,游目骋怀,与万物相融,宇宙万物皆可为友。
五更枕席见本来面目
【原文】
从五更枕席上参看心体,心未动,情未萌,才见本来面目;向三时饮食中谙练①世味,浓不欣,淡不厌,方为切实工夫。
【注释】
①谙(ān)练:熟练地了解。
【评析】
人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日常琐碎纷乱的生活中保持本心。最好的方法学会经常反省,这样不致被凡尘琐事吞噬真性情。
廉所以惩贪,贪夫之侧目
【原文】
廉所以惩贪,我果不贪,何必标一廉名,以来贪夫之侧目;让所以息争,我果不争,又何必立一让名,以致暴客之弯弓①。
【注释】
①弯弓:借指动用武力。
【评析】
贫与廉、让与争并行,无贪何来廉,无让何来争。古人常说“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庄子),最大的快乐是不期而至,最高的荣誉是不需要人们的赞誉的。许多以廉洁谦让之名标榜者,往往是为了争取更多功名利禄,或者是为他们的贪污贿赂作掩护。
曲高每生寡和之嫌,歌唱须求同调
【原文】
曲高每生寡和之嫌,歌唱须求同调;眉修①多取入官之妒,梳洗切莫倾城②。
【注释】
①眉修:眉毛修长,指代美貌,比喻怀才遭嫉。屈原《离骚》:“众女嫉予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②倾城:形容女子美貌。《汉书·外戚传》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评析】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切莫为天下先,切莫特立独行。这样的生活哲学,与过去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陈旧的生产方式保持着封建社会的超稳定性,结果也造就了不思进取,缺乏竞争的社会风气,以及不敢为天下先的庸人哲学,以至阻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讲步。
随缘便是遣缘,似舞蝶与飞花共适
【原文】
随缘便是遣缘,似舞蝶与飞花共适;顺事自然无事,若满月偕盆水同圆①。
【注释】
①圆:圆满。
【评析】
农业社会,我们顺应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循环往复。工业社会,我们力图去主宰自然,结果生态失衡,晨昏颠倒,四季不明,可无论顺应还是主宰,都并没有能给我们带来真正幸福的生活。前者依天行事,物质匮乏;后者过度开发却造成了环境污染。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了,人类精神生活却陷入了孤独。人如何在宇宙既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又与自然和谐共处,到目前为止,古典文明与现代文明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哪里来,该向何处去,这是现代亟需解决的难题,古代顺事自然的生活观,只是给我们提供了启示,而不是最终的归属。
耳根似飙谷投响,
过而不留,则是非俱谢
【原文】
耳根似飙谷①投响,过而不留,则是非俱谢②;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着,则物我两忘。
【注释】
①飙(biāo)谷:暴风吹进**。飙,暴风。
②谢:拒绝。
【评析】
是非俱谢,物我两忘,我心融入宇宙。耳听是非,心染尘色的平常之人如果能够略具此豁达胸襟,就能生活得更快乐率真一点。
心事无不可对人语,则梦寐俱清
【原文】
心事无不可对人语,则梦寐俱清;行事无不可使则见,人饮食俱稳①。
【注释】
①“行事”二句:疑“则”当与“人”互换。
【评析】
心事都可对人言,行事俱可让人见,自可称心胸坦荡,可他人并不乐见,并不爱听。有时所知所见过多,往往会造成他人的困扰。可以与人分享快乐,大可不必与人分享烦恼。
细草微风,两岸晚山迎短棹
【原文】
细草微风,两岸晚山迎短棹①;垂杨残月,一江春水送行舟。
【注释】
①棹:船桨,指代小船。
【评析】
这是日暮时分荡舟水上所看到的景色。清风袭来,两岸青山倒映水中,江岸边野草垂杨随风飘曳。此时天空中一抹残月,将周围的山水镶上了一道银边。景色历历,宛如一幅水墨画,所谓“诗中有画”了。
草色伴河桥,锦缆晓牵三竺雨
【原文】
草色伴河桥,锦缆晓牵三竺①雨;花阴连野寺,布帆晴挂六桥②烟。
【注释】
①三竺:浙江杭州灵隐上飞来峰东南的天竺山,因山上有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三座寺庙,因而被称作“三天竺”,简称为三竺。
②六桥:苏轼在杭州任职时,曾于西湖上修建六座桥,分别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西湖的内湖也有六桥,亦为名胜。
【评析】
描写杭州春夏之景,语言浅近,又生动含蓄。上下两句对仗工整,草色对花阴,河桥对野寺,三竺对六桥,尤其是“牵”、“挂”二字十分巧妙,仿佛那小船上的缆绳和风帆也有生命,意味自然深厚。
闲步畎亩间,大有野趣
【原文】
闲步畎亩①间,垂柳飘风,新秧映浪,耕夫荷农器,长歌相应,牧童稚子,倒骑牛背,短笛无腔,吹之不休,大有野趣。
【注释】
①畎(quǎn)亩:田间,田地。
【评析】
这仿佛是一个乡野之景的长镜头,一气呵成。镜头摇动,从田边杨柳怡人的姿态,转到了地里随风起伏的稻秧,又很自然地转移到在其间劳作的人,农夫身背农具,歌声舒朗,牧童倒骑牛背,随**些野调,人人怡然自得,神情鲜活。几乎是白描,但却野趣横生,农家之乐呼之欲出。
夜阑人静,清入肌骨
【原文】
夜阑①人静,携一童立于清溪之畔,孤鹤忽唳②,鱼跃有声,清入肌骨。
【注释】
①阑(lán):将尽。
②唳(lì):鹤的鸣叫。
【评析】
寂寂的深夜里,伫立在幽暝的溪水之畔,忽然,远处传来野鹤的孤鸣,脚下一尾鱼儿跃水而出,这些一瞬即逝的声响打破了无边的寂静,更显出夜的清冷与孤寂。仅仅十数字,却清新灵动,耐人寻味。
垂柳小桥,客来则寻常茶具
【原文】
垂柳小桥,纸窗竹屋,焚香燕坐,手握道书一卷,客来则寻常茶具,本色清言,日暮乃归,不知马蹄①为何物。
【注释】
①马蹄:语出《庄子·马蹄》篇,比喻人的性情受到束缚。
【评析】
田园晚归之人的散淡心境,全由景中物烘托而出。屋外的景色是小溪杨柳,屋内也简朴之极,焚一炉香,无须苦思坐禅,自然就生出超然世外的心境。待客以本色清言,待己以自然性情,这大概就是庄子所说的“真性”吧。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原文】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日夕欲颓,沉鳞竞跃,实欲界之仙都,自康乐①以来,未有能与其奇者。
【注释】
①康乐:谢灵运(385—433),南朝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是著名的山水诗人,有《谢康乐集》。
【评析】
若单单写山水,只是写那山如何高、水如何清便罢了,可作者偏能够更进一步又写五彩斑斓的石壁、四季葱茏的树林,再写清晨日暮、鸟兽虫鱼,各各姿态,生趣盎然,这样动静相映,山水的灵气
就出来了。
长松怪石,去墟落不下一二十里
【原文】
长松怪石,去墟落不下一二十里。鸟径缘崖,涉水于草莽间数四,左右两三家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竹篱草舍,燕处其间,兰菊艺之,霜月春风,日有余思,临水时种桃梅,儿童婢仆皆布衣短褐以给薪水,酿村酒而饮之。案有《诗》、《书》、庄周、《太玄》、《楚词》、《黄庭》、《阴符》、《楞严》、《圆觉》①数十卷而已。杖藜蹑屐②,往来穷谷大川,听流水,看激湍,鉴澄潭,步危桥,坐茂树,探幽壑,升高峰,不亦乐乎。
【注释】
①此处典籍乃涉及儒、道、佛三家的学说。
②杖藜蹑屐:指徒步漫游。
【评析】
只要放得下五斗俸禄,便可以学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寻一处僻静之所在,搭几间草舍,种桃梅,饮村酒,读儒、道、禅诸家之书,写率性自适的文字。或者随性所至,漫游于河流山川,让自然的美景涤荡心中世俗的尘劳,这不也是快意人生?
景趣满前,应接不暇
【原文】
天气清朗,步出南郊野寺,沽酒饮之。半醉半醒,携僧上雨花台①,看长江一线,风帆摇曳,钟山②紫气,掩映黄屋③,景趣满前,应接不暇。
【注释】
①雨花台:地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相传梁武帝时,有云光法师讲经于此,天花坠落如雨,得名。
②钟山:山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又名紫金山。
③黄屋:宫殿。
【评析】
金陵有无数胜景,作者并非流连其中,而是选择了远观的方式,以俯瞰的角度,在雨花台上眺望长江舟楫往来,于紫金山巅遥看旧朝宫阙。前朝往事,胜败兴衰,深深的历史感涌上心头,所谓满眼的景色“应接不暇”,应该也有这样的意味吧。
争扫一室,用博山炉
【原文】
争扫一室,用博山炉①,爇沉水香②,香烟缕缕,直透心窍,最令人精神凝聚。
【注释】
①博山炉:古香炉名。
②爇:点燃,焚烧。沉水香:香名,以沉香木脂制成。
【评析】
此句写扫室焚香。香在古人,是可以清心去欲,扫除胸中杂念的东西。看着香烟袅袅上升,心境会安静下来,注意力自然也容易集中。此时便有了“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的切身体会了。
良辰美景,春暖秋凉
【原文】
良辰美景,春暖秋凉,负杖蹑履,逍遥自乐,临池观鱼,披林听鸟,酌酒一杯,弹琴一曲,求数刻之乐,庶几居常以待终。筑室数楹①,编槿②为篱,结茅为亭,以三亩荫竹树栽花果,二亩种蔬菜,四壁清旷,空诸所有。蓄山童灌园薙草,置二三胡床着亭下,挟书剑伴孤寂,携琴弈以迟良友,此亦可以娱老。
【注释】
①楹(yínɡ):堂屋前部的柱子。
②槿(jǐn):植物名,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评析】
恬淡逍遥的归隐生活往往成为一种精神生活的象征。自己筑屋、耕作,与鱼、鸟相伴,以美酒相乐,琴、棋可以与好友共同欣赏切磋,书、剑可以排遣独处的孤寂,面对迟暮的人生,除了散淡闲适的生活,还有别的什么丢不开,还要苦苦追求呢?此时的心境便是“如鱼在水,冷暖自知”。
几分春色,全凭狂花疏柳安排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