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春色,全凭狂花疏柳安排;一派秋容,总是红蓼白蘋①妆点。
【注释】
①红蓼(liáo):一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有解毒、止痛等作用。也称水蓼。白蘋(pín):蕨类植物。生在近水的泥中。也叫田字草。
【评析】
不同的植物总是最能装点出一个季节的特色:只有看到烂漫的鲜花、吐芽的杨柳,才会真正体会到那一派旖旎春色,万物欣欣向荣;而只有淡红的蓼草、白色的叶洒满地头之时,才能深切感受到明丽中又带着肃杀之气的秋意。
南湖水落,妆台之明月犹悬
【原文】
南湖水落①,妆台之明月犹悬;西廊烟销②,绣榻之彩云不散。
【注释】
①水落:潮落,暗示夜色已深。
②烟销:古人睡时常常点香,早晨香烟散尽,暗示天明。
【评析】
“妆台”、“绣榻”点明了地点,“水落”、“烟销”暗示了时间。全句并没有直接写那位相思难以成眠的女子,她辗转反侧的形象却宛如立于眼前。此中有不尽的言外之意、味外之味,须细细体味。
眇眇乎春山,淡冶而欲笑
【原文】
眇眇①乎春山,淡冶而欲笑;翔翔乎空丝,绰约而自飞。
【注释】
①眇
眇:指山遥远的样子。
【评析】
春天的山为何像在微笑呢?可能是满山的树木刚刚发芽,远望去一片新绿,让作者自己舒朗愉悦吧。那空中飘荡的蛛丝,隐隐约约似有似无,仿佛自己会飞翔起来,这里仍然是借景写作者自己轻快的心情。
激气发于林瀑,好风送之水涯
【原文】
盛夏持蒲榻铺竹下,卧读《骚经》,树影筛风,浓阴蔽日,丛竹蝉声,远远相续。蘧然①入梦,醒来命取榐②栉发,汲石涧流泉,烹云芽一啜,觉两腋生风。徐步草玄亭,芰③荷出水,风送清香,鱼戏冷泉,凌波跳掷,因陟东皋之上,四望溪山罨画④,平野苍翠。激气发于林瀑,好风送之水涯。手挥麈尾,清兴洒然,不特法雨⑤凉雪,使人火宅之念⑥都冷。
【注释】
①蘧(qú)然:惊喜的样子。
②榐:榐木。这里指用榐木做的梳子。
③芰(jì):菱角。
④罨(yǎn)画:杂色彩画。这里指山水的色彩十分繁复。
⑤法雨:指佛法。佛法普度众生,如春雨泽被万物。
⑥火宅之念:尘俗的想法。火宅,佛教语,比喻人为情爱纠缠,犹如居住在火宅之中。
【评析】
夏日清闲的生活,间以优美的景色描写,如树影、蝉声、荷花、鱼池、溪山、平野,尤以“激气发于林瀑,好风送之水涯”二句最佳,其势旷达,如“好风”扑面而来,使人精神亦为之一爽。
茑萝骈织,亭榭翼然
【原文】
山曲小房,入园窈窕幽径,绿玉万竿,中汇涧水为曲池,环池竹树云石,其后平风逶迤,古松鳞鬣,松下皆灌丛杂木,茑萝骈织,亭榭翼然。夜半鹤唳清远,恍如宿花坞间,闻哀猿啼啸,嘹呖①惊霜,初不辨其为城市为山林也。
【注释】
①嘹呖:形容动物叫声清脆响亮。
【评析】
园趣幽深,集声、光、色、影于一体,移步为景,极传神。从入园的小路、路旁的翠竹,到中间的池水、池旁的石树,再到后面曲折的屏风、古松灌木,最后才写那些装点其中的小亭水榭。后一部分写住在园中,夜半听到白鹤清远的鸣叫,猿猴响亮的哀啼,这些只能在山野里听到的声音,作者竟在这里听到了,不禁恍惚起来,不知身在何处。
山房置古琴一张,质虽非紫琼绿玉
【原文】
山房置古琴一张,质虽非紫琼绿玉,响不在焦尾号钟①,置之石床,快作数弄,深山无人,水流花开,清绝、冷绝。
【注释】
①焦尾:琴名,见《后汉书·蔡邕传》。号钟:琴名,见晋傅玄《琴赋》。
【评析】
一人住在山中,伴着一张古琴,虽然没有华丽的装饰,琴声却能和上古的名琴媲美,兴致来时,弹弄几曲,听者只有涧溪无声的流水和野花瓣瓣,这样的情景真是清幽、冷寂到极点。
离披蒨郁,神涤意闲
【原文】
密作轶云,长林蔽日,浅翠娇青,笼烟惹湿,构数椽其间,竹树为篱,不复葺垣,中有一泓流水,清可漱齿,曲可流觞①,放歌其间,离披蒨郁,神涤意闲。
【注释】
①流觞:古代风俗,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定为三月三),于水滨结聚宴饮,以祓除不祥。后发展为在水渠边宴集,于水上置杯,顺水而流,停即取饮,称为流觞曲水。
【评析】
与热闹喧嚣的现代都市生活相比,人们似乎更向往在山林之中、溪水之畔筑一小屋,如此句中,上有浓荫蔽日的树林,将俗世的一切音尘隔绝开,下有一泓溪水,清澈的程度可以漱口,弯曲的姿态可以与朋友流觞宴乐,快意的时候就高声唱歌,这样的生活是多么闲适啊。
春雨初霁,园林如洗
【原文】
春雨初霁,园林如洗,开扉闲望,见绿畴麦浪层层,与湖头烟水相映带,一派苍翠之色,或从树梢流来,或自溪边吐出,支筇①散步,觉数十年尘土肺肠,俱为洗净。
【注释】
①筇(qióng):古书上的一种竹子,可做手杖。
【评析】
看到一派春色的愉快心情:景色生动优美,“流来”与“吐出”二字极妙,作者故意颠倒了搭配关系,看似不通,却增加了拟人的效果,使树木、溪水的形象更加生动,想象可谓巧妙奇特。最后一句写作者自己的感受,亦真切感人,加深了艺术感染力。
坐间非雅非俗
【原文】
四月有新笋、新茶、新寒豆、新含桃①,绿阴一片,黄乌数声,乍晴乍雨,不暖不寒,坐间非雅非俗,半醉半醒,尔时如从鹤背飞下耳。
【注释】
①含桃:即樱桃。
【评析】
农历四月是春天最美的时间,此时万物生长,欣欣向荣,又有
各式的时令蔬菜水果,叫人应接不暇;天气湿润温暖,既没有料峭的春寒,也没有黄梅雨季的潮湿。在这样的季节里,一切都那么自在优游,让人陶醉忘我。
海山微茫而隐见,江山严厉而峭卓
【原文】
海山微茫而隐见,江山严厉而峭卓,溪山窈窕而幽深,塞山童赪①而堆阜②,桂林之山绵衍庞博③,江南之山峻峭巧丽,山之形色,不同如此。
【注释】
①童赪(g):无草木之红土地。童,指童土,即荒芜无草之地。赪,红色。
②阜:土山。
③庞博:即磅礴。
【评析】
山的不同形态传达给人的感受是不相同的。海中的山隐隐绰绰,迷茫难见,给人以朦胧之美;江边的山峦**陡峭,气势如削,给人以狞厉之美;溪水环绕的清山清丽窈窕,幽静深远,给人以宁静之美;边塞的山则满是红土,荒芜无草,给人以蛮荒野性之美。此外,山水与人相类。桂林和江南的山又别有情致,桂林的山,山山联绵又座座峭拔,气势磅礴,而江南的山峻峭秀丽,精致小巧。
白云徘徊,终日不去
【原文】
白云徘徊,终日不去,岩泉一支,潺湲①斋中。春之昼,秋之夕,既清且幽,大得隐者之乐,惟恐一日移去。
【注释】
①潺湲:水慢慢流的样子。
【评析】
空中有悠悠白云,终日不散;岩边有清泉一眼,慢慢地流过屋中。春天的白昼,秋季的残阳,四周清幽无人,这样的生活真是如隐居一样快乐啊,唯一担心的就是一天又匆匆流去。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原文】
辋水①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小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童仆静默。
【注释】
①辋水:又名辋谷水,在陕西蓝田县南。唐代诗人王维曾于此处造别业。
【评析】
无论世界发生多大的变化,山野乡村的夜景似乎全都一样。月亮映在溪水的波澜中,微微摇荡,远山上有几点灯火,忽明忽现。小巷寂寥无人,狗吠声显得非常之响,又有村落里传来的舂米的声音,夹在问或响起的钟声里。景色清新,意境幽远,生动如画。
千竿修竹,周遭半亩方塘
【原文】
千竿修竹,周遭半亩方塘;一片白云,遮蔽五株柳垂①。
【注释】
①五株柳垂:陶渊明以屋旁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这里暗示过像陶渊明那样的田园生活。
【评析】
田园景色,修竹、方塘、白云、五柳,极其简单的四个意象,却写出了田园自然之美。景色恬淡,语言浅近,清新中有闲适,直白内带含蓄。
读书其有五,云霞宿高檐
【原文】
读书宜楼,其快有五:无剥啄①之惊,一快也;可远眺,二快也;无湿气浸床,三快也;木末竹颠,与鸟交语,四快也;云霞宿高檐,五快也。
【注释】
①剥啄:象声词,指叩门声。
【评析】
对于现代人,住在高楼已是寻常之事,却没有古人的乐趣,大概是少了那份古人的闲情吧。
喜方外之浩荡,叹人间之窘束
【原文】
喜方外①之浩荡,叹人间之窘束;逢阆苑②之逸客,值蓬莱③之故人。
【注释】
①方外:世外,指超然于世俗礼教之外。以语出《庄子·大宗师》:“彼游方之外者也。”亦指僧道为方外。此处用前意。
②阆苑:传说中的神仙住处。苏轼有诗“阆苑千葩映玉宸,人间只有此花新”。
③蓬莱: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山。
【评析】
向往超然世外的逍遥豁达,叹息世俗人间的种种束缚困窘;相逢那仙籍散逸的客人,遇见了蓬莱仙岛的故友。此四句表达了作者渴望出世求道的情怀。
清斋幽闭,时时暮雨打梨花
【原文】
清斋幽闭,时时暮雨打梨花;冷句忽来,字字秋风吹木叶。多方分别,是非之窦易开;一味圆融①,人我之见不立。
【注释】
①一味圆融:佛家弹宗主张“悟彻”,尤其强调圆融无碍,即回避一切矛盾,泯灭是非界限。
【评析】
透过实景写虚景,借物咏怀。咀嚼世事,体味人生。来自生活实际的经验才应该倍受爱惜珍重。
不侈荣利,闲谈古今
【原文】
吾斋之中,不尚虚礼,凡入此斋,均为知己,随分款留,忘形笑语,不言是非,不侈荣利,闲谈古今,静玩山水,清茶好酒,以适幽趣,臭味之交①,如斯而已。
【注释】
①臭味之交:指志趣相投的
友人。臭,此处当与“嗅”字通。
【评析】
隐逸之士的幽趣,“不言是非,不侈荣利”,一种纯粹非功利的交往,正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翻经如壁观僧,饮酒如醉道士
【原文】
翻经如壁观僧,饮酒如醉道士,横琴如黄葛野人①,肃客如碧桃渔夫。
【注释】
①黄葛野人:喻隐逸之士。黄葛,葛布。
【评析】
参禅如僧人,饮酒如道士,弹琴如隐者,静穆如渔夫,四者兼有,不知其为谁?
云林性嗜茶
【原文】
云林①性嗜茶,在惠山①中,用核桃松子肉和白糖成小块如石子,置茶中,出以啖客,名曰清泉白石。
【注释】
①云林:倪瓒(1301—1374),字元镇,号云林,元末画家,无锡人,善画山水。
②惠山:山名,在今江苏省无锡市。
【评析】
文人的神采风韵往往得之绿茶、清泉之助。值得注意的是,晚明文人对闲居生活的聊遣和安排尤为关注,较之魏晋名士风度有了一个深切的变化。
篇诗斗酒,何殊太白之丹丘
【原文】
万绿阴中,小亭避暑;八闼①洞开,几簟皆绿。雨过蝉声来,花气令人醉。
【注释】
①闼:小门。
【评析】
此夏方可消受,让人不厌,养人精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