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孝行览2(2 / 2)

春秋左传 佚名 3871 字 4个月前
🎁美女直播

咎犯:狐偃,字子犯,晋文公之舅,所以称舅犯。咎,通“舅”。

奈何:如何,怎么样。

足:满足。文:指礼乐的盛大。

诈:指欺骗对方。

雍季:人名,事迹不详。

竭:尽,这里用如动词。泽:池泽。渔:捕鱼。

薮(sǒu):指沼泽地。田:打猎。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畋”。

偷:苟且。

反:返回。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返”。为赏:行赏。

在上:指居首位。

或者:或许,也许。

焉:疑问代词,哪里。

不终:不能坚持到最后,即不能始终这样做。

始:乃。

移:羡慕。

其成毁:意思是,即使成功了,最终也必定毁坏。

其胜败:意思是,即使胜利了,最终也必定失败。

殽:崤山,分东西二崤。在今河南省西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

楚胜于诸夏:指公元前597年楚国在邲打败晋国。诸夏,指中原地区的国家。据《左传·宣公十二年》载,“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楚胜晋服郑。

败乎柏举:指楚昭王在柏举被吴国打败。

一胜而王天下:指牧野一战,武王灭商而称王天下。

赵襄子出围:智伯率韩、魏两家围赵襄子于晋阳,襄子令家臣张孟谈与韩、魏两家暗中联系,灭掉智氏。赵襄子,名毋恤,赵简子之子。

高赦:他书或作“高赫”、“高共”,赵襄子家臣。

张孟谈:赵襄子家臣。

殆:危。

约:困。

仲尼闻之:赵襄子事发生在孔子死后,此处当系伪托。

六军:周时制度,天子设有六军,诸侯国依大小设有三军二军一军等。后周室衰微,大诸侯

**队的建制已不只三军。这里六军泛指军队。易:轻慢。

代:战国时国名,在今河北省蔚县一带。后为赵襄子所灭。

迫:逼。

魏桓:即魏桓子,名驹。韩康:即韩康子,名虎。期:约定日期。

觞(shāng):古代酒器。

三家:指韩、赵、魏。

长攻【正文】

五曰:

凡治乱存亡,安危强弱,必有其遇①,然后可成,各一则不设②。故桀纣虽不肖,其亡,遇汤武也。遇汤武,天也,非桀纣之不肖也。汤武虽贤,其王,遇桀纣也。遇桀纣,天也,非汤武之贤也。若桀纣不遇汤武,未必亡也。桀纣不亡,虽不肖,辱未至于此。若使汤武不遇桀纣,未必王也。汤武不王,虽贤,显未至于此。故人主有大功,不闻不肖;亡国之上,不闻贤。譬之若良农,辩土地

之宜③,谨耕耨之事④,未必收也。然而收者,必此人也始,在于遇时雨。遇时雨,天也,非良农所能为也。

越国大⑤,王恐⑥,召范蠡而谋⑦。范蠡曰:“王何患焉?今之,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夫吴国甚富,而财有余,其王年少⑧,智寡才轻,好须臾之名⑨,不思后患。王若重币卑辞以请籴于吴⑩,则食可得也。食得,其卒越必有吴,而王何患焉?”越王曰:“善!”乃使人请食于吴。吴王将与之,伍子胥进谏曰:“不可与也!夫吴之与越,接土邻境,道易人通,仇雠敌战之国也,非吴丧越,越必丧吴。若燕秦齐晋,山处陆居,岂能逾五湖九江越十七厄以有吴哉?故曰非吴丧越,越必丧吴。今将输之粟,与之食,是长吾雠而养吾仇也。财匮而民怨,悔无及也。不若勿与而攻之,固其数也”。此昔吾先王之所以霸。且夫,代事也,犹渊之与阪,谁国无有?”吴王曰:“不然。吾闻之,义兵不攻服,仁者食饥饿。今服而攻之,非义兵也;饥而不食,非仁体也。不仁不义,虽得十越,吾不为也。”遂与之食。不出三年,而吴亦。使人请食于越,越王弗与,乃攻之,夫差为禽。

楚王欲取息与蔡,乃先佯善蔡侯,而与之谋曰:“吾欲得息,奈何?”蔡侯曰:“息夫人,吾妻之姨也。吾请为飨息侯与其妻者,而与王俱,因而袭之。”楚王曰:“诺。”于是与蔡侯以飨礼入于息,因与俱,遂取息。旋舍于蔡,又取蔡。

赵简子病,召太子而告之曰:“我死已葬,服衰而上夏屋之山以望。”太子敬诺。简子死,已葬,服衰,召大臣而告之曰:“愿登夏屋以望。”大臣皆谏曰:“登夏屋以望,是游也。服衰以游,不可。”襄子曰:“此先君之命也,寡人弗敢废。”群臣敬诺。襄子上于夏屋,以望代俗,其乐甚美。于是襄子曰:“先君必以此教之也。”及归,虑所以取代,乃先善之。代君好色,请以其姊妻之,代君许诺。姊已往,所以善代者乃万故。马郡宜马,代君以善马奉襄子。襄子谒于代君而请觞之。马郡尽。先令舞者置兵其羽中,数百人。先具大金斗。代君至,酒酣,反斗而击之,一成,脑涂地。舞者操兵以斗,尽杀其从者。因以代君之车迎其妻,其妻遥闻之状,磨笄以自刺。故赵氏至今有刺笄之证,与反斗之号。

此三君者,其有所自而得之,不备遵理,然而后世称之,有功故也。有功于此而无其失,虽王可也。【解说】

长攻,当作“长功”(依孙锵鸣说),即以建功为上之意。本篇以勾践灭吴、楚王灭蔡、赵襄子灭代为例,着重说明存亡成败都带有偶然性。因此,有时不循理义而行也可获得成功,为后世所称道。篇名“长功”,用意即在于此。对于这种“不备遵理”以求功名的做法,作者虽然认为“有失”,但又不得不给予某种程度的肯定。这种见解,与全书崇尚礼义的思想颇不合,而与“成者为首,不成者为尾”(《庄子·盗跖》)的思想接近,不能不说是作者对统治者注重功利、祟尚权诈的妥协和让步。

为了论证成功有赖于机遇,文章开头就指出存亡治乱等“必有其遇”,“各一则不设”,说明作者看到了矛盾双方互相依赖和制约的关系。但是,作者把矛盾双方的这种“遇”看作“天”即人力所不能左右、无法预知的偶然性,这就陷入了片面性。【注释】

①遇:逢,遇合。

②各一则不设:意思是,如果彼此相同,就不能实现这些(即治乱存亡安危强弱)了。一,一律,相同。设,施行。

③辩:通“辨”。辨别。

④耨(nòu)):锄草。

⑤:饥荒,年成不好。

⑥王:指越王勾践。

⑦范蠡:越大夫,帮助越王勾践奋发图强,灭掉吴国。

⑧王:指吴王夫差。

⑨须臾:片刻,短时。

⑩币:礼物。籴(dí):买进粮食,这里指借粮。

卒:最终。

夫:句首语气词,无实义,表示要发议论。

易:平坦。

仇雠(qiúchóu):仇人。

厄(è):险要之地。

输之粟:送给它(越国)粮食。输,送。

雠:匹敌,对手。

匮:乏,缺乏。

数:理数。

先王:指吴王阉闾。

代事:更替出现的事。代,更替,交替。

阪(bǎn):山坡。

服:用作名词,指已归顺的国家。

食(sì):给……吃。

体:指事物的本体、主体。

禽:擒获。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擒”。

楚王:指楚文王。息:国名,为楚所灭,在今河南省新息县一带。蔡:国名,周武王弟叔度及其子胡受封之地,在今河南省上蔡、新蔡县一带。

佯:假装。

妻之姨:妻妹。

飨(xiāng):用酒食款待人。

以飨礼入于息:带着宴飨的食品进入息国。

:返,还。舍:军队临时驻扎。

赵简子:即赵鞅,赵襄子之父,晋卿。病:病重。

太子:指赵襄子。

服衰(cuī):穿上丧服。衰,古代丧服,用粗麻布制作,披于胸前。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缞”。夏屋之山:即夏屋山,在今山西省代县一带。

俗:指风土人情。

妻之:嫁给他为妻。妻,用如动词。

善:奸,这里是讨好的意思。故:事。

马郡:代地产马,所以称之为“马郡”。宜马:适宜养马。

谒:告诉。觞(shāng):飨,用酒食款待人。

马郡尽:与上下文不能相连,当在上文“代君以善马奉襄子”之下(依毕沅说)。

羽:舞者所持舞具。

斗:古酒器。

酒酣:喝酒喝得正畅快。

一成:一下。

笄(jī):簪子。

号:称号,名称。

三君:指上文提到的越王勾践、楚文王、赵襄子。

有所自:指有所使用的方法。

备:完全。遵:遵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