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操第六
吾观《礼经》,圣人之教:箕帚匕箸①,咳唾唯诺②,执
烛沃盥③,皆有节文④,亦为至矣。但既残缺,非复全书;
其有所不载,及世事变改者,学达君子,自为节度,相承
行之,故世号士大夫风操⑤。而家门颇有不同,所见互称
长短;然其阡陌⑥,亦自可知。昔在江南,目能视而见之,
耳能听而闻之;蓬生麻中⑦,不劳翰墨⑧。汝曹生于戎马之
间,视听之所不晓,故聊记录,以传示子孙。
《礼》曰:“见似目瞿,闻名心瞿⑨。”有所感触,恻怆
心眼;若在从容平常之地,幸须申其情耳。必不可避,亦
当忍之;犹如伯叔兄弟,酷类先人,可得终身肠断,与之
绝耶?又:“临文不讳,庙中不讳,君所无私讳⑩。”益知
闻名,须有消息,不必期于颠沛而走也。梁世谢举,甚
有声誉,闻讳必哭,为世所讥。又有臧逢世,臧严之子也,
笃学修行,不坠门风;孝元经牧江州,遣往建昌督事,
郡县民庶,竞修笺书,朝夕辐辏,几案盈积,书有称
“严寒”者,必对之流涕,不省取记,多废公事,物情怨
骇,竟以不办而还。此并过事也。
近在扬都,有一士人讳审,而与沈氏交结周厚,沈与
其书,名而不姓,此非人情也。
凡避讳者,皆须得其同训以代换之:桓公名白,博
有五皓之称;厉王名长,琴有修短之目。不闻谓布帛
为布皓,呼肾肠为肾修也。梁武小名阿练,子孙皆呼练
为绢;乃谓销炼物为销绢物,恐乖其义。或有讳云者,呼
纷纭为纷烟;有讳桐者,呼梧桐树为白铁树,便似戏笑耳。
周公名子曰禽,孔子名儿曰鲤,止在其身,自可无
禁。至若卫侯、魏公子、楚太子,皆名虮虱;长卿名犬
子,王修名狗子,上有连及,理未为通,古之所行,今
之所笑也。北土多有名儿为驴驹、豚子者,使其自称及兄
弟所名,亦何忍哉?前汉有尹翁归,后汉有郑翁归,梁
家亦有孔翁归,又有顾翁宠;晋代有许思妣、孟少孤,
如此名字,幸当避之。
今人避讳,更急于古。凡名子者,当为孙地。吾亲
识中有讳襄、讳友、讳同、讳清、讳和、讳禹,交疏造次,
一座百犯,闻者辛苦,无憀赖焉。
昔司马长卿慕蔺相如,故名相如,顾元叹慕蔡邕,故
名雍,而后汉有朱伥字孙卿,许暹字颜回,梁世有庾
晏婴、祖孙登,连古人姓为名字,亦鄙事也。
昔刘文饶不忍骂奴为畜产,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
有指名为豚犊者:有识傍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
近在议曹,共平章百官秩禄,有一显贵,当世名臣,
意嫌所议过厚。齐朝有一两士族文学之人,谓此贵曰:
“今日天下大同,须为百代典式,岂得尚作关中旧意?明
公定是陶朱公大儿耳!”彼此欢笑,不以为嫌。
昔侯霸之子孙,称其祖父曰家公;陈思王称其父为
家父,母为家母;潘尼称其祖曰家祖:古人之所行,今
人之所笑也。今南北风俗,言其祖及二亲,无云家者;田
里猥人,方有此言耳。凡与人言,言己世父,以次第称
之,不云家者,以尊于父,不敢家也。凡言姑姊妹女子
子:已嫁,则以夫氏称之;在室,则以次第称之。言礼
成他族,不得云家也。子孙不得称家者,轻略之也。蔡
邕书集,呼其姑姊为家姑家姊;班固书集,亦云家孙:
今并不行也。
凡与人言,称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及长姑,皆
加尊字,自叔父母已下,则加贤字,尊卑之差也。王羲之
书,称彼之母与自称己母同,不云尊字,今所非也。
南人冬至岁首,不诣丧家;若不修书,则过节束带
以申慰。北人至岁之日,重行吊礼;礼无明文,则吾不
取。南人宾至不迎,相见捧手而不揖,送客下席而已;北
人迎送并至门,相见则揖,皆古之道也,吾善其迎揖。
昔者,王侯自称孤、寡、不谷,自兹以降,虽孔子
圣师,与门人言皆称名也。后虽有臣、仆之称,行者盖亦
寡焉。江南轻重,各有谓号,具诸《书仪》;北人多称
名者,乃古之遗风,吾善其称名焉。
言及先人,理当感慕,古者之所易,今人之所难。江
南人事不获已,须言阀阅
,必以文翰,罕有面论者。北
人无何便尔话说,及相访问。如此之事,不可加于人也。
人加诸己,则当避之。名位未高,如为勋贵所逼,隐忍方
便,速报取了;勿使烦重,感辱祖父。若没,言须及者,
则敛容肃坐,称大门中,世父、叔父则称从兄弟门中,兄
弟则称亡者子某门中,各以其尊卑轻重为容色之节,皆变
于常。若与君言,虽变于色,犹云亡祖亡伯亡叔也。吾见
名士,亦有呼其亡兄弟为兄子弟子门中者,亦未为安贴
也。北土风俗,都不行此。太山羊偘,梁初入南;吾近
至邺,其兄子肃访偘委曲,吾答之云:“卿从门中在梁,
如此如此。”肃曰:“是我亲第七亡叔,非从也。”祖孝徵
在坐,先知江南风俗,乃谓之云:“贤从弟门中,何故不
解?”
古人皆呼伯父叔父,而今世多单呼伯叔。从父兄弟姊
妹已孤,而对其前,呼其母为伯叔母,此不可避者也。兄
弟之子已孤,与他人言,对孤者前,呼为兄子弟子,颇为
不忍;北土人多呼为姪。案:《尔雅》、《丧服经》、《左
传》,姪虽名通男女,并是对姑之称。晋世已来,始呼叔
姪;今呼为姪,于理为胜也。
别易会难,古人所重;江南饯送,下泣言离。有王子
侯,梁武帝弟,出为东郡,与武帝别,帝曰:“我年已
老,与汝分张,甚以恻怆。”数行泪下。侯遂密云,赧
然而出。坐此被责,飘飖舟渚,一百许日,卒不得去。北
间风俗,不屑此事,歧路言离,欢笑分首。然人性自有
少涕泪者,肠虽欲绝,目犹烂然;如此之人,不可强责。
凡亲属名称,皆须粉墨,不可滥也。无风教者,其
父已孤,呼外祖父母与祖父母同,使人为其不喜闻也。虽
质于面,皆当加外以别之,父母之世叔父,皆当加其次
第以别之;父母之世叔母,皆当加其姓以别之;父母之群
从世叔父母及从祖父母,皆当加其爵位若姓以别之。河
北士人,皆呼外祖父母为家公家母;江南田里间亦言之。
以家代
外,非吾所识。
凡宗亲世数,有从父,有从祖,有族祖。江南风
俗,自兹已往,高秩者,通呼为尊,同昭穆者,虽百世
犹称兄弟;若对他人称之,皆云族人。河北士人,虽三二
十世,犹呼为从伯从叔。梁武帝尝问一中土人曰:“卿北
人,何故不知有族?”答云:“骨肉易疏,不忍言族耳。”当
时虽为敏对,于礼未通。
吾尝问周弘让曰:“父母中外姊妹,何以称之?”周
曰:“亦呼为丈人。”自古未见丈人之称施于妇人也。吾
亲表所行,若父属者,为某姓姑;母属者,为某姓姨。中
外丈人之妇,猥俗呼为丈母,士大夫谓之王母、谢母云。
而《陆机集》有《与长沙顾母书》,乃其从叔母也,今所
不行。
齐朝士子,皆呼祖仆射为祖公,全不嫌有所涉也,
乃有对面以相戏者。
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乃可
以为孙氏。孔子弟子记事者,皆称仲尼;吕后微时,尝
字高祖为季;至汉爰种,字其叔父曰丝;王丹与侯霸子
语,字霸为君房;江南至今不讳字也。河北士人全不辨
之,名亦呼为字,字固呼为字。尚书王元景兄弟,皆号
名人,其父名云,字罗汉,一皆讳之,其余不足怪也。
《礼·间传》云:“斩缞之哭,若往而不反;齐缞之
哭,若往而反;大功之哭,三曲而偯;小功缌麻,哀
容可也,此哀之发于声音也。”《孝经》云:“哭不偯。”皆
论哭有轻重质文之声也。礼以哭有言者为号,然则哭亦有
辞也。江南丧哭,时有哀诉之言耳;山东重丧,则唯呼
苍天,期功以下,则唯呼痛深,便是号而不哭。
江南凡遭重丧,若相知者,同在城邑,三日不吊则绝
之;除丧,虽相遇则避之。怨其不己悯也。有故及道遥
者,致书可也;无书亦如之。北俗则不尔。江南凡吊者,
主人之外,不识者不执手;识轻服而不识主人,则不于
会所而吊,他日修名诣其家。
阴阳说云:“辰为水墓,又为土墓,故不得哭。”王
充《论衡》云:“辰日不哭,哭则重丧。”今无教者,辰
日有丧,不问轻重,举家清谧
,不敢发声,以辞吊客。道
书又曰:“晦歌朔哭,皆当有罪,天夺其算。”丧家朔望,哀感弥深,宁当惜寿,又不哭也?亦不谕。
偏傍之书,死有归杀。子孙逃窜,莫肯在家;画瓦
书符,作诸厌胜;丧出之日,门前然火,户外列灰,
祓送家鬼,章断注连:凡如此比,不近有情,乃儒雅之
罪人,弹议所当加也。
己孤,而履岁及长至之节,无父,拜母、祖父母、
世叔父母、姑、兄、姊,则皆泣;无母,拜父、外祖父母、
舅、姨、兄、姊,亦如之:此人情也。
江左朝臣,子孙初释服,朝见二宫,皆当泣涕;二
宫为之改容。颇有肤色充泽,无哀感者,梁武薄其为人,
多被抑退。裴政出服,问讯武帝,贬瘦枯槁,涕泗滂沱,
武帝目送之曰:“裴之礼不死也。”
二亲既没,所居斋寝,子与妇弗忍入焉。北朝顿丘
李构,母刘氏,夫人亡后,所住之堂,终身锁闭,弗忍
开入也。夫人,宋广州刺史纂之孙女,故构犹染江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