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
[原文]
天地玄黄,****。
[译文]
天是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是辽阔无边的。
[注释]
玄、黄:两种颜色。《易·坤·文言》:“天玄而地黄。”
这里不是单纯地写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在于宣扬儒家经
典。这样的地方很多,以下不一定都注明出处。洪荒:空
旷,辽阔。这里是说,宇宙辽阔,无边无际。
[原文]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译文]
太阳正了又斜,月亮有圆有缺,星星散布在太空中。
[注释]
盈:满。昃(zè):斜。这里是说,月有圆有缺,日有
正斜。
[原文]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译文]
寒暑季节循环反复,秋天收割庄稼,冬天储藏粮食。
积累几年的日差成为闰年,古人用律吕来调节阴阳。
[注释]
闰:历法纪年与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有一定差
数,故每隔数年必设闰月加以调整。阴历三年闰一个月,
五年闰两个月,十九年闰七个月。律吕:“六律”、“六吕”
的合称。相传黄帝时伶伦制乐,用律吕以调阴阳。这里四
字成句,省了阴字。
[原文]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译文]
云气上升遇冷就形成了雨,夜里露水遇冷就结成霜。
金子是从金沙江淘来的,玉石是出在昆仑山的。
[注释]
丽水:即丽江,又名金沙江,产金。《韩非子·内储说
上》:“丽水中生金。”昆冈:昆仑山。《书·胤征》;“火炎昆
冈,玉石俱焚。”
[原文]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译文]
古代有宝剑叫“巨阙”,古代有明珠叫“夜光”。
[注释]
巨阙:古代宝剑名。见《荀子·性恶》及《越绝书·外传
记·宝剑》。夜光:指夜里发亮的宝珠。见《战国策·楚策》。
[原文]
果珍李柰(nài),菜重芥姜。
[译文]
李和柰都是珍贵的水果,芥和姜都是贵重的蔬菜。
[注释]
这两句是按照《礼记·内则》的意思写的,不是单纯介
绍果品与蔬菜,而是有意宣扬儒家经典。
[原文]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译文]
海水咸,河水淡。鱼在水里游,鸟在天上飞。
[注释]
鳞:鱼类。羽:鸟类。
[原文]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译文]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些都是古代氏族社会的
“帝王”。
[注释]
师:官。相传伏羲氏用龙给百官命名,因此把他叫龙
师;神农氏用火给百官命名,故称他为火帝;少皞氏用鸟
给百官命名,所以叫他鸟官。见《左传·昭十七年》。
[原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译文]
(古人)创造了文字,穿起了衣裳。
[注释]
相传黄帝时仓颉、沮涌造文字,胡曹、伯余作衣裳。
见《世本·作篇》。
[原文]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译文]
唐尧虞舜(不争权夺利),主动把君主的位子让给别人。
[注释]
位:君位。国:国家。虞:舜的封地,此处指舜;古
代以地为氏,故舜又称虞舜。陶唐:尧的封地,此处指尧。
尧初封于陶,后封于唐,故称陶唐氏,又称唐尧。尧、舜
是传说中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领袖。尧推选舜为继承
人,尧当了七十年君主,他死后由舜继位,舜当了五十年
君主,又把君位传给了禹。史称“禅让”,也就是“推位让
国”。
[原文]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译文]
周武王姬发和商王成汤讨伐昏暴的夏桀和殷纣,抚慰
受苦受难的人
民。
[注释]
吊民:抚慰人民。伐罪:讨伐罪人。周发:即周武王,
姓姬,名发。殷汤:即商汤。汤建立商朝,都亳,至盘庚
迁都殷,故商汤也称殷汤。
[原文]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译文]
(帝王)坐在朝廷上向大臣询问管理天下的办法,皇帝
垂衣拱手,大臣们分工协商,天下大治,功绩彰著。
[注释]
朝:朝廷。道:治国之道。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有
办法,不匆忙,不费力的样子。《书·武成》:“垂拱而天下
治”,意思是天下太平可以无为而治。平章:平,太平,天
下大治;章,同彰,彰明,显著。《书·尧典》:“平章百
姓”。
[原文]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译文]
(他们)“爱惜”抚育”老百姓,使戎族和羌族俯首称臣。
[注释]
黎首:老百姓,这里指当时的奴隶。臣伏:制伏。戎
(róng)、羌:古代对西方各族的统称。
[原文]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译文]
远方、近处都被统一起来了,全部服服贴贴地宾服、
归顺“天王”。
[注释]
遐(xiá):远。迩(ěr):近。率:所有的。宾:宾服。
归:归顺。
[原文]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译文]
(在他们的美政之下)凤凰在竹林里鸣叫,白马在场上
吃庄稼,贤人们都安留不去。
[注释]
凤:凤凰,古人以凤为灵鸟。《庄子·秋水》中说,凤
(原文作鹓刍鸟)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诗·大雅·卷
阿》:“凤凰鸣矣,于彼**。”这里是说,统治者有德政,凤
凰就来了。驹:小马。《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
我场苗。”原诗本来是讽刺周宣王不能用贤,这里吹捧统治
者是想方设法求贤的人。
[原文]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译文]
(统治者的)“德化”使草木都受益,百姓和万国也都得
到“好处”。
[注释]
化:普遍。被:加,及。赖:利。万方:四面八方,
泛指天下。
[原文]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维鞠养,岂敢毁伤!
[译文]
(人的)身体、头发关系到“四大”和“五常”。恭恭敬敬
想起父母养育之恩,哪能敢毁坏和损伤它呢!
[注释]
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身发、毁伤:出自《孝经》: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四大:有两种说法,一
说是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另一说是地、水、火、风。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鞠(jū)养:抚养。出自
《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原文]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译文]
妇女要仰慕那些严守封建礼教的贞妇洁女,男子要仿
效有才能、有道德的人。知道了自己的言行有不符合封建
伦理道德的地方,就一定要改正。受了人家恩惠不要忘记。
[注释]
慕:思念,这里含有必须遵守的意思。贞洁:贞是旧
礼教中束缚女子的一种道德观念,指女子不改嫁,以礼自
守为贞;洁是清白的意思。效:仿效,学习。过:出自《论
语·学而》:“过则勿惮改”。得:是受到的意思。崔瑗《座右
铭》:“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原文]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译文]
不谈别人的短处,也不仗恃自己的长处。
[注释]
罔:不。靡(mǐ):莫,不要。崔瑗《座右铭》:“无道
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原文]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译文]
守信要经得起复查,涵养要让人莫测高深。
[注释]
覆:覆按,检验。意
思是说,人要言而有信,能够兑
现。人的器宇、胸怀要弘广博大,使人难测高深。
[原文]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译文]
墨翟对白丝可以染成各种颜色感到悲伤。《诗》有《羔
羊》一篇,歌颂节俭和正直。
[注释]
墨:墨子,名翟,战国时人。墨子看见丝被染便悲叹
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见《墨子·所染》。这是
宣扬要人们保持天生的“善性”。诗赞羔羊是《诗·召南·
羔羊》吹捧奴隶主统治者“节俭正直,德如羔羊”。
[原文]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译文]
对贤人好的品德要向他看齐,和他站到一个行列里,
要能够时时想着照圣人的样子作。
[注释]
景行:出自《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
止。”意思是对高山要抬头瞻仰,对贤人的品德,要看齐,
站到一个行列中去。维:语助词,无实义。克:能够。念:
思念。语见《尚书·多方》。
[原文]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译文]
道德修养好了,名气也就树立起来了;就象形体端正,
仪表就庄重一样。
[注释]
德建:指“立德”。剥削阶级宣扬所谓的“三不朽”,第
一条便是“立德”,见《左传·襄二十四年》。名立:树立声
名。见《孝经·广扬名章》。形:形体。端:正。表:仪表。
正。端正,可引申为庄重。